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肠内营养(EN)联合聚乙二醇对伴有不全肠梗阻的结直肠肿瘤病人行围手术期准备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对结直肠癌伴有不全梗阻的病人分为两组,研究组(n=72)病人术前口服整蛋白型EN和聚乙二醇进行围手术期准备;对照组(n=105)病人术前给予流质饮食和冲服番泻叶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营养评分、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吻合口瘘、感染并发症、免疫指标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等. 结果:研究组病人营养评分、肠道清洁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病人术后第7天的IgG、IgM和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术前1d血浆内毒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整蛋白型EN制剂联合聚乙二醇在结直肠肿瘤伴不全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不仅术中肠道清洁度满意,而且还能改善病人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EN支持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N组)21例,术前3 d口服能全力作术前肠道准备,术后12~24 h开始以能全力进行早期EN支持;对照组(传统方法组)21例,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术后给予禁食、输液-流食-半流食过渡.比较两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的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术前3 d)、手术当天清晨(手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术后第8 d)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计数(LY)、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清蛋白(ALB) 及前清蛋白(PA)等.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LY、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3 d时明显升高(P<0.05);营养支持结束时的LY、Hb、TP、ALB及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及术前3 d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前用EN制剂行肠道准备效果好.术后早期EN,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能比较。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42例,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22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情况、肛门排气和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中发生低位直肠吻合口瘘2例,发生腹腔感染1例。实验组术后电解质紊乱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P<0.05)。以肛门排气时间计算的肠功能正常恢复率,实验组为86.4%,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实验组术后与肠道准备前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性(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重、上臂肌围等指标均较肠道准备前下降,差异有显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纽纯素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并可改善患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营养治疗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组,其中试验组42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情况、肛门排气和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均较好。试验组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中发生低位直肠吻合口瘘4例,发生腹腔感染2例。试验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45.0%,肠功能正常恢复率试验组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试验组各项营养评定指标术后与肠道准备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重、上臂肌围等指标均较肠道准备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纽纯素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纠正营养不良,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EN)制剂在妇科腹腔镜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50)术前3天口服短肽型EN制剂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n=50)给予一般流质饮食和行机械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术中医师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医师对肠道准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vs 64%)(P0.01);试验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病人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短肽型EN制剂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和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且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肠道准备在结直肠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间46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例,根据有无进行肠道准备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1例进行常规肠道准备;B组15例不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允许正常术前饮食。结果A组在术后感染并发症率为6.4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5±1.075)d,住院时间(13.5±9.6)d;B组在术后感染并发症率为6.67%,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1.082)d,住院时间(11.1±2.85)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手术中,术前常规肠道准备与不行肠道准备在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天数,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道准备在结直肠手术中并非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术前3天口服能全素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然后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前灌肠液用量及灌肠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肠期间病人无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术后电解质失衡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的营养指标在肠道准备前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均较肠道准备前降低(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术前准备方法,观察结直肠癌手术病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使用FTS理念的术前准备方法30例作为FTS组,使用传统的术前准备方法30例作为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以及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FTS组病人与传统方法组比,不仅未增加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而且能更好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P0.05)、改善病人营养状态(P0.05)和缩短病人术后住院时间。结论:结直肠癌手术病人行FTS理念的术前准备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并且有加快病人术后肠道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态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代替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经病理确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A组于术前3天起每日口服30ml/kg瑞素,不进行灌肠,不口服泻药和抗生素;B组采用传统肠道准备,包括术前禁食、口服抗生素和清洁灌肠。两组患者均在开腹后用400ml生理盐水冲洗肿瘤所在的局部腹腔,抽取腹腔冲洗液200ml,迅速送检;手术切除肿瘤后作肠吻合之前,用1000ml生理盐水灌洗远端结直肠腔,收集肠腔冲洗液500ml,迅速送检。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的癌细胞阳性率,同时比较其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1/30)和6.7%(2/30),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20.0%(6/30)和26.8%(8/30)(P均<0.05)。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可减少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指标,探讨EEN对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分析98例食管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48)和EN组(n=50).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的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同时观察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指标. 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3、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泻发生率略高于EEN组.另外,EEN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EN组,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EN组(P<0.05). 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早期使用EN支持能有效地提高食管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清洁灌肠方法对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Ⅰ组采用术前1日下午加服口服清肠液;观察Ⅱ组将对照组使用的肥皂水改为甘油灌肠剂。评价三组病人术前晨清洁灌肠次数、灌肠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Ⅰ组术晨灌肠次数明显减少,肠道清洁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病人不易接受;观察Ⅱ组术晨灌肠次数略有减少,肠道清洁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病人舒适度增加。结论:对一般情况良好非高龄患者首选口服清肠液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对伴有肠梗阻及高龄患者,选用甘油灌肠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给86例食管癌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治疗,与88例食管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相比较,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食管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早,术后感染并发症少,平均住院费用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皆略有下降,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血清前白蛋白则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应用有利于减轻术后的蛋白分解,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练森 《现代医院》2014,(11):80-81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手术废除胃肠减压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肠外科下消化道手术患者共21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前是否常规安置胃肠减压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9例)。其中观察组在术前不安置胃肠减压,并在术后24 h开始进食流质饮食;而对照组患者则在术前常规安置胃肠减压,在术后肛门排气后,拔出减压装置,再给予流质饮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消化道手术废除胃肠减压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小,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作用,可以尝试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以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 fiber-containing solutions plus Lactobacillus may reduce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nd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after surgery.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in three groups (n = 30/group) of patients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we compared our previous regimen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or fiber-free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A) with enteral fiber-containing nutrition with living Lactobacillus (group B) and heat-killed Lactobacillus (group C). The main endpoin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 Other analyzed parameters were the durations of antibiotic therapy and hospital stay, non-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side effects of the nutrition, and onset of bowel movement. Routine parameters, nutritional parameters, and cellular immune status in the blood were measured preoperatively and on 1, 5, and 10 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1) in groups B and C with enteral nutrition containing fibers (10% each) than in group A (30%).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antibiotics for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time (P = 0.04) than did the patients in groups A and C.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incidence of non-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ibers and lactobacilli were well tolerated. There were no general benefits of living Lactobacillus as opposed to heat-killed Lactobacillus in the entire study population, but benefits were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and pancreas resections, although no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due to their small numbers. CONCLUSION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 fiber-containing solutions reduced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fiber-free enteral formula. Addition of living Lactobacillus seemed to increase the benefit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nd pancreatic resections.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86例食管癌病人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组,EEN组94例,术后行EEN;肠外营养(PN)组92例,术后给予T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病人术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而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PN组短(P<0.05)。住院费用、胃肠减压总量和胸腔引流液量,亦较PN组明显减少(P<0.05)。EEN组病人术后ALB、PA、TP水平高于PN组(P<0.05),而UN、Cr和白细胞总数均低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EN安全、有效、可行,较PN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93例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综合干预组和传统对照组。综合干预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传统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EN不耐受的发生率、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综合干预组47例病人中有36例(76.60%)能耐受EEN支持;传统对照组46例病人中有24例(52.17%)耐受EEN支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病人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且综合干预组病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方案治疗食管癌术后病人可有效降低EEN不耐受性的发生率,促进病人机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制剂在消化道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熏和下消化道手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果对比。方法选择上、下消化道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例。上消化道研究组术后第1~7天应用能全力行肠内营养支持,下消化道研究组术前3d用能全素行肠道准备,两组对照组术后均采取常规输液(葡萄糖盐水2000~2500ml+氯化钾等)。结果上消化道研究组术后第8天营养评定指标中,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上臂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握力、淋巴细胞计数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抗菌素应用日数,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雪。结论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熏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熏减少住院日数和费用。口服能全素代替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能减少术前清洁洗肠次数,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