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国劳务的监测体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必须根据出国劳务人员健康的实际情况和劳务输入国对劳务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抓体检中的关键环节并加强控制,以期达到既保护出国劳务人员的健康权又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出国劳务人员的HBsAg携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对1049名经厦门口岸出境的劳务人员的HBsAg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49名出国劳务人员中HBsAg的阳性率为14.01%。其中男性为16.30%。女性为10.55%。结论 出国劳务人员由于出国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需加强卫生保健意识,减少感染乙肝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出国劳务人员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出国劳务人员在外生存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些解决方案,旨在加强保健中心对劳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咨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中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口岸13902名各类出国劳务人员按照《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逐项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检出各类疾病2742例,检出率为19.72%。其中传染性疾病548例,占病例总数的19.99%;非传染性疾病2194例,占病例总数的80.01%。[结论]出国劳务人员是国际旅行者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的集体生活,极易患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并对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内、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以天津保健中心近期调查的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为例,阐明在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开展疟疾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方法为病例调查分析,同时收集2010-2013年期间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组成情况的数据,并对其性别组成和前往国家组成进行分析。结论是随着天津口岸出国劳务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多,我们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培训和其他行为干预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劳务人员感染疟疾的风险,同时实现疟疾感染防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出国劳务体检常见病种的健康评估,指出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国劳务体检的管理办法和健康评估参考标准,使该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出国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沈阳口岸3126名出国劳务人员疾病监测调查沈阳卫生检疫局(110005)李东宁沈阳口岸自1986年开始对出国劳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工作,对检出的传染病和其它疾病患者给予妥善处理。现将体检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为1994年辽宁、吉林两省10个市县出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出国劳务人员HIV感染情况和相关艾滋病知识,通过健康教育降低潜在的艾滋病发病率。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被调查者60%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态度,98.63%的人认为应坚守一夫一妻制,50.78%的人担心艾滋病会威胁到自己的家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出国劳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结论 应长期坚持对出国劳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遏制HIV在此类人群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口腔状况及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183名18~50岁出国劳务人员体检表中的口腔检查表,对口腔疾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龋齿、龈炎、牙周炎患病率高,口腔卫生状况越差,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越高,但治疗率均很低。  相似文献   

10.
北海口岸1991—1997年传染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带来了相应的卫生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开始研究旅行卫生问题[1]。据报道[2]国际旅行助长了性传播疾病(STD)的感染和传播。旅行医学的宗旨是减少旅行者的疾病和死亡以及防止疾病的传播[3]。为了解北海口岸入出境人员的结构和疾病谱,探讨其传染病的感染和流行特征,为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提供资料,对1991~1997年入出北海口岸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为出入北海口岸的交通员工(中国籍),出国归国劳务人员,出国公务人员,涉外婚检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自1985年5月至l992年底检出的265例HIV感染者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全国卫生检疫机关在近8年时间中,共对152.1万人次进行了HIV抗体检测,检出HIV感染者265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74/万.265例感染者中,外籍人员101例,检出率为0.66/万,中国籍人员164例,检出率为1.08/万.中国籍HIV感染者中边民及吸毒者102例,占总例数的62.20%;中国籍出入境人员62例,占总例数的37.8%,其中59例为回国人员,入境前分别在15个国家和地区工作.探亲和学习.在泰国感染者34例,占中国籍人员HIV抗体阳性例数的57.63%,感染者中以2l岁一30岁组年龄组为最多,占总例数的57.32%。本文着重对中国籍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认为我国检疫机关在今后艾滋病的监测中应将边民吸毒人员、出国劳务、出国探亲等回国人员及来自艾滋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作为重点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12.
泰州市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州市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泰州市1 240名出国劳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出国劳务人员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80%以上,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但对一些高危行为和日常接触认识不清,存在着认识误区。结论:应针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对艾滋病危险行为的认识,纠正日常生活的误区,全面正确认识艾滋病,有效防止艾滋病在出国劳务人员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从事体力活动,且劳动强度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出国农村健康青年与非强体力活动健康青壮年人员心电图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00例32-50岁出国劳务人员与1000例32~50岁普通体力活动健康青壮年人员心电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出国劳务人员与同年龄非强体力活动健康青壮年人员心电图比较,其差异有:心电图各时相延长;P波电压增高,Pv1终末电势增大,且出现率增加;心电轴左(额面)、后(横面)方偏移;R1及RaVL电压增高,RⅡ、RⅢ、RaVF、RV5及RV6电压降低,SaVL电压降低,而SⅢ、SaVF、SV3-5电压增大,∑QRS电压与对照者比较无明显改变;以及T波电压普遍降低。结论出国劳务青壮年人员心电图与非强体力活动健康青壮年人员比较有差异,类似于老龄人心电图特点,对他们的心电图特点应持科学的态度,在整体心电图大致正常的情况下,应当多给予一些保健咨询和指导,减缓他们老龄化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障出国任务的顺利完成,扬州卫生检疫局对出国劳务人员进行了疾病监测体检,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经扬州卫生检疫局体检的各类出国劳务人员,共13100名。1.2内容与方法按国际旅行健康证书要求逐项检查,包括各科物理学检查、心电图、胸部透视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血液检查内容包括:血型、HBsAg、SGPF、HIV-Ab和梅毒的检测。2结果13100名出国劳务人员监测体检中发现各种疾病(含HBsAg阳性者)共920例,占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张家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患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张家港口岸四年来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年来共体检出入境人员6503人,检出传染病痛例78例,传染病检出率为1.20%,居前三位的是乙肝、梅毒、肺结核,职业分布居前二位为出国劳务人员、海员。结论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及海员的健康教育,并着重对乙肝、肺结核、性病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泰州地区30家劳务输出公司抽取共1218名出国劳务人员,采用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泰州地区出国劳务人员平均年龄35.86岁,文化水平以初中为主(72,1%)。对艾滋病、鼠疫、霍乱、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结核病、乙型肝炎知识的综合知晓率为29.5%-62.7%,登革热最低,艾滋病最高,平均知晓率为51.6%,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与宣传力度相对保持一致。结论该人群文化水平低,对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缺乏出国务工必需的自我保健能力。因此,在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通俗易懂健康教育对减少相关传染病的传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舟山普陀某公司出国劳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时,发现1例急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患者经体格检查,X光检查、化验检查被确诊为左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检查中发现部分劳务人员因出国心切,常常隐瞒病情,造成诊断困难,提示在体检中应对出国人员做好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色觉异常和其就业选择情况,以更好对其职业选择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河南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色觉异常和其职业选择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出国劳务人员健康体检中,检出287例色觉异常与其选择的职业相冲突。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和外派劳务机构应加强对色觉异常的出国劳务人员职业选择的指导,并就避免其选择误区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劳务群体在国外所面临的地理环境的改变,异域文化的冲击,语言、交往的困难。对故土的思恋,性知识贫乏等问题,讨论劳务旅行中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各型临床表现,提出了对出国劳务人员要有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严格选拔,良好的出国前培训和出现心理障碍后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出国劳务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龙口口岸出入境人员及饮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和口岸饮食从业人员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国境口岸进行卫生检疫和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出入境人员和口岸饮食从业人员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入境人员和口岸饮食从业人员3166人,检出HBsAg阳性者72例,阳性率为2.27%,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87%,女性为5.07%,女性高于男性;各类人员中HBsAg阳性率有显著差异,远洋船员阳性率为3.54%,出国劳务人员为2.53%,口岸饮食从业人员为2.49%,外籍人员为0.88%,出国公务人员为0.54%。[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龙口口岸出入境人员及饮食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对远洋船员、出国劳务人员和口岸饮食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监测和传染病宣传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