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占脑卒中的3/4以上.其中3/4发生于大脑中动脉(MCA),15%-20%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包括大脑后动脉)供血区,5%-10%发生在动脉交界区。脑分水岭梗死(CWI)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供血区之间即边缘带局限性缺血并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我们对我院1997年5月-2005年11月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36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予病人术后良好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1994~1998年我科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42例的经验。结果:全切除31例(73.8%),次全切6例(14.2%),面神经保留21例(50%),死亡例(4.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改善小脑桥脑角区肿瘤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加全脑放疗降低脑转移瘤局部复发的意义。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对55例脑转移瘤患者行SRT加全脑放疗34例,单纯SRT治疗21例。全脑放疗38~40Gy/4~5周,SRT5~8Gy/次,每周3次,总剂量为15~32Gy。结果SRT加全脑放疗组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局部复发率14.7%,显著优于单纯SRT治疗组的4.5个月和38.1%(P〈0.05)。SRT加全脑放疗组局部控制率88.2%,中位生存时间12.5个月,1年生存率64.7%,病死率35.3%,与对照组90.5%,7.6个月,47.6%,52.4%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RT加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在控制局部复发,延长复发时间方面优于单纯SRT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预防性全脑照射或预防性化疗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方面的作用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6月-1998年6月24例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接受脑预防照射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Ⅰ,Ⅱ,Ⅲ∧分别为5,10,9例。预防性全脑照射采用^60CO-r线或8MV-X线双侧野对穿照射.常规分割.5次/周.2Gy/次.中平面剂量为30~40Gy/3-4周。同期根治术后预防性化疗30例作对照。结果脑照射组单独首发脑转移率及总的脑转移率分别为4.2%和12.5%.均明显低于预化组的30.0%和43.3%(X^2=4.309,P=0.038;X^2=4.691,P=0.030).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照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4.2%、45.8%;而预化组分别为76.7%、43.3%、33.3%(X^2=1.04,P=0.308)。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全脑照射未出现明显的脑损伤后遗症。结论 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在减少脑转移发生方面预防性全脑照射优于预防性化疗.有提高生存率趋势。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在国内占颅内肿瘤的35.26%~60.96%(平均44.69%)。侧裂区的胶质瘤由于周围有大脑中动脉等重要的血管及其分支和深部的重要神经组织,手术操作主要在血管主干间隙进行,要达到全切除肿瘤而不损伤侧裂血管及正常脑组织,手术难度大。2001年7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侧裂区胶质瘤1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X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②方法:对62例脑转移患进行放射治疗。单纯X刀治疗22例。X刀加全脑常规照射24例,单纯全脑常规照射16例。X刀治疗每次剂量4.0~7.0Gy,每周3次,总剂量21~42Gy。全脑常规照射32~40Gy/2~4周。③结果:1年生存率、局部肿瘤控制率、因脑转移所致死亡率,X刀治疗组分别为:56.6%、90.9%和13.6%;X刀加全脑常规照射组分别为:54.2%、87.5%和12.5%;全脑常规照射组分别为:14.8%、62.5%和50.0%。④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优于单纯全脑常规照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儿童鞍区生殖细胞瘤23例的临床和随访结果。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4.35%。21例术后行放疗,其中19例行全脑加脊髓轴放疗。平均随访3.7年,复发率17.6%,种植播散2例,发生率11.7%。结论:儿童鞍区生殖细胞瘤常以尿崩为首发临床表现,应尽可能行肿瘤全切除术。综合治疗可望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lE)的CT诊断特点。方法对48例HIE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表现临床病理关系。结果48例中轻度18例,占37.5%,中度21例,占43.75%,重度9例,占18.75%,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l7例,占35.42%,脑室内出血3例,占6.25%,硬膜下级脑实质内缺血各2例,占8.3%,窒息9例,占18.75%,早产儿5例,占10.38%,颅骨骨折1例。结论HIE的CT表现主要为①脑水肿,脑白质出现低密度区,②合并颅内出血,以蛛网下腔膜出血脑室出血多见,脑实质、硬膜下出血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X线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FSRT)加全脑放疗与单纯FSRT和单纯全脑放疗对颅内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颅内脑转移瘤患者40例,12例行FSRT加全脑放疗,单纯FSRT8例,单纯全脑放疗20例。FS-RT等中心剂量16~24Gy/1周,全脑放疗30—40Gy/3—4周。单纯全脑放疗30~40Gy/3~4周后缩野加量10~18G:y/1~2周。结果FSRT加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期10个月,完全缓解(CR+PR)91.7%。1年生存率50%,局部复发率16.7%。单纯FSRT,中位生存期8个月,(CR+PR)100%;1年生存率37.5%,局部复发率12.5%。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时问3.5个月,(CR4+PR)50%,1年生存率10%,局部复发率60%。FSRT加全脑放疗和FSRT分别与全脑放疗方法疗效比,经统计学处理几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FSRT加全脑放疗和FSRT对颅内脑转移瘤在局控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以及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全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层面内插技术在后颅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共100例,正常60例,病变40例。同时接受常规CT和螺旋CT多层面内插(MSSI)扫描。常规扫描,层厚8.0~10.0mm,MSSI扫描层厚2.0~3.0mm,螺距1.0,内插宽度3.0~5.0mm.15例拟诊脑占位病变者作MSSI增强扫描。结果 MSSI扫描清除和部分清除放射状高密度区92%,亨氏暗区85%,桥小脑角高密度区84%。MSSI清晰显示后颅窝正常解剖结构:小脑半球和四脑室100%、桥脑86%、桥小脑角85%。6例较小病变在常规cr扫描中未发现,但在MSSI扫描后清楚显示。结论 螺旋CT多层面内插技术在消除后颅窝伪影,显示该区域正常解剖结构和轻微病变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病理诊断明确的肺癌脑转移患40例,肺腺癌脑转移最多见,占47.5%(19/40),脑转移瘤位于大脑半球占绝大多数,占92.5%(37/40),较单发脑转移瘤(占42.35%)多见。除了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外,对脑转移瘤进行综合治疗可缓解神经系统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2.
鞍区脑膜瘤手术显露程度分级与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经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了除鞍区脑膜瘤35例,按术中是否需要脑牵拉与脑组织的直观反应,将手术显露程度分四级,I级:肿瘤自然显露,无须脑牵拉便将肿瘤切除12例,占34.3%;Ⅱ级:对脑间断性略加牵拉,去牵拉后,局部外观与未牵拉部无异17例,占48.6%;Ⅲ级:牵拉处脑组织有伤痕3例,占8.6%,Ⅳ级:脑损伤较明显或呈不同程度的肿胀3例;占8.6%,全组Ⅱ~Ⅰ级显露29例,占82.9%,以经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MRI和CT融合对脑胶质瘤靶区与单用CT勾画靶区的差异,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局控率。方法:采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31例脑胶质瘤放疗患者,由同一医生勾画GTVcr和GTVcr,倒,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共31组靶区的GTV叽/MRI为(33.81±8.65)c秆,GTVcr为(27.89±8.5)cm3(P〈0.05)。31个对照组中,GT、,b〉GTVcr/~a为8个,GT、b%GTVcr/mri为23个,GT、b和GTVcr/Ⅷ的体积差值〈5%的可视为接近,有10个;差值〉20%的视为差异性大,有9个。结论:对脑胶质瘤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用CT与MRI融合可提高靶区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靶区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14.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57例原发颅内生殖细胞瘤无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30例行手术后放射治疗;27例行单纯放射治疗。53例全脑预防照射,其中51例肿瘤区追加足剂量;4例仅做肿瘤局部放射而未给任何中枢神经区预防。全脊髓预防放射34例而未做脊髓预防23例。4例放疗后1-4年因出现中枢神经再肿瘤灶接受了再程放疗。结果全部病人5、10、15、19年生存率是89.1%、87.0%、80.0%、66.7%,手术+放疗30例与单纯放疗27例之间生存率对比无差异(P>0.05)。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95%。卡氏评分法对比疗前后生存质量均数差(P<0.001)。再程放疗4例生存时间超过2、7、10、17年。疗后远期,15岁以下14例(11例原发肿瘤位蝶鞍区)生殖器官发育能力受到明显影响,其因与幼年垂体受一定剂量照射直接有关(P<0.01)。结论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争取手术的目的在于肿瘤减体以及获得病理诊断和分流服积水。放射治疗是达到治愈目的的有效方法。全脑预防放射应作为常规措施,脑预防剂量:26Gy-30Gy;肿瘤治疗量:50Gy左右。脊髓预防照射不可作为常规。提议对15岁以下患者行全脑预防照射时要保护垂体避免照射和不做脊髓预防照射,对原发蝶鞍区的肿瘤放射总剂量减少到45Gy-40Gy。对于疗后再发肿瘤灶给予合理再程放疗仍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术后间质性内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间质性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置Ommaya化疗囊,术后1周后定期行间质化疗,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 随访3年,显效11例,有效2例,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84.6%,3年生存率84.6%。结论 间质性内化疗对治疗脑胶质瘤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冬生  王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44-144
目的:分析、探讨43例遗尿症患儿脑电图特征。方法:在安静舒适状态下按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描记。结果:37.5%患儿双侧枕区α波慢化,30.2%患儿双侧枕区以θ节律为主,3%患儿双侧枕区以θ、δ混合节律为主。结论:脑功能发育不成熟是遗尿症患儿的重要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入或逆流入脑室内。高血压性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国内文献报道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4.3%~52.5%,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资料统计,外科治疗死亡率为43.8%,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49.4%,脑室穿刺CSF引流术死亡率为37.5%。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10月,  相似文献   

18.
白淑惠  吴福学 《河南医学研究》1994,3(2):162-163,171
按照1985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脑囊虫病防治研究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对确诊的1201例脑囊虫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应用丙硫咪唑每日20mg/kg,进行10天治疗后3~6个月,经CT、MRI及囊虫免疫试验全面复查,总有效率99.77%,治愈率33.74%,显效率24.65%,好转率41.38%。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病率高。结脑早期表现往往不典型,易被家长及医务人员忽视而延误早期治疗,增加后遗症与病死率。为掌握好结脑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将我科1984年1月至1987年三年半之间诊断为结脑70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7O例结脑中.男41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1.4:1。3岁以内35例,占50%,4-7岁15例占21.4%,8-14岁20例占28.75%。农村60名,城镇10名,本组仅有5例接种卡价苗占714%。二、临床表现1.症状见表12体征见表23一脑脊滩…  相似文献   

20.
彩色经颅多普勒对脑动脉硬化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86例不同年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脑血流图改变。方法:统计2004年1-5月份检查86例患者的脑血流图,阳性率为55.8%。结果50岁以上37人次,占全部脑动脉硬化患者的43%,50岁以下47人次,占全部脑动脉硬化患者的54.6%,40岁以下2人次,占全部脑动脉硬化患者的2.4%。结论对86例脑动脉硬化的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查,不同年龄的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