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园艺文摘》2010,(6):179-179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3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2018年开始行间自然生草的基础上,对10年生烟富3/M26/八棱海棠苹果园,于2021—2022年连续2年开展了行间草被不同还田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土壤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以行间土壤清耕制为对照,设置草被刈割还田和草被刈割+耕翻还田2个处理。于2022年10月15日采集0~20 cm土层样品与果实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处理较对照均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有机氮组分中的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非酸解性氮含量,且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这些作用效果均以草被刈割+耕翻还田处理较好,是一种有效的行间生草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鼠茅草生草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果园生草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为研究苹果园种植鼠茅草对土壤pH、容重、孔隙度,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清耕处理为对照,设置鼠茅草生草处理,在种植鼠茅草两年后对果园土壤的上述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鼠茅草生草处理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硝态氮及0~20 cm和0~40 cm土层中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容重,但对铵态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和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0.00~0.3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为0.4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蕹菜硝酸盐累积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与施氮量成线性相关关系(关系式为y=45.7x 2.82,R2=0.9435);从整个蕹菜生长周期来看,0~20 cm土体铵态氮含量呈现出波浪形变化,且整体显下降趋势.在施用等量氮肥情况下,添加10?D能显著提高蕹菜的单株重与株高,而且可抑制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使氮肥较长时间以铵态氮形式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减少硝态氮累积.  相似文献   

5.
陕西渭北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优生区之一,近年来这一地区在果树氮肥的施用方面存在问题很多,凭经验施肥,偏施氮肥,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肥料浪费和硝态氮累积。通过对该地区8县87个苹果园不同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进行分析和测定,发现测试果园土壤0~120cm土层累积了大量的硝态氮,这些累积的硝态氮还有继续向下淋溶的趋势,造成肥料大量淋失。通过对影响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因素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和减少硝态氮累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合理施肥大量施用氮肥是造成硝态氮累积的根本原因。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科  韩萍 《北方园艺》2016,(20):178-182
为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选择庆阳市不同区域生草覆盖、黑膜覆盖和清耕(对照)3种管理方式,对90个苹果园土壤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和黑膜覆盖0~30、30~6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提高了果园土壤的基础肥力,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生草覆盖对增加土壤养分更为显著,在苹果园管理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辣椒品种"美园"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处理(常规施肥、减氮15%、减氮30%、减氮45%、不施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减量施肥较常规施肥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波动小。随着采样日期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最终达到最小值,但是土壤硝态氮含量与采样日期不呈线性关系,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阿拉尔市九团嫁接5年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375 kg·hm-2)、N5(450 kg·hm-2))对库尔勒香梨园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养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探究梨园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增加对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0~40 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大致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为0~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梨树叶片全氮含量呈“增加-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全氮含量表现为当年枝条叶片>多年枝条叶片。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会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3、N4处理叶片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果园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分布情况,在陕西渭北主要苹果产区分别采集了0~120cm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而配施有机肥、地表生草、合理的种植密度均可减少硝态氮的累积量。灌溉可加速硝态氮向地下的淋洗。研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果园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混施)处理对苹果果品钙素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变化量不大,但可显著增加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而混施可造成深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累积可达到120 cm土层。单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品钙素含量,与混施相比单施有机肥处理下SOD酶活性增加了21.82%,果实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7.46%,说明当地有机肥的施用量基本维持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单施有机肥促进了果品钙素的吸收,对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硝态氮的转化,调节土壤硝酸盐含量变化有着很好的效果,而混施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苹果树对钙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1.
以"朗庭"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增施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生长及土壤氮磷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合理应用微生物菌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增施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氮磷养分吸收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降低土壤有效磷向下移动.与常规施肥相比,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肥使番茄产量增加6.70%,氮素吸收量增加36.27%,磷素吸收量增加66.92%;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总累积量增加7.53%,有效磷总累积量降低26.70%,其中40~6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增加20.09%,有效磷累积量降低35.13%;同时增加根系在各土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以白三叶草和黑麦草为试材,清耕区为对照,采用田间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生草对丘陵地苹果园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通过生草改善丘陵地苹果园土壤环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草提高了丘陵地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含量、pH、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影响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不同草种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可知,生草改善了丘陵地苹果园土壤微域环境,尤其是对0~40 cm土层效果显著,种植白三叶草的效果好于黑麦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矿质氮含量及硝化强度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露地菜田土壤(0年)为对照,以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5、10、15、20年)为供试土壤,分别测定其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及硝化强度,以明确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自身速效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为不同年限设施菜田定点施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0~2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强度均高于相同种植年限20~40 cm土层,且设施种植年限越长,矿质氮的表聚特征越明显。与露地菜田相比,相同土层各设施菜田土壤的矿质氮含量均显著提高,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2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w,后同)于15年时达最大值513.45 mg·kg-1,20~4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于10年时达最大值353.21 mg·kg-1。硝化强度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除种植年限为15年的设施菜田外,其余设施菜田土壤的硝化强度均高于相同土层露地菜田土壤,以10年设施菜田最大。应减少设施菜田氮肥投入,并控制其硝化强度,避免蔬菜产...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市延庆地区农民常规施肥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其对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化学氮肥(N)用量为120 kg/hm2,磷肥(P2 O5)用量为90 kg/hm,钾肥(K2O)用量为135 kg/hm2,有机肥用量为7500 kg/hm2)具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趋势,优化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阻控其往下淋溶;该研究还发现,土壤铵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和时间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建立的马铃薯-大白菜双季栽培体系下通过大白菜茬口5水平氮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栽培体系下,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复种茬口施氮量≥120 kg•hm-2时,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不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总施氮量225~405 kg•hm-2范围内双季栽培体系氮素累积、氮肥利用率比传统马铃薯单季露地栽培显著提高|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收获后0~16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复种茬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复种茬口施氮量≥120 kg•hm-2时,大白菜硝酸盐达到高度累积,0~16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162 kg•hm-2,在秋浇水时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是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提高经济净收益的有效平衡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伊犁河谷典型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获得多点0~20cm表层土壤,通过室内模拟冻融温度(设置为-25、-5、-25~5℃)试验,研究冻融交替(次数设置为0~10)对草原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冻融交替次数的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在冻融交替1次后达最大值,冻融交替3~9次时,土壤全氮含量呈下降变化趋势,冻融交替10次时,草原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小值。2)冻融交替次数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冻融交替次数越多,土壤碱解氮含量越大。不同温度处理在冻融交替次数为10时,土壤碱解氮含量达最大值。3)统计结果分析表明,造成土壤氮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冻融交替次数,其次为温度。4)冻融交替影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随着冻融强度和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而铵态氮含量为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日光温室节水控氮对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运移规律的影响,以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为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处理方式,通过在西芹不同生长阶段、0~160cm土壤剖面获取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以评价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规律和硝态氮的淋溶情况。试验表明:在耕层土壤(0~60cm)内全氮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且规律明显;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呈规律性明显变化,且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施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节水控氮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上层中(0~60cm)硝态氮淋洗,降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有效减轻对农田周围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乡市牧野区冬春茬蔬菜拉秧后,即夏季敞棚休闲期,硝态氮在各土层中的残留、空间分布状况及淋失风险,试验以农田为对照,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2年、3年、16年和21年)设施菜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农田,且二者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与种植年限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  相似文献   

19.
NH_4/ NO_3及温度对结球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菜类蔬菜均有累积硝酸盐的特性。吸收到植物体内的一部分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成为有害物质。为此,笔者进行了为期5年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试验。材料采用7个结球生菜品种,分别在不同季节利用营养液膜栽培法(NFT)种植。营养液中的氮素一硝态氮100%,或硝态氮80%、铵态氮20%,以10mmol/L为基准。结果,氮素全为NO3(硝态氮)时,结球生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若把氮素中NO3(硝态氮)的20%转换成NH4(铵态氮),硝酸盐的含量就较低。采收前 2~3周再把NH4(铵态氮)的比例增加到50%或80%,结果叶球鲜重没有减少,而叶的硝酸盐含量有所下降。 …  相似文献   

20.
以喀什地区疏附县尔库萨克乡盐渍化土壤为试材,采用原位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沉降水平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沉降量达到1.0g·m~(-2)·a~(-1)时,是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最佳阈值;氮素的氨化率达到0.5g·m~(-2)·a~(-1)时,是土壤氨化率的最佳阈值;当氮素的沉降量达到3.0g·m~(-2)·a~(-1)时为土壤硝化及矿化的最佳阈值。盐渍化土壤铵态氮含量及土壤氮素氨化率均是在20~40cm土层达到最大值,而硝态氮含量、硝化率、矿质氮含量、矿化率均是在表层(0~20cm)达到最大值,由此说明,土壤表层(0~20cm)矿化及硝化作用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