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QT离散度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代表节段性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心室晚电位(Ventricuar late potentials,VLP)是局部心室延迟除极所产生的碎裂电活动,是预测心室肌电活动不稳定、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一个电生理指标。笔者总结了172例患者VLP与QTd测定结果,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新红  徐红梅  黎明江 《河北中医》2009,31(12):1869-1870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主要表现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其最大危险是严重心律失常致猝死。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在心室肌内形成折返,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005—10-2008—12,我们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肥厚型心肌病30例,并对治疗前后心电图的QTd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它反映了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其临床应用扩展迅速,在长QT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方面都有了较为肯定的价值。中药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观察了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前后QTd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离散度(QT despersion,QTd)是指同一幅体表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之间最长和最短QT间期的差异程度。QTd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不稳定程度,是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敏感且可靠的指标,已有研究显示,QTd增加与心血管病病死率增加有关。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因病史较长,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d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蜈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以全蜈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4O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O例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78岁,平均584土9.37岁;心绞痛类型:劳力型心绞痛27例,自发型心绞痛I3例;病程9天~I7年,平均七57土1.U年。冠心病心绞痛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标准,血瘀证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卜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3):129]进行诊断确诊。治疗方法治疗期间原则上停用其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血瘀证的药物,但必要时应予硝酸甘油。40例患者均予全蜈胶囊口…  相似文献   

6.
李宏艳  张红 《北京中医药》2005,24(5):281-283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患者,共58例,31例为住院患者,27例为门诊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1)WHO稳定劳力心绞痛诊断标准[1];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病诊断标准[2];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订的血瘀证[3]及气虚证诊断标准[4].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是同步记录的体表心电图12导联间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它反映心电图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开始及结束均延缓,造成不同血液供应部位心肌复极结束的时间差异是QT间期离散度延长的机制。因此临床上常作为一种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等心脏事件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上各导联时限变异的程度。其大小可反映各部分心室肌复极化不均匀的程度。因此,QTd对于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38例AMI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初步探讨QTd对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AMI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6O29(25~83岁)。均为发病24h内就诊并摘记心电图者,根据WHO标准为首次Q波型梗塞,其中前壁心肌梗塞23例,下壁12例,于壁并前壁3例。凡存在电解质紊乱、心房纤颤、束支阻滞及服用了影响心肌复极药物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德桓 《中草药》2000,31(12):927-929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可有效地缓解冠心病心绞痛,降低冠心病的猝死率.是防治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但目前对其心肌电生理的影响研究甚少。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血瘀证是中医学常见的基本证候,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炎症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及组织增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瘀证诊断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海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几经修订更新: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上制订了《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脉汤对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评估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血管病科自2015年5月—2015年12月体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首次入院的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基础上采用我院自拟复脉汤剂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Tp-Te、Tp-Te/QT双指标判断跨壁复极离散度比值变化关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指标判断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评价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血瘀证诊断标准[1]的建立是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血瘀证在不同疾病中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最佳模式[2],血瘀证为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候,目前尚缺乏基于病证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在系统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最终制定出包含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评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最大最小QT间期的差值。QTd代表心室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笔者通过观察QTd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虚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较大,有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气虚血瘀证占73%以上,气虚血瘀是重要的病因病机[1]。其客观化研究主要以临床和实验为手段,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风病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1 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气虚血瘀证作为一个常见证,其诊断标准至今尚未完善,仍在探索中。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气虚证辨证标准。同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早搏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3版[1]标准;冠心病参照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制订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急症诊断规范》[2],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1.2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冠心病早搏患者均选自2012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盐酸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心复律汤口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QT离散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QT离散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复律汤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 1 999年 3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用活血通鼻窍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皆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及轻重分级标准采用 WHO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 1 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2 ] 。中医辨证均符合气滞血瘀证 ,除血瘀主症外 ,兼有胸闷、憋气、胸胁胀满、情志抑郁、苔薄、脉弦等。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0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81岁 ,平均 6 0 .0 3岁 ;病程 1个月~ 1 0年 ;住…  相似文献   

18.
<正>"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陈可冀血瘀证独特辨证方法传承研究"(No.2013BAI13B01),在文献整理、病例分析及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既往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而成(见表1[1])。一致性检验分析表明,不同研究者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2]"和2011年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3]"比较,"实用血瘀  相似文献   

19.
复肝片治疗肝硬化的研究系1995年河南省科委批准的科研课题,经过几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讨论制订的《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中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三者或兼杂存在。  相似文献   

20.
黄杨宁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黄杨宁与心室复极离散度(QTd)的关系,对冠心病黄杨宁治疗患者42例用药前,后和非黄杨宁治疗患者42例的心室复极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1)黄杨宁组用药前后QTd,QTcd,QTLcd组内比较,用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2)黄杨宁组治疗后QTd,QTcd,QTLcd与非黄杨宁组QTd,QTcd,QTLcd组间比较,用黄杨宁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3)非黄杨宁组治疗前后的QTd,QTcd,QTLc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黄杨宁治疗后能改善心室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