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工科“学训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巴哈创新班”为例,以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为基础,同时兼顾“学训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模块化、实用化,综合实践课程高端化、市场化,人才素养战略化的特点。从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和指向于未来的人才融合创新素养两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并进行了指标权重分析和数据采集说明。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但如何借助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素质人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模式。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从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才培养师资保障两个方面分析了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必要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搭建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教”改革、推动专业群提质增效等方面介绍了依托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高职人才培养的路径;最后,提出了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考核,加强绩效管理、突出正向激励,整合优质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成效宣传、营造品牌效应等有助于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学院党委“一班人”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坚持走“科技兴院”发展道路,通过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三名两高”工程等,努力营造促进教学、科研并行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在教学环境、科研条件.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提升了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扩招后,社会上对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热切关注,如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特别是教务部门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近年来,重庆工学院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潜力,坚持创新教育观念,紧紧围绕“扩招”和“质量”这两个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提升质量意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探索了适合地方院校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为了紧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高职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为例,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紧扣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探索实践专业群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强素质、厚基础、精技术、融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德育素质、劳动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创新“基础趋同、专业分向、分层培养、多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特色“1+N”特色人才培养基础上,打破群内各专业壁垒,通过现代学徒制、技师班、导师制、微专业、各类大赛、科研助手等“产、学、研、创、训、赛”全面、灵活和个性培养方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个性化培养,调动学生成才内在动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了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广告学专业实施“工程化”实验实训改革是可行的。在借鉴国外相关教改模式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广告学专业“工程化”实验实训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13,(6):I0001-I0001
理学院“ATC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7月获评为东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10月获评为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24日,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在郑州召开了评估复核会议,确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级为优秀。部分委员说,这个“优秀”是高水平的“优秀”,实现了“全A”(15项二级指标全面达到A级)、“全项”(特色与创新项目全部得到确认)、“全票”(全体委员一致投了“优秀”票),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国高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硬实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软实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突出体现在课程设置重“硬”轻“软”、创新思维培养效果堪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应从积极寻找切合点、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外部信息反馈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发,探索高校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软实力”培养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李成 《适用技术之窗》2013,(12):150-15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通信专业以“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型教学团队、渐进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形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研究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现状。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把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前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企业为目的,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创新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如何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数智化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满足数智化时代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对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会计学会、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高校财经类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和调研,发现高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供需结构失衡、人才培养路径单一、师资学科背景同质等问题,提出完善“三合四同”的课程体系、构建“三合四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三合四同”的师资培养机制、强化“三维协同”质量保障体系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3.
提出利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专业实际科学构建新型“校企联动、双元培养”教学体系,从而探索立体化培养创新型材料学科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创新校企联培模式,从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综合人才培养机制、拓展人才培养领域四个方面入手,在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特点的同时,挖掘出校企合作优势与学生实践学习潜能,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属教学型大学,其根本任务是为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敢创新”的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本课题组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了“知行合一”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学院坚持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同类院校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紧缺的问题,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立足现状,分析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相关政策,从专业共建机制、教师培养聘用与评价机制、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沟通机制等四个领域构建移动互联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特长生培养工作室、移动互联网创新平台、创业导师制三个方面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以期能够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扩招后,社会上对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热切关注,如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特别是教务部门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近年来,重庆工学院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潜力,坚持创新教育观念,紧紧围绕“扩招”和“质量”这两个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提升质量意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探索了适合地方院校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高职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任务与挑战。本试图从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建设,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建设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走出一条质量稳定、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湖南一师为例,提出了试行“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平台+模块”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指出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小学师资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我省开展的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评选工作中,我院熊先仁教授负责的“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来讲,对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从工作实践层面对机电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机电类大学生“1545”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具体内容,分析提炼了经验做法,以期为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