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本文通过对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运用于钛精矿品位在线检测系统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该模块采用BPSK调制,有效的抑制了电力线上的噪声,提高了控制信号通信质量,保证了工业控制信号的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2.
电力线是目前分布最广的有线网络,利用电力线网络进行通信实现自动抄表是电力企业追切需求,但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脉冲位移相位调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调制解调方式,利用RS编解码技术,通过信号检测算法的研究,实现了在相对恶劣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并将软硬件开发设计完成的DEMO(实验样品)板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测试,由测试结果可知,此方案基本能满足电力载波抄表的要求,对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巡检和振动信号诊断为主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监测无法保证高可靠性和实时性,因此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传输带式输送机托辊运行数据;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侵入式的,且需要定期更换电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供电和非侵入式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发送端、接收端和127V照明电力线组成。发送端安装于带式输送机托辊处,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对托辊运行时产生的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并调制成高频信号,通过电感耦合器将高频信号耦合入照明电力线中,实现非侵入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接收端安装于地面控制室,实现照明电力线中信号的解耦、解调、还原;对采集的原始音频信号和还原的音频信号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确认还原的音频信号的准确性后进行倒谱分析,从而判断托辊故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诊断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  相似文献   

4.
面向复杂机载环境下大量电子设备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的传输需求,研究基于机载电力线的载波通信方案和设计实现方法,进行原理开发验证和应用测试;论文研究基于FPGA的机载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模块设计方法,设计的2FSK调制解调模块包含调制电路、解调电路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给出了每个部分内部具体子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针对子模块功能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最终结合所开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调制解调模块的正确性,在通信波特率115.2kbps情况下,可实现通信误码率低于10-5。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一种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来实现室内照明控制的方法,利用现有的电力线作为通信媒介传输控制信号,可减少线路架构成本,并使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对当前的电力线载波理论做了研究,并设计电力线载波通信硬件系统。最后在实验室环境对构建的系统模型进行误码率及传输距离测试得出数据。经实验结果验证,电力线载波照明控制方法经济可行,具有操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PLC的TTU通信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PLC)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通信模块。模块选用SGS-THOMSON公司的电力线载波芯片ST7538对电力线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解调。通信模块的主控制器采用高性能处理芯片ARM芯片做为核心单元,对ST7538进行通信控制。此模块的通信格式参照DNP3.0通信规约进行设置,对其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是一种经济、有效、简便的数据传输方式。开发了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窄带、低速率信号的低压电力线通信场合,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蓝牙技术在远程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力线通信PLC存在通信距离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二种基于蓝牙技术以实现远程通信的方案.该方案以通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LM1893和蓝牙模块WRAP THOR 2022-1为核心,以AT89C51为主控单元设计了一个远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以解决音频信号的跨变压器传输问题.硬件系统由8个模块组成,并对系统整体的软件...  相似文献   

9.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覆盖区域广、接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了一种远程用电管理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任务透传模块以及时钟管理模块。首先,在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信道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系统架构,有效改善了数据稳定传输且可靠通信的问题。其次,针对主站参数下发中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透明任务传输技术,提升了信道利用率,获取的信息具有实时、全方位、准确、可靠的特点。最后,针对大区域范围内时钟同步难题,开展了时钟同步管理技术的研究。分别从主站与终端间校时、终端与电表间校时切入,实现了远程时钟校准功能。该系统设计有效提高了用电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实现精准的数据采集、可靠的电网质量监测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和嵌入式技术,对电梯信号控制的电力载波串行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组成、硬件电路、通讯协议等关键问题。该系统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硬件线路少,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纠错能力,适应了电梯通讯控制的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LED通信技术是利用LED发出肉眼感觉不到的明暗闪烁的讯号以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是种绿色环保的通信方式,同时满足照明的需求。本论文设计的LED照明通信系统采用PPM可见光调制方式,用STM32完成调制,PIN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在满足室内照明的同时完成9600bit/s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款新型的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智能栽波模块,该设计选择PHILIPS公司的一款8住单片机P89LPC932作为核心控制芯片,外部具有标准的UART、I2C、SPI串行通讯接口;采用相位脉冲调制解调法在低压电力线上调制和解调信号;采用改进的Modbus协议进行数据在低压电力线上的传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中小型LED照明企业的艰难处境和政府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照明政策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小区智能照明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微控制器、PLC芯片和传感器构建智能控制终端,实现对单灯电能、光强度等数据采集;集中器集成GPRS通信模块负责与远程控制中心建立连接,控制终端与集中器通过电力线相连,实现PC端和移动端对LED照明设备的多平台控制;重点阐述了智能控制终端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和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数据传输可靠、响应时间短、成本低,易于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宋佳  王祁  王翥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4):101-103
电力网由于覆盖广泛,无需重新布线,永久连接,不存在射频电磁污染等优点,使得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FSK、QAM、SSC、OFDM等几种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了他们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有效技术-脉冲相位调制技术,分析了其在低压电力线通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串行无线通信的抗干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很多嵌入式设备中的无线串行通信采用ASK调制方式。串口通信具有突发通信的特点,当发射方没有数据发射的时候,高增益接收模块会接收到很多干扰信号,干扰的存在使通信口无法判断通信数据到来的时刻。对干扰的种类进行了分析,通过在不修改原有的串行通信的基础上,添加通信同步头来实现接收同步,针对通信同步头的接收,给出了接收状态机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家庭总线系统(HBS,Home Bus System)是商用空调控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总线通信方式.该方式通常需要一个同步时钟信号对原有信号进行调制,最终实现接线端子的无极性连接.本文选用的PIC32 MX单片机没有同步时钟 I/O口,并且在无模拟外部同步时钟电路的情况下,使用异步接收同步无调制发送的方式实现了 HBS通信,解决了主芯片选用限制问题.由于此系列单片机同步和异步串行通信的收发均可单独配置,所以此种方式并不占用多余的 I/O口.  相似文献   

17.
由传统的高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low—voltagepowerlinecarrier-currentcommunication)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且被视为解决因特网接入“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自主搭建了一个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从而实现了利用低压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般有线通信是通过导线将音频信号直接传给对方,无线通信是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到空中传给对方。低压电力线载波则是利用载波通信原理,利用电力线传输通信信号。这种方法不需要架设专门的通信线,比有线通信方便食事,比无线通信设备简单,装调简单,而且输出功率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9.
曾素琼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8):2294-2296,2299
设计了基于LPC2132与ST7538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系统,重点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对模块系统作硬件和软件设计,对模块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作设计及分析;模块应用试验:±12V供电,通信速率:4800bps,每帧长度:128Byte,电力线载波频率:82±0.3kHz,通信距离:约500m,通过实验,模块成功地应用在智能家居上;模块应用时只需加少量元器件、控制芯片,可方便地应用于窄带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各场合,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方式灵活、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异常信号的检测识别能力,提出基于波束形成和滤波调制的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自动识别控制方法。构建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信号采集模型,采集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建立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异常信号的滤波检测模型,采用空间反馈波束集成方法进行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信号的谱分解和脉冲展宽调制,提取通信异常信号特征,实现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自动识别和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力机器人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识别的准确概率较高,特征辨识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