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数控机床主轴组件设计及刚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CNC30数控车床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和组成,以及主轴轴承、主轴组件的刚度计算。  相似文献   

2.
罗旗贤  钟海见 《衡器》1996,(6):21-23
本文介绍一种可通用于各种类型电子吊钩秤的吊挂组件。该组件综合精度高,抗偏载性能强,安全性好,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卢志伟  刘波  张君安  魏明明 《润滑与密封》2007,32(2):165-167,183
运用气体润滑技术设计出了一套空气静压导轨组件。该组件可以立、卧式放置,具有多种机械安装接口,能在各种不同结构和要求的加工及测量设备中安装使用。对该组件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和论证,经试验调试该设计的组件总体性能优良,完全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宽幅包材印刷生产线的张力控制通常由浮辊组件和气-电控制系统组成,设计1套性能优良的张力控制单元,浮辊组件的机械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从理论力学的角度探讨浮辊组件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 T/R组件典型封装结构,分析了冷板构型和壳体厚度等参数对组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壳体厚度大于1.5mm 时,当壳体热阻成为影响散热的主要因素,且通过加入高导热材料可以有效 提升芯片和组件的散热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控机床主轴组件设计(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中、小型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和组成,主轴轴承,主轴组件的跨距选择、技术要求、动态特性、平衡、润滑和刚度计算。提供了常见主轴组件的刚度和转速的参考数据。所述原则,对非数控机床,同样适用。第三讲共分四期刊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电气贯穿件导体组件的组成进行分析,根据电气贯穿件多芯导体组件、单芯导体组件、同轴导体组件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电气性能试验方法,以确保电气贯穿件的电气性能符合要求,提高了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械推靠测井仪器用国产被动自锁轴承组件自锁性能不可靠的问题,对被动自锁轴承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推出了自锁条件的关系式,探讨了轴承组件的磨损对自锁性能的影响,最后找出了影响国产被动自锁轴承组件自锁性能的因素,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波电路朝着高集成化、高频率、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微波组件间的互联结构形态成为了显著影响微波电子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微波模块互联结构表征不清,结构参数与传输性能关联机理不明,性能最优结构形态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微波组件电性能的柔性绕线互联最优构形参数确定方法,对柔性绕线互联构形进行参数化表征建模,基于影响度确定柔性绕线互联构形关键参数,试验设计确定柔性绕线互联局部最优构形参数,以试验局部最优构形参数为初值,基于粒子群算法确定面向信号传输性能的互联全局最优构形参数。算例结果表明,与初始构形参数下的回波损耗与插入损耗相比,全局最优构形参数下的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对应电性能分别提升了558.6%和97.8%,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微波组件柔性绕线互联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性能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彭伟  关宏山 《机电信息》2023,(23):39-43
为深入研究高热耗散工况下液冷流道散热器结构形态对发射机柜功率组件散热性能的影响,借助工程热仿真平台建立了可靠切实的功率组件数值模型,从散热器形态包络和入出口角位两个维度综合研判组件内部功率管底层散热器最优结构形态,优化得到了合理的流道散热器结构设计参数,为今后同类散热器流道热设计拓展了非线性散热包络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门子能源与自动化公司宣布推出功能俱全的动态检测仪表包组件。该组件能检测用于加热、通风和空调领域的所有品牌与各种类型能源仪表的性能与精度,从而减少成本并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矿用电铲铲斗的结构特点,针对铲斗斗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工况,采用Workbench软件建立了铲斗斗杆组件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电铲铲斗斗杆组件在危险工况下使用过程中的结构性能。研究表明,斗杆组件中各主要位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及较大程度的结构变形等现象,需对铲斗斗杆组件的关键位置进行结构加强和改进。该研究对提升斗杆组件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斗杆组件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光伏组件技术半片组件和叠瓦组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辐照和温度对组件电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按照IEC61215和IEC61853标准,在室内的虚拟环境和光伏电站里的实际环境中测试了温度和辐照对常规、半片和叠瓦组件电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在AM1.5标准辐照条件下,叠瓦和半片组件主要电学参数的相对温度系数绝对值均比常规组件有大幅度的降低,展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且热稳定性与辐照度正相关。在0~80°辐照入射角内两种组件的光利用率都大于常规组件,展现出更高的辐照角度稳定性。经户外环境的累计辐照后,半片和叠瓦组件的光致衰减效应比常规组件较弱,具有更高的长期辐照稳定性。半片和叠瓦组件的性能在温度、光入射角度和长期辐照方面的稳定性均比常规组件有所提高,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小面积电池导致的更强的热机械应力抵抗能力、电路产生更小的焦耳热以及内部部分电池并联而减弱的热斑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重载链条链板组件承载能力的专用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提高龙门机床综合性能的新途径,以某型龙门加工中心框架组件为原型,设计一种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龙门框架组件。然后采用拓扑优化设计、正交实验、参数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得到了最优拓扑和最优参数的龙门框架组件。最后对其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及热和热-结构耦合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将结果与原型比较。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龙门框架组件在质量减轻的前提下其静、动态等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动燃油泵电刷架在装配过程中电刷组件弹簧压力对燃油泵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开发了其性能自动检测试验台,并详细介绍了检测试验台的机械设计部分和系统控制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件及多感知机制的快速碰撞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装配的碰撞检测方法,其方法在传统基于包围盒层次的碰撞检测基础上,引入了多感知机制和组件技术。通过对虚拟场景中不同的装配情景和装配阶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检测思想,基于组件层次和时序进行检测,通过距离、时间、关系和运动趋势等信息排除大量非碰撞组件,实现了快速检测。该方法已在虚拟装配平台中得到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能够满足虚拟装配对碰撞检测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永磁交流电机中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装配时容易导致磁钢划损、轴承受损等从而对电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设计了电机专用装配工装(安装平台),在保证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中心重合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两组件的无损对接,达到快捷、安全、精确装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晶 《装备制造技术》2011,(12):169-170,180
前级组件是雷达发射系统前端,内部电讯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组件装配后电讯性能与设计要求存在差距,生产中实行组件装调一体化,能够稳定产品质量和电讯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吕慎刚  秦超 《电子机械工程》2013,29(4):55-57,61
镁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好、电磁屏蔽性能优异、切削加工性好等优点,为轻量化T/R组件的研制提供了思路。文中以某T/R组件为例,介绍了T/R组件的组成、镁合金材料特性、表面防护以及在T/R组件上的适应性设计。设计出的T/R组件通过实物样件进行了验证,并和铝合金材料的T/R组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设计使T/R组件的轻量化程度有较大提高,且能够满足T/R组件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