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在有毒或缺氧环境下用于逃生的自救工具,其原理是通过人体呼出的CO2和H2O,与生氧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氧气供人呼吸。通过总结国内外化学氧自救器的结构形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呼吸气路结构、排气方式及生氧罐的物理结构等因素对生氧剂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浩  许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4):21-22,25
阐述了ZH30化学氧自救器的新型呼吸循环和初期生氧装置的工作原理,试验验证了该种自救器能大幅度减少生氧剂使用量和提高氧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张振华  陈宝智 《煤矿安全》2006,37(11):56-58
详细地叙述了引起化学氧自救器着火的原因。对超氧化钾生氧剂与气囊材料和隔热垫材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气囊材料和隔热垫材料在空气中及在超氧化钾生氧剂中的燃烧速率,分析了不同材料与超氧化钾生氧剂相互作用引发着火的危险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阻燃材料的气囊和隔热垫可以有效地防止着火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化学氧自救器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张振华  陈世醒 《煤矿安全》2002,33(12):34-36
文章详细介绍了SR - 1 0 0化学氧自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SR -1 0 0化学氧自救器首次在生氧药罐中加入LiOH作为CO2 吸收剂 ,它与佩戴者呼出的CO2 反应生成Li2 CO3,减少了CO2 与生氧剂KO2 的反应量 ,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减小了自救器的质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5.
杨进  聂雅玲 《煤矿安全》2007,38(7):45-47
化学氧自救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生氧剂的生氧量大于人的耗氧量。采用传统的滞后排气方式的排气阀,氧的利用率低。设计的新型超前排气阀安全性高,能有效的提高氧的利用率;应用于化学氧自救器能显著减少生氧剂的用量,降低自救器的携带、佩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该供化学氧自救器用的快速生氧药剂可与人呼出的气体快速反应,生成氧气且所生成的氧气量能够满足人按大功率(74W)和中功率(55W)作功的耗氧要求。因此,使用此生氧药剂就可取消化学氧自救器的初期生氧装置。该快速生氧药剂主要是由超氧化钾组成,其它还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剂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针对化学氧自救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生氧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研究人体做功量和呼吸频率对化学氧自救器生氧温度、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活动强度、做功量增加,将造成呼吸量、呼出二氧化碳量及浓度的增加;呼出二氧化碳量及浓度增加,将引起自救器生氧反应速率的增加;呼吸频率越高,呼入的CO_2量越大,生氧反应的速度越快,产热量越大,瓶内氧气温度上升速度越快;药剂量有限或无限,均存在生氧温度最高值;呼吸频率小,生氧反应速率小,最高温度值小,反应持续的时间越长,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引用试验数据和国内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生氧剂、初期供氧装置、生氧罐结构、材料选择及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化学氧自救器生氧剂着火、生氧罐长期吸湿生氧形成“氧气压力罐”遇冲击自爆着火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AZH-15型化学氧自救器是无起动快速生氧型自救器,有效地解决了酸瓶起动和氧烛起动存在的某些不足;它采用了口刀往复式气路,使死空间减到最小,呼气生氧迅速,同时,佩戴简单,整机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是煤矿工人较理想的个人保护器具。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Li_2O_2的制备及分析方法,以及利用Li_2O_2作为添加剂来改善煤矿用化学氧自救器中KO_2生氧剂性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化学氧自救器的概况及我国研制符合国际标准的化学氧自救器的迫切性。重点讲述了我国首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OSR-30C型化学氧自救器及其关键部件-气流分配器和呼吸系统的结构特声、及主要技术参数,还对自救器所必需的检验手段-符合国际标准的自救器检验装置的建立做了论述,并对OSR-30C型自救器与国内外先进的自救器做了防护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12.
对化学氧自救呼吸器的气路结构、生氧药罐结构以及生氧药剂等影响其防护性能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它具有氧利用率高、生氧剂用量少、吸气温度低、呼吸阻力小、CO2吸收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 AZG—4OA 型隔离式自救器(文中简称 G 型自救器)在现场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 G 型自救器存在的“起动不生氧”、“生氧又中断生氧”和“爆炸”、“着火”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止措施,对今后使用、研究新型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化学氧自救器人佩戴试验与防护性能检验结果、药剂有效氧和所要求的防护时间,推导出化学氧自救器装药量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能应用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5.
杨进  毛欣  聂雅玲  黄亮高 《建井技术》2011,(1):51-54,86
我国化学氧自救器标准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按照欧共体标准建立起自救器检验装置,以此作为基础研发出了一种具有特殊气路结构以及新型生氧药罐结构的化学氧自救器。该自救器经根据欧共体标准EN13794建立的检验装置检验,完全符合欧共体标准。  相似文献   

16.
OSR系列化学氧自救器是煤科抚顺分院和抚汕煤矿安全装备实业公司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三代化学氧自救器,它和“七五”期间研制成功的AZH系列化学氧自救器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零件通用化程度高,便于工厂生产管理和降低成本等优点。服务年限可以由三年增加到五年。  相似文献   

17.
化学氧自救器普遍存在着使用初期、后期放氧速度慢,中期放氧速度过快,生成的氧气量过剩,大量通过排气阀被排空的问题,由此造成某些不良后果。通过检验实践经验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在生氧剂中加入适量CO2吸收剂方法,设置双气囊方法和新式超前排气法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书文  施申忠 《煤矿安全》1994,(12):30-31,45
本文对过滤式自救器在我国矿工自救工作中所起重大作用加以认定的基础上,指出了它在使用中不能起防护作用的局限性。文章还在对比了两种原理的氧气自救器(化学氧和压缩氧)的特点后,提出今后我国应逐步用化学氧自救器取代过滤式自救器来装备矿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1化学氧自救器“寿命”的确定确定产品“寿命’潮的依据是制造产品所采用的材料“寿命”和产品技术指标稳定期的“寿命”。由于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条件不同,一般均采用二个寿命期限,即“携带寿命”和“存放寿命”。前者指自救器在矿井下随矿工身体携带的使用期限;后者指自救器在矿井下一定的位置随时待用的使用期限。表1列出了我国与西德的化学氧自救器主要部件选材与技术方案选用所产生的“寿命”差距。我国化学氧自救器制造选材和选用技术方案“寿命’相差太大,不合理,更不经济;而西德产品中上述的“寿命”均是相当高的。2我国化学…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     
OSR系列化学氧自救器(20、40、60分钟型) 1993年7月29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抚汕煤矿安全装备实业公司和广东惠阳太极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OSR系列化学氧自救器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评议。专家们认为,该自救器系列采用直流往复式结构、片状生氧剂和氧烛起动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吸气温度低、通气阻力小、佩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其主要技术性能先进,属化学氧自救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可以定型,批量生产。(朱凤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