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搜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划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各组等分为36例,分析及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水平、水肿与血肿体积、NIHSS指标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浆ET-1水平、水肿体积、血肿体积缩小程度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33(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26(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用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脑血肿与水肿体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它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9)与对比组(n=49),分别在住院期间施以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血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 <0.05);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血肿量亦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将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避免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进一步影响,保障治疗安全性,故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王希佳 《河北医药》2016,(4):547-54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法。2个组治疗前、治疗后的各类指标进行比对,有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和血肿及水肿指标,以及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血肿及水肿指标都明显减少( P ﹤0.05)。2组患者进行指标测评显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者其他各项指标数值,全都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突出,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对血肿及其周围水肿体积的缩小方面作用十分明显,是适合于临床应用和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8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间治疗效果、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8% VS 6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水肿及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脑组织中血肿的吸收,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急诊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急诊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及水肿体积、颅内压、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以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40/50),血肿体积、水肿体积、颅内压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内科治疗时,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清除颅内血肿和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强其神经功能修复效果,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与对照组(七叶皂苷钠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肿体积。结果两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结论依达拉奉与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远远优于单纯使用七叶皂苷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头颅CT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显著促进患者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及尼莫地平针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颅内血肿大小、血浆ET-1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40%.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血浆ET-1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能促进脑血肿吸收,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治疗早期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NS评分降低及NIHSS、CSS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水肿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a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该法具有较小手术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依达拉奉与长春西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脑出血治疗的11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4例)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63例)行长春西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均连续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肿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34例(63%)明显高于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总人数24例(38%)(P<0.05)。结论依达拉奉、长春西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血肿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但是后者治疗效果优于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63例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常规降压、脱水、降低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A组予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B组予依达拉奉。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7、14、28d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肢体功能NIHSS评分。结果A组在治疗后7、14、28d时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较B组明显减小(P〈0.01),NIHSS评分较高(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血塞通)和对照组(依达拉奉)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缩小梗死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发病72 h内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脑出血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P>0.05),而两组治疗后第30天NIHSS评分比较(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血肿扩大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管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单纯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n=100)采取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脑血管平均流量、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管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后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术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和28 d,两组CSS评分、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和28 d,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获得显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