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性胸水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性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在病程晚期都可以并发胸膜腔积液,癌性胸水的治疗是临床医生不可避免且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癌性胸水的办法虽有很多,但效果不佳、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开胸使用减瘤术和胸膜粘连术预防肺癌的癌性胸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6):采用开胸术,能切除的原发灶予以切除,脏壁层胸膜可见的种植灶予以电灼破坏,同时使用胸膜粘连术;对照组(n=34):放置胸腔引流管引流,进行胸腔灌注化疗,杀灭癌细胞,同时导致胸膜腔粘连。观察两组预防癌性胸水的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胸腔积液15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中等量胸腔积液2例;对照组无胸腔积液4例,少量胸腔积液9例,中等量胸腔积液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使用开胸减瘤术和胸膜粘连术,能更有效地预防癌性胸水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药物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我们采用免疫调节剂、止血药、抗癌药物对38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作胸腔局部注药加全身化疗观察疗效。结果A组凝血酶粉有效率为85.7%,B纽白介素-Ⅱ76.8%,C组为抗癌药物,局部用顺铂63.8%,A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高于C组(P〈0.05)。结论凝血酶粉属速效局部止血药,注入胸腔后,一方面起到迅速止血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减少胸水渗出,另一方面可刺激胸膜粘连肥厚进一步控制胸水增多,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效果优于免疫调节剂及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肺癌可直接侵犯胸膜或癌细胞沿淋巴管转移至胸膜而产生胸腔积液。癌性胸水生长很快。肺癌的X线征象常被隐匿。本文就我院病理证实的67例癌性胸腔积液进行X线分析,通过间接征象对其胸液定性诊断,对临床具有实用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4例,女26例,男女之比:2.6∶1,全部病例均经脱落细胞(痰或胸水)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1.2 X线表现 大量癌性胸水21例,其中表现为纵隔一致性移位10例,非一致性移位8例,纵隔不移位3例。胸膜窗消失21例。中等量癌性胸水39例,“渗液曲线”反常31例,另外8例与结核性中等量胸水渗液…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称为恶性胸腔积液,简称恶性胸水,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积极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榄香烯是从中药获术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杀灭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我们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35例,报告如下。互临床资料互互病例选择男22例,女13例,年龄32~76岁,平均还.5岁。通过体格检查、X线及B超检查证实为大量胸腔积液,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胸水,肺癌27例,乳腺癌3例,…  相似文献   

6.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癌所致的常见并发症 ,胸腔内注入化疗药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方法。 1997年1月~ 1998年 12月我院采用胸腔细管引流后注入榄香烯乳的方法治疗恶性胸水 2 6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6例恶性胸水患者均为病理和 [或 ]细胞学确诊的癌性胸腔积液 ,为首次治疗 ,并经胸部 X线片、B超提示为大量胸水 ,液平面在第二前肋上下 ,均为单侧胸腔积液。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8例 ,年龄 34~ 6 8岁 ,平均 5 2 .2岁。无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 ,Karnofsky评分 >6 0分。1.2 治疗方法 经 …  相似文献   

7.
<正> 肿瘤病人出现癌性胸水多属晚期,此时病人多不能耐受全身化疗。为此,我们采用凝血酶与卡铂联合胸腔注入治疗癌性胸水,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1993年10月—1996年6月收治癌性胸水病人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5岁,平均52.5岁。胸腔积液大量者14例,中量者8例;对照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0—85岁,平均54.5岁。积液大量者13例,中量者12例,少量5例。血性积液21例,草黄色积液10例。全部病人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肺癌4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转移性肿瘤16例。曾行全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抗痨治疗、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组经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次,6周后观察胸水及胸膜肥厚粘连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积液,在正规抗痨、胸水引流的基础治疗上,向胸腔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胸水散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胸水散治疗,分别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及胸膜粘连肥厚程度。结果:治疗组在胸水完全吸收及减轻胸膜粘连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要比单一使用西药的治愈率高,并可减轻或预防胸膜粘连肥厚。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4~ 1999年用细管闭式引流加胸腔注入博来霉素及凝血酶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3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2 9~76岁 ,平均 43岁。原发病肺癌 2 0例 (腺癌 15例 ,小细胞癌2例 ,鳞癌 2例 ,鳞腺癌 1例 ) ,恶性淋巴瘤 3例 ,乳腺癌术后 3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 4例。全部病例均经胸液或胸膜活检找到癌细胞。治疗前经胸部 X线和 B超证实为大量胸腔积液 ,引流证实均为血性胸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消瘦、乏力、纳差等表现。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组常规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 生理盐水20mL.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罗敬福 《当代医学》2016,(14):134-135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3例。A组在放完胸腔积液后使用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入,B组在放完胸水后每天胸腔内只注入尿激酶,观察2组的胸水吸收、导管留置时间、胸膜黏连分隔及胸膜厚度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水完全吸收例数、胸腔导管留置时间、胸膜粘连分隔例数和胸膜厚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能够加快胸水吸收,缩短静脉导管在胸腔内留置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短小棒状杆菌免疫剂与抗癌药物对癌性积液的局部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55例具有癌性胸腔积液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试验组为A组34例,对照组为B组21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全部进行胸腔穿刺抽完胸内液体后注入药物.结果:A组有效率91.2%,B组有效率为80.0%,其中AB两组的缓解率分别为35.3%、9.5%,结果显示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癌性胸水进行常规抽取完后,胸腔内注射上述两种方案的药物,免疫制剂短小棒状杆菌的治疗效果优于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刘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1):1374-1375
恶性胸腔积液多由于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胸膜所致 ,积液量多 ,增长快 ,预后差 ,常规胸穿只能抽出穿刺针水平以上的积液 ,故胸水引流多不彻底 ,积液量多时需反复多次胸穿 ,我们采用胸膜活检针导入的拆装式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局部化疗 ,治疗恶性胸水 10 0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 5例 ,女 35例 ,年龄 2 9~ 83岁 ,每例患者均经胸片、胸部CT扫描、纤维支气管、胸膜活检、胸水找肿瘤细胞等检查确诊为恶性胸水。小细胞肺癌 7例 ,非小细胞肺癌 78例 (其中腺癌 6 7例 ,鳞癌 8例 ,鳞腺癌 3例 ) ,乳腺癌胸膜转…  相似文献   

15.
晚期恶性肿瘤出现胸腔积液和胸膜转移率达到25%-53%,除脑肿瘤以外的所有恶性肿瘤几乎都可以引起癌性胸腔积液。由肿瘤细胞浸润胸膜表面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胸水称为周围性胸水;由肿瘤阻塞淋巴管、静脉使脏层胸膜静水压增高而形成的胸水称为中心性胸水。病人出现胸痛、咳漱、呼吸困难等症状。2000年5月-2003年1月,我们对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置中心导管引流术及胸腔内化疗,疗效好,安全性高,现将有关护理终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胜昔  杨才勇 《吉林医学》2011,(11):2153-2154
目的:探讨微导管闭式引流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胸腔置管引流并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B组单纯置管引流。结果:A组胸液引流量中位数为1 600 ml,平均胸液消失时间(6.1±1.2)d,2个月末胸膜增厚2例(6.6%);B组胸液引流量中位数为1 480 ml,平均胸液消失时间(6.8±2.2)d,2个月末胸膜增厚7例(23.3%)。结论:微导管引流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能显着减少胸膜增厚与粘连,从而防止了胸廓变形及肺功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碳水化合物抗原 (CA50 )、癌胚抗原 (CEA)、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在结核性用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我科对 2 1例癌性胸腔积液、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癌性胸腔积液 2 1例 ,均经胸腔积液、CT及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癌。结核性胸液均经胸膜活检证实 ;或胸液、痰中查到分支杆菌 ;或有典型临床表现 ,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胸液迅速吸收而确诊。各组一般情况及病理诊断见表 1。1.2 材料与方法 胸腔积液CA50 用免疫放射法 (RIA测定 …  相似文献   

18.
范家珊 《黑龙江医学》2006,30(8):571-572
目的探讨胸水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及癌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30例结核性胸水患者(结核组)和30例癌性胸水患者(肿瘤组)的胸水CRP水平,比较结核组(30例)与肿瘤组(30例)之间CRP水平的差别。结果结核组胸水CRP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CRP水平的检测,是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及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胸水C-反应蛋白在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水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及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30例结核性胸水患者(结核组)和30例癌性胸水患者(肿瘤组)的胸水CRP水平,比较两组之间CRP水平的差别。结果结核组胸水CRP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CRP水平的检测,是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及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与单用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67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A组用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治疗,B组单用羟喜树碱治疗。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水。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近。结论: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优于单用羟喜树碱,安全性较好,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