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冬季较长,夏季短促。蜜蜂越冬期长达5~6个月。秋季随外界气温的降低,蜜蜂逐渐形成“冬团”,进入越冬期。越冬期的蜜蜂处于半蜇居生活状态,蜂团内部最低临界温度为14℃,当内部温度降至14℃时,蜜蜂靠消耗饲料产生热量,使蜂团温度升高到24~30℃,然后随热量散失,温度慢慢下降,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2.
越冬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处于半蛰伏状态,消耗最少的饲料,维持最低的代谢,延长蜜蜂寿命,安全越冬.1越冬期蜂群的内部状况秋末,当蜂群内的蜂儿全部出房以后,蜜蜂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气温低时就结团,气温高时就疏散。最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蜜蜂就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即越冬蜂团。蜜蜂结团以后,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互动     
<正>问2015年2月4日,陇南市的唐先生咨询:家中饲养的蜜蜂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像死了一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答养蜂技术专家胡箭卫:一般蜂团中心温度为14~18℃,表层温度保持在5~10℃,外界温度低于6℃时蜜蜂为安静越冬状态。如果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蜜蜂就像死了一样,这时不要急。处理的方法是,对蜂箱加盖草帘子增加蜂箱温度,再待箱内温度达到8℃左右时,用工具把脱落下来的蜂放到蜂团上,就会自动上去。只要蜂王正常就行,蜂团外围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昆明相对暖和的冬季(1月份)、气温2~20℃,选取群势相对较强的东、西方蜜蜂各6群,观察、测定,比较东、西方蜜蜂从早晨(2~4℃)到正午(18~20℃),采集蜂最早开始出巢采集的时间,出巢时采集蜂体表温度、外界温度以及整个时间段的采集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出巢时间较西方蜜蜂早,开始出巢采集时外界温度较西方蜜蜂明显低;东、西方蜜蜂出巢时体表温度都较外界温度要高。  相似文献   

5.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10):25-25
中蜂,其生物学特性与西方蜜蜂不同,因而在越冬过程中(特别是越冬期长的地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高温中蜂飞翔的临界温度一般为7℃左右;越冬最佳温度为0~4℃,在这样的温度下,蜜蜂呈半蛰伏状态,运动微弱,耗蜜量少,寿命较长。若箱内温度增高,蜜蜂将增强运动、加大耗蜜量,促使蜜蜂早衰和死亡。如:当温度长期处于5~7℃,西蜂仍能安全越冬,而中蜂群就有部分群出现蜂王产卵。2长期低温中蜂在-10℃以下低温的适应方法是加强蜂团的紧缩。随着外界温度下降,工蜂活动量减弱,蜂团内部温度下降。在长期低温的情况下,蜂团无法向饲料区转移而出现全群冻…  相似文献   

6.
刘清河 《中国蜂业》2006,57(3):15-16
蜜蜂有较强的调节蜂巢温度的能力,不论外界气温如何,蜂群都能维持自己巢内所必须的温度。据有关资料报道,蜜蜂在温度8℃或更低时,单个蜜蜂会很快冻僵,但是由20只以上的蜜蜂一旦聚集成蜂团,就能表现出调节温度的能力。蜜蜂消耗饲料最少时的温度为20~25℃。新陈代谢的强度取决于组成蜂群的个体数,群势越弱,新陈代谢越强,耗蜜越多,所以饲养强群能较好地节约饲料。不同虫态的蜜蜂所需要巢温也不相同。从事培育蜂儿的蜜蜂,需要接近于34-35℃的温度,而外勤蜂则需要较低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正>一、蜜蜂生存的温度1.蜜蜂安全采集的温度,中蜂不低于10℃,西蜂不低于13℃,而新疆黑蜂在外界8℃时能将花粉采回。2.工蜂最佳飞翔的温度是15℃~20℃,蜂王和雄蜂外出交尾温度是20℃以上,而成年蜂活动的最佳温度是18℃~25℃之间。3.子脾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34.5℃,温度高于35℃时易引起蜂子死亡或过早出房;当温度低于30℃时,封盖子死亡或推迟出房日期;巢温不稳,忽高忽低,会导致蜜蜂应激性疾病。无论是早出房还是推迟出房,  相似文献   

8.
周建良 《中国蜂业》2013,(11):14-15
当秋末冬初蜂王停产,巢中最后一批蜂蛹羽化后,蜂群不再维持巢内34.5℃左右的育子温度,而随气温变动而变化,向外界温度靠近,结成类似球形的越冬蜂团。蜂团刚形成时比较松散,白天气温高时散开,夜晚气温低时结团,逐渐结成比较稳定的蜂团。在空间几何体中,球形与其他同体积几何体相比,表面积最小。从远古到现代,蜂群进化成以类似球形的独特方式越冬,仅使蜂团的外层蜜蜂暴露在冬季寒冷的空气中,以减少在空气中的散热面积,减少群体物质能量的消耗。较大的蜂团与较小的相比较,每kg蜜蜂能以相对少的物质能量消耗来提高和维持蜂团生命活动必需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延长越冬蜂寿命和提高蜂群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在越冬期,靠取食蜂蜜及增加运动维持蜂团所需要的温度,其代谢物粪便在大肠中逐渐增加。到了冬末,由于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蜜蜂腹中粪便负担加重而引起蜂群不安,增加活动量,可能导致蜂团中间的温度上升,蜂王开始产卵。因此,早春蜂王产卵不是从有了蜜源才开始的,而是在越冬后期就开始了少量的产卵。蜂王一经开始产卵,蜜蜂就要将蜂巢中温度提高到34~35℃,从而要多消耗饲料,促使腹中的积粪增多。因  相似文献   

10.
<正>在蜂群中,子脾温度精确地控制在3336℃范围内,外界温度较高时,蜜蜂会通过翅膀扇风和采水进行蒸发降温,而外界温度较低时,蜜蜂在蜂子区结团,通过振动胸部肌肉产热。蜜蜂的卵和幼虫可以忍受一定时间的低温,但蛹对低温十分敏感,如果温度低于32℃较长时间,会有发生率较高的萎缩的翅膀和腿、腹部变形,成蜂会遭受神经系统及行为发育不良的影响。所以,当蜂子出现时温  相似文献   

11.
蜂群进入越冬期后 ,蜜蜂多在蜂脾前方靠巢门处结团 ,然后由巢脾的下方慢慢向上移动 ,但向后移动却很有限。在整个越冬期 ,即使是三九寒天 ,也会出现一些好天气 ,一旦天气晴暖 ,中午前后受光线的刺激 ,蜂团散开 ,工蜂纷纷出巢飞翔 ,既浪费饲料 ,又消耗工蜂体力。又因蜂团靠巢门 ,空气流通 ,到了越冬后期 ,如遇寒流 ,温度下降 ,蜂团紧缩 ,会出现部分工蜂饥饿而死 ,甚至有时会全群覆灭。如果让蜂团在巢脾的后方 ,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几年来我让越冬蜂团在箱后结团的做法是 :我地“霜降”前后 ( 1 0月下旬 ) ,夜间气温最低下降到 4℃左右时…  相似文献   

12.
王桂清 《蜜蜂杂志》2003,(11):14-14
a .防热 蜜蜂越冬的适宜气温是 -2~-8℃ ,这时蜜蜂在蜂箱内结团 ,靠食蜂蜜(糖 )维持生命 ,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 8℃以上的天数较多 ,蜜蜂活动量大 ,饲料消耗多 ,工蜂老化快 ,且春繁时蜂群发展不起来 ,会推迟生产期。防热的方法可用通风、洒水 ,或用电风扇等办法降温。b .防寒 越冬的蜜蜂处在 -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加大。主要是不停地摆腹 ,靠活动产生热来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 ,又使工蜂老化。防寒的方法是 :小群蜂应在白天多晒太阳 ,夜晚尽量把巢门关小 ,填实箱缝和孔、洞。c .防干燥 在无雨雪的干燥时期 ,蜂…  相似文献   

13.
王彪 《中国蜂业》2014,(1):27-28
<正>(续2013年第12期上旬刊)越冬蜂团外表面的温度经常保持在510℃,蜂团内部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2℃。当内部的温度下降到接近12℃时,蜜蜂就开始吃蜜并活动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到2210℃,蜂团内部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2℃。当内部的温度下降到接近12℃时,蜜蜂就开始吃蜜并活动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到2228℃,然后随着热量的散失,温度又逐渐下降。在越冬期间对蜜蜂的任何干扰,如震动蜂箱,发生鼠害  相似文献   

14.
赵水林 《中国蜂业》2014,(10):22-22
<正>《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文中说:蜂群室内越冬的温度为78℃。我感到困惑,觉得和实际结果有差距。凡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越冬以热不散团,冷不结霜(霜指箱底)为基本原则。当蜂群进入晚秋,晚上低于4℃,蜂群开始结松散的蜂团,白天温度上升即散团。当温度在0℃以下时,结团紧密。冬天白天气温6℃以上蜜蜂仍出巢活动。我使用的标准蜂箱,木板厚度为19  相似文献   

15.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8,(11):12-13
二、东北黑蜂与意蜂对比试验同时用2群东北黑蜂和2群意蜂组成双王群,每群蜂的蜂团中间放1支温度计(图3)。于11月中旬蜂群做好外包装之后,夜间气温下降到-5~6℃、白天气温上升到7~8℃时,东北黑蜂蜂团中间温度维持在21~22℃,意蜂蜂团中间温度维持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南方气候特点南方春季雨水多,晴天少,寒潮频繁,天气多变,特殊年份雨雪多达40余天。由于寒潮、雨雪天气过多,蜂群饲料耗尽,常有整群蜂被饿死。南方春季繁蜂可在大寒前后开始,即1月20日左右,管理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二、春繁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1.整脾繁蜂:早春寒潮频繁,气温低,蜜蜂结团,但寒潮一过,气温上升,蜜蜂散团,出巢空飞,对越冬不利。基于这一点,春繁前整脾原则上是蜂多于脾,整脾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存弱小蜂群弱小蜂群通常难以越冬,在进行越冬包装前,首先应检查蜂王的健康状况。然而当外界温度在10℃或略高于10℃时,蜜蜂便开始结成蜂团,此时应将蜜脾放在蜂团的两侧。如果仍有少量蜜蜂在蜜脾的外侧,将其扫到蜂团中。内侧的包装材料可用1英寸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8.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蜜蜂顺利越冬 ,必须注意十防 :1 .防热。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 -2~8℃。这时蜜蜂在蜂箱内结团靠食蜜糖维持生命 ,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 8℃以上的天数较多 ,蜜蜂活动量大 ,饲料消耗多 ,工蜂老化快 ,不易春繁 ,会推迟生产期。防热的方法可用通风、洒水、或用电风扇降温。2 .防寒。越冬的蜜蜂处于 -2℃以下气温中 ,活动量也会加大。它主要是加大食量 ,不停地摆腹 ,靠活动产生热能 ,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 ,又使工蜂老化 ,缩短寿命。防寒的方法是 :小群蜂应在白天多晒太阳 ,夜晚尽量把巢门关小 ,填补箱缝和孔洞。3 .…  相似文献   

20.
夏去秋来,气温逐渐下降,这时蜜蜂的活动也逐渐减少(根据范·霍夫定律,温度降低10℃,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节奏则放慢到1/4~1/2)。蜂群对气温降低的反应是形成蜂团以减少热量的损失。蜂团形成的最初阶段,蜂团的位置在贮有越冬蜜的巢脾的下部,并在巢门口附近。当温度降低,蜂团变得较紧密,当温度升高,蜂团就变的松些,也就大些。蜂团这种由紧密变为稀松,或从稀松变成紧密的变化使得蜂团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