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人口的高度聚集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而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同时,高层建筑也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布局,甚至是城市面貌、环境。在西部大发展的浪潮中,兰州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很多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作为大体量的建筑,它的出现对城市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通常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带,一方面要面对地紧张、空间特色缺失和景观资源有限等局限,另一方面由于体量巨大、位置显要,往往会成为城市与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良好共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突显建筑的独特个性,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是决定高层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文章通过论述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的相互关系,从高层建筑城市空间的体验入手,以国信证券大厦(义乌)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最优化设计手段,试图使高层建筑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中,创造特色获得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作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设计、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节约材料和建筑资金、“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建筑可持续方法及实施措施,研究了城市建筑对环境和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减少了这 些不利影响的基本原则和相应政策法规的建议,论证了高层建筑在减少土地耗费、增加城市公共究竟、构造城市空间美感、节约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阐述了高层建筑经济性最优化高度的观点及计算思路,批评了确定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设计、城市生态和环境改善、节约材料和建设资金、“绿色” 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方法及实施措施,研究了城市建筑对环境和资 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减少这些不利影响的基本原则和相应政策法规的建议,论证 了高层建筑在减少土地耗费、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绿地、交通通道和采光空间)、构造城市空间美 感、节约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阐述了高层建筑经济性最优化高度的观点及计算思路, 批评了确定建筑高度和体量的随意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其设计理念、建筑和形式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国,高层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我国一线的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等,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技巧和样式风格充分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是否融洽,是评价高层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空间及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起着重大的作用,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因而重视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对设计者是根本的问题,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对高层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设计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城市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又决定了高层建筑设计的质量,因此,处理好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根据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形式,以协调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为目的,从出入口、裙楼、塔楼、屋顶、结合式下沉广场、底部架空与局部六个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方式,旨在提高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为加强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有如“双刃剑”。它在部分解决了现代城市人口压力过大土地资源有限等城市问题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带来了其他显而易见的不利影响。为针对与高层建筑建设相关的诸多因素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决策和评判体系,以求尽量减少高层建筑由于规划决策的偏差而导致的负面作用,文中引入“平衡法则”的概念,探讨如何将它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科学地运用到高层建筑项目的确立和高层政策的制定中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目前高层建筑达1.4万余栋(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有400多栋),建筑高度不断刷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2.5米,是目前国内最高建筑,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设计高度更是达到632米。城市不断“长高”,给消防工作特别是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着力攻克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这一国际性消防难题,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经济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得高层建筑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然而,高层建筑对于城市景观环境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也是日渐突出。在反思的同时,我们需要探求未来高层建筑与城市景观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出路。由于气候条件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许多高层建筑设计表现了更重视自身设计的完善,而忽视了高层建筑与城市景观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筑屋顶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山西建筑》2009,35(3):73-74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的角度,阐述了城市景观的特点及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现代城市屋顶花园景观对改善建筑空间、完善城市立体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指出现代城市屋顶花园作为一种尚待开发的资源,应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夏清泉  黎宁 《城市建筑》2014,(19):27-3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层建筑的发展逐渐人性化,高层建筑的“拟地化”环境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高层建筑发展特点及其主要使用空间远离地面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归纳了为消除和减弱这些负面因素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拟地化”环境补偿.本文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拟地化”的四种主要形式及特点,并根据高层建筑的最新发展总结出“拟地化”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拟地化”的补偿空间在未来的高度城市化环境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人工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将演化出更多、更富有创意的高层建筑形式和城市空间,为人类提供更健康、幸福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层建筑的发展逐渐人性化,高层建筑的“拟地化”环境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高层建筑发展特点及其主要使用空间远离地面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归纳了为消除和减弱这些负面因素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拟地化”环境补偿.本文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拟地化”的四种主要形式及特点,并根据高层建筑的最新发展总结出“拟地化”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拟地化”的补偿空间在未来的高度城市化环境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人工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将演化出更多、更富有创意的高层建筑形式和城市空间,为人类提供更健康、幸福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城市人口密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大量人口的聚集,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缺。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也越建越多。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火灾,受高度及环境的影响,往往施救和逃生困难;而现有的云梯和登高及举高消防车因其高度、机动性、周边环境的原因,即使及时赶到现场,也可能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况且这些大型车辆装备体积庞大,受到道路及消防通道的限制,往往不能到达或靠近高层建筑,致使消防人员束手无策,火灾蔓延扩大,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惨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宝哲 《北京规划建设》2003,(4):123-128,122
整体和系统化设计理念 城市的范围和规模之大,不能简单套用单体建筑或组群建筑设计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城市环境设计,最终要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塑造良好的城市物质环境,因此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基本结构”理念,以推动城市营建的全过程。整体化、系统化的城市环境设计,正是强调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例如,城市中有很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高、重量大,在基础施工时期,其基础设计不但复杂且控制难度高。而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高层建筑整体框架结构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很容易造成房屋局部墙体开裂,结构整体倾斜甚至倒塌。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不但要正确认识到不均匀沉降为建筑结构所带来的危害,也要在施工中采取针对性技术进行控制,以适应如今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杨辰 《城市规划》2003,27(10):81-88
1 引言概念性城市设计由于其工作方法的普遍性和灵活性 ,不仅在城市空间设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城市活动———即所谓的“城市事件”(CityEvents)的组织策划及影响评价工作 ,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世界博览会 (TheWorldExposition)就是一种重要的城市事件① 。世博会的举办 ,不仅在短期内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长期来看 ,对地区和城市的演化也有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② ,这也正是各国争相承办此类大型城市活动的直接动力。经过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上…  相似文献   

18.
专题研究     
伦敦高层建筑规划指引 高层建筑对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优秀的高层建筑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单一或成群地出现在城市中心区或城市滨水地带,成为城市主要的标志性建筑,重新塑造了城市天际轮廓线,改善了城市形象,并且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与一般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投资数额大(相对同面积的低层建筑而言)、只能一次建成、对周边的建成环境形象的影响巨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要求苛刻等。所以在考虑高层建筑问题的时候,必须对它的选址、定位、社会经济效应和交通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其他一些新兴的大中型城市,都有通过高层地标建筑的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的趋势,但这些城市对高层建筑的建设似乎还缺乏战略上的全面考虑。本专题希望通过介绍英国大伦敦政府对高层建筑规划指引的研究动向,使我国的城市建设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包括:人文、自然、特质与建筑等主面,对建设设计有重要影响。 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历史上对人类集体生活环境的设想,是以社会及政治模式、自然条件、宗教及哲学思想等形成抽象概念,仅属愿望良好的“鸟托邦”,但其局部则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日本丹下健三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城市主义,能在周转一片混乱中建立起秩序的焦点,他的建筑是一些异常强有力的物体,它们屹立在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日本城市景观之上”。联邦德国G.博姆(G.BOHM)指出:“要使新建筑赋予城市新的生命与新的内涵,使人们看到城市新的生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相似文献   

20.
周薏  崔海洋 《安徽建筑》2001,8(1):19-20
当前,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造型的新奇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建筑细部角度加以分析,认为在参考人的尺度下,高层建筑设计外部形象的设计,主要处理好五种尺度关系,并试探地提出一些设计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