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在华盛顿的美国矿物局获得了直接从精矿中生产碳化钨粉新方法的专利。据说这种方法能减少粉末生产成本的50%。而且能取代以往用仲钨酸铵生产碳化钨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精矿在氯化物和硅酸盐的熔融混合物中分解,混合物中的钨转移到氯化物相中,矿渣成分转移到硅酸盐相中。然后,将这两种相分开,用甲烷处理氯化物相。  相似文献   

2.
美国矿务局发明了两步法从钨精矿直接制备碳化钨(WC)的新技术。黑钨精矿、白钨精矿或混合精矿在1050℃下的NaCl-Na_2SiO_3熔盐中分解。熔盐生成两个互不混溶液相,上部为含99%WO_3的卤化物-钨酸盐相(NaCl-Na_2WO_4),下部为含90—96%Fe、Mn、Ca氧化物的硅酸盐相。用倾析法分离两相后,卤化物-钨酸盐相喷入甲烷制得粒状碳化钨。从反应器中倾析出过量盐类,冷却、水浸、冲洗回收碳化钨。 本文对确定操作参数、碳化物收集方法、炉子材料选择、生产成本估算、以及碳化钨产物的物理性能的研究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碳化钨质量的评述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国在钨的提取治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能以不同的生产工艺,从钨精矿或其他含钨原料生产质量优良的中间产品仲钨酸铵。除满足我国自己的需求外,仲钨酸铵已成为除钨精矿外我国大量出口的重要含钨原料。尽管我国在钨粉制备的碳化钨生产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产品也有少量的出口,但其工艺和生产水平,仍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提高我国硬质合金的质量,并在  相似文献   

4.
碳化钨的生产有两种工业方法;碳化法和铝热还原矿石或精矿法。多数的 WC 是用碳化方法生产的。在这种工艺中主要有这样几个工序;即精矿的加压浸出,净化,溶剂萃取,仲钨酸铵结晶,二段还原制取金属钨,碳和金属钨混合并在1200℃到1500℃下碳化得碳化钨。铝热还原法包括:矿石或精矿和碳化钙,铝混合成炉料,再将炉料装进衬碳的炉内,引燃炉料,即产生放热反应,将反应得到熔融物冷却、破碎,用水浸方法沉淀出粗的 WC 结晶体。这种粗的 WC 结晶体还  相似文献   

5.
烧结碳化钨广泛用作切削刀具、成型压模、凿岩、石油钻头等等。另外,碳化钨还广泛用作硬面材料,用于推土机、岩石破碎机。在美国,约有65%的钨转换成了碳化钨。常规的碳化钨的生产工艺既复杂、又费时,生产成本高。美国矿业局开发了一种生产碳化钨的新工艺——气体喷射法。气体喷  相似文献   

6.
新型纳米材料———钨和碳化钨纳米线,以其特殊的一维纳米结构、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该文首先综述了钨和碳化钨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即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诱导气相沉积法、化学蚀刻法、自催化法、介孔层状结构卷曲法,进而分析了其生长机理,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指出:现有各种制备钨和碳化钨纳米线的方法仅限于基础研究和小批量生产应用,而寻找某种简便、经济、能规模生产的新型制备方法,包括现已初获成功的锥形钨及碳化钨纳米线制备法,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孟凡成 《中国钨业》1999,14(5):236-239
论述我国钨品50年来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产品由六七十年以初级品钨精矿为主,发展到八九十年代以钨中间制品APT、氧化钨为主,深加工品碳化钨粉,钨丝钨材,硬质合金为辅的产品结构,提出要根据钨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战略目标,使我国丰富的钨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8.
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研制开发出 5 0 μm~1 2 0 0 μm的碳化钨小球粉材受到社会关注。据介绍 ,碳化钨小球粉材作为耐磨硬质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矿山机械、机械加工、焊接、喷涂、制笔等对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耐磨的构件或制品的表面堆焊中 ,如耐磨件的表面处理和修复 ,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耐磨性和填充密度较低的铸造破碎碳化钨粉 ,高档产品中应用的碳化钨材料主要依靠进口。该项目研究开发利用国产原料制备粒度在 5 0~1 2 0 0 μm的碳化钨小球。完善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使其达到产业化生产水…  相似文献   

9.
碳化钨、硬质合金文献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钨深加工文献信息的检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碳化钨、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碳化钨粉和硬质合金的研究在生产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加强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日本冶金专家研究出一种在碳化钨表面涂覆金刚石的新方法,即采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化钨在850~950℃温度下涂上金刚石。在涂覆金刚石以前,用H_2—O_2等离子将烧结的碳化钨表面脱碳半小时,此时碳化钨表面被脱碳形成富钨层。在金钢石沉积的起始阶段。将钨层重新碳化并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李洪桂  吕莹  赵中伟 《中国钨业》2007,22(1):30-32,41
针对现行钨冶金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由钨矿物原料制取钨粉的新工艺,该工艺删去了现行工艺中的离子交换(或镁盐净化-萃取)过程,具有流程短,环境友好,全流程基本上封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国内钨及钨合金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的钨资源、生产、研究与开发和钨应用及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3.
蓝钨制取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蓝钨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制取超细W粉末,研究了还原温度、装舟量和氢气流量对制取W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使用蓝钨可以制得超细钨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当前钨矿物碱压煮工艺现状,为优化碱分解生产工艺流程,开发了深度提取钨的工艺。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后,排放钨渣中WO3的含量为1.0%~1.5%,钨矿物的综合回收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使钨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际钨市场近几年来的特征,论述了中国钨工业对国际钨市场的影响,认为中国钨工业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16.
氧化钨原料对钨粉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不同的氧化钨原料明显地影响到钨粉的粒度。因此,正确地选择和生产氧化钨原料在钨粉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用氢还原紫色氧化钨可高效地获得细钨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氧化钨——紫钨、蓝钨、黄钨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其中紫钨具有独特的单晶棒状结构,适合生产细颗粒钨粉.  相似文献   

18.
含钨镀层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朴 《中国钨业》2000,15(6):32-35
介绍了镍钨镀层、镍钨硼(磷)镀层、含钨复合镀层和含钨电刷镀镀层等的研究与开发的近期进展。已有生产实践和研究工作表明 ,用含钨镀层代替传统对环境有危害的铬镀层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电沉积含钨镀层所用含钨原料主要是钨酸钠、碳化钨等 ,所得含钨镀层性能特色明显 ,其钨用量很少 ,发挥钨功能很大。因此 ,在钨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 ,应该进一步开展含钨镀层电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最近一年多来实施钨品行业价格自律的过程和取得的实效。论述了积极推进我国钨业从实施价格自律到行业自律的必要性。并强调我国钨业界要坚定信心 ,只争朝夕 ,知难而进 ,为钨业的振兴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20.
蓝钨氢还原制取钨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了蓝钨氢还原过程中影响钨粉粒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制取细钨粉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