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因外伤引起的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及时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两组均采取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手术并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且预后方法一致。其中观察组手术前先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血肿再行开颅手术,对照组直接采取常规行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GOS评分,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前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患者,创伤较小,迅速缓解颅内高压,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引流效果好,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68例。根据CT定位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针长度,以电钻将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送人血肿靶点,抽吸血肿后,血肿腔内分次注入尿激酶(一般用生理盐水2—5ml溶人20000~50000U尿激酶)溶解引流出残存血肿,术后复查CT,血肿基本清除、中线结构移位恢复后拔针。结果68例均穿刺成功。经CT确诊2d完全清除32例,3d22例,5d10例;2例并发新鲜出血中转开颅手术;2例并发脑疝术前采用此方法急救后改骨瓣开颅手术治愈。头痛立即缓解18例,肢体麻木无力立即消失3例,其他病例临床症状3~5d逐渐好转。术后住院7~15d,平均12d。68例随访3—6个月:完全失语1例,智力轻度减退4例(合并脑挫裂伤),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例,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比较3组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血肿复发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颅内积气发生率钻孔引流组[(52%(32/61)]高于2个微创引流组[7%(3/44),18%(9/50)](x^2=30.110,P=0.000),但无一例张力性气颅,均短时自行吸收。术后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钻孔引流组均为0,明显低于2个微创引流组[11%(5/44),10%(5/50),x^2=7.009,P=0.030;14%(6/44),10%(5/50),x^2= 8.153,P=0.017]。3组GOS无显著差异(x^2=0.489,P=0.783)。结论3组治疗效果相近,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并建立硬通道,液化,引流血肿方法在治疗各型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微创硬通道钻颅血肿清除技术,即CT定位,“经皮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液流冲碎血肿,并建立自锁硬通道,注射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治疗40例,存活34例,死亡6例。存活,6月后日常活动能力ADLI-3级31例,ADL4级3例。结论 微创硬通道钻颅血肿清除技术操作简便,对治疗颅内血肿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特急性(伤后3h内)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体会。方法将近9年来收治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78例作临床分析。结果手术治疗66例,死亡18例(27.27%)。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iasgow outcome scaleo,GOS)恢复良好37例,预后不良29例,其中脑疝早期7例均手术治疗,恢复良好6例,预后不良1例。脑疝中期29例均手术治疗,恢复良好22例,预后不良7例。脑疝晚期42例中手术30例,恢复良好9例.预后不良21例,非手术12例全部死亡。结论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脑疝早期及中期及时手术效果良好.脑疝晚期手术效果不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及时手术及术后包括亚低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85例颅内血肿患者,外伤性颅内血肿39例,高血压脑出血46例。局麻下用电钻将直径3 mm的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到血肿内,先抽出血肿液态部分约50%~60%,剩下血肿用尿激酶液化引流。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39例均康复。出院时ADL分级Ⅰ级41例,Ⅱ级25例,Ⅲ级14例,Ⅳ~Ⅴ级3例。81例得到随访,时间11(3~19)个月,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者63例(77.8%),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或扶拐行走者13例(16.0%),卧床不起但意识清楚或植物生存状态3例(3.7%),死亡2例(2.5%)。结论微创引流治疗颅内血肿具有简便快捷、损伤轻微、耐受性好、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经验,探讨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切实可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利川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救治的1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硬膜下血肿56例,硬膜外血肿90例,混合性颅内血肿22例。血肿量在40—160ml。按GOS标准恢复良好96例,中度残废12例,重残废8例,无植物生存,死亡52例。恢复良好率57.1%,残疾率11.9%,死亡率31.0%。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发病后应及早去骨瓣减压加颅内血肿清除,同时控制脑水肿,防止肺部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手术入路(钻孔引流+神经内镜)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9~2022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人9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微创组(57例),钻孔引流组(42例)。分析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术前血肿量、血肿清除率、置管时间、术后水肿带直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14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1个月改良Rankin评分等。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入院血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术前血肿量等无明显差异。改良微创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14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钻孔组。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及术后1周水肿带直径小于钻孔组。结论 改良微创手术入路结合了钻孔引流快速减压及神经内镜直视下血肿清除及止血等优点,与单一的钻孔引流手术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实施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操作方法及有效性。方法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8)、血液稀释组(H组,n=28)。H组于术前即刻行等容血液稀释,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30%。于术前(To)、手术开始后2小时(T1)分别抽取静脉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To时,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时C组明显升高,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急性等容血液稀释(Hct=30%)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挫伤后脑组织氧代谢紊乱,发挥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记录27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迟发血肿。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到持续昏迷、Babinski征阳性、颅骨骨折等12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血浆凝血酶时间(P=0.027,OR=1.154)、Babinski征阳性(P=0.000,OR=4.107)、颅骨骨折(P=0.000,OR=4.980)为术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P=0.016,OR=0.91)为保护因素。结论对入院时Babinski征阳性、血浆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合并颅骨骨折且早期急诊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早期需警惕迟发血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种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的新方法。方法 用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穿刺针穿入血肿建立硬通道,通过生物酶溶解技术引流血管。结果 YL-1型微创针形成的硬通道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是一种创伤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硬通道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创伤小,适应手术人群广,安全、高效,可早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局部压迫,住院周期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点对冲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点对冲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 方法 2003年2~9月我院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同时进行2~3针穿刺对冲引流治疗2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 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89.3%(25/28),改开颅手术3例,其中死亡2例. 结论多点对冲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内一项新技术。本院应用YL-1型锥颅仪一次性穿刺,共治疗颅内血肿32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25例,高血压2.临床症状:一侧肢体轻瘫5例,一侧瞳孔散大8例,双侧瞳孔缩小6例,意识清醒者12例,意识障碍者2例。3.结果:本组32例病例经微创清除术后,3~5天针管内引流液澄清或停止。10ml以下),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意识障碍、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简易头皮定位下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34例(格拉斯哥评分6~14分)未发生脑疝的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行头皮简易定位下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治疗,术后给予尿激酶盐水溶解血肿。结果 33例疗效满意,患者均在8 d内清除血肿量的80%~90%。引流时间3~5天19例,6~8天14例,平均住院时间24天。1例患者因术后血肿扩大、意识障碍加深行开颅去骨瓣减压。33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患者远期疗效,Ⅰ级:25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复查头颅CT发生轻度脑积水仅1例(2.9%)。结论对于未发生脑疝、病情相对稳定的颅脑损伤患者,锥颅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用3mm直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经过对血肿的抽吸冲洗,血肿逐步液化流出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结果多数病例在术后5天内拔针,脑室外引流可根据情况保留10-15天。一般脑内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硬脑膜外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率更高达95%以上。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恢复快,致残率降低。术后生活能力方面以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效果最佳,均为Ⅰ级,高血压脑出血中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良好率为76%,死亡率1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昏迷但无瞳孔异常改变或无明显脑疝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以及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的患者。其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0例,依据手术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显微手术组,n=15)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组(微创手术组,n=15)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术前血肿量(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肿量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血肿量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3/15)、26.7%(4/15)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较小骨窗血肿清除好。  相似文献   

17.
钻颅引流血肿抢救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钻颅抽吸引流血肿减压在急性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术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者,先行快速钻孔抽吸引流血肿减压,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后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结果钻颅后一侧瞳孔缩小或恢复正常13例,双侧瞳孔缩小4例,瞳孔无变化7例,钻颅后GCS评分好转11例。出院时GOS:良好5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快速钻颅抽吸引流血肿减压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术前急救有明显疗效,且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微创穿刺碎吸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根据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两组病例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恢复率、重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未发展到脑疝晚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和微创穿刺碎吸两种手术方式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穿刺碎吸组的恢复情况要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的重残率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与小骨窗术二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术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颅术,重残率低于开颅术.因此,微创术适合基层医院治疗未发展到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及为合并脑疝或脑疝前期患者赢得开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途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内涵的围术期专科护理,可减轻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应用于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外科矫治术的所有心上型TAPVC婴幼儿共132例,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异构等患儿,均行双心室根治性手术。全部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绝大部分患儿行CT检查了解肺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术中探查确诊。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其中传统手术组69例,男54例(78.3%)、女15例(21.7%);中位年龄60(30,225)d;中位体重4.85(3.50,6.35)kg。Sutureless手术组63例,男48例(76.2%)、女15例(23.8%),中位年龄90(30,210)d;中位体重4.58(3.72,6.20)蝇。随访至2014年1月1日。结果Sutureless手术组住院死亡率(4.8%VS.7.2%,x^2=1.414,P=-0.720)、术后总死亡率(4.8%VS.13.0%,x^2=2.733,P=-0.098)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tureless手术组术后梗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1.6%VS.10.1%,x^2=4.236,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传统手术方式、术前肺静脉梗阻与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23,P=0.016)。传统手术方式与术后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60)。结论对于心上型TAPVC,Sutureless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