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片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偏氟乙烯平片膜生物反应器 ,通过测定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通量研究其污染特性 ,重点考察了运行时间、操作压力、曝气状况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 ,在曝气量为 3m3 h、操作压力为 0 .0 2MPa条件下运行 6h后 ,膜水通量从2 4 0mL min·m2 降至 5 5mL min·m2 ,下降率超过 77%。  相似文献   

2.
吸附-超滤工艺用于饮用水除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娟  杨宏伟  何崇  祝万鹏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346-1351
采用吸附-超滤工艺进行饮用水除氟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恒流条件下进行,重点考察吸附剂粒径、膜区曝气量和回流量对除氟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 结果表明,粉末状的活性氧化铝较颗粒状吸附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膜通量为150 mL/min,反冲周期为6 h,反冲时间为2 min,反冲流量为150 mL/min,原水ρ(氟)为2 mg/L,活性氧化铝投加量为0.1 g/L的条件下,选取活性氧化铝粒径为0.050~0.074 mm,膜区不曝气,沉淀区与反应区间的回流比为0.5(对应的回流量为4.5  L/h),可获得较好的除氟效果,并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使该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膜通量、抽停时间、曝气量对膜过滤压力的影响,得出适合的膜通量是减缓膜污染的决定性因素。并确定了适宜的运行条件:膜通量5L/(m2·h),抽吸时间8min,停抽时间2min,曝气量0.6m3/h;同时考察了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对膜污染的影响,得出多糖是主要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五孔中空纤维膜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模拟印染废水中膜污染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从水力学角度考察膜污染特性。在曝气强度分别为25,50,75,100 L/h,出水通量分别为9,12,15,18 L/(m2·h)的工况下考察膜污染表征系数跨膜压差(TMP)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出水通量稳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曝气强度的增加可使TMP的增长率降低,即延长膜稳定运行时间,有效缓解膜污染;在次临界通量下曝气量恒定时,出水通量越小,TMP的增长率越小,即膜的稳定运行时间越长。此实验结果对MBR中膜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水力条件优化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筛绢为基材构建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膜通量为66.2L/(m2·h)条件下,反应器内的生物动态膜需要120min可以形成.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0%、97.6%、49.2%和83.7%.采用逆出水水流方向曝气进行在线反冲洗,在反冲洗时间为5min,反冲洗曝气强度为3.2m3/(m2·h)的条件下,生物动态膜的再生需要30min即可完成.反应器稳定运行60d,反冲洗周期能够稳定在50h以上.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反冲洗能够有效破坏附着在膜基材上的生物动态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预沉积改性膜的污染机理,本研究使用正压过滤法将CNTs预沉积在3种孔径的有机膜(20 kDa聚醚砜膜、0.01 μm和0.1 μm聚偏二氟乙烯膜)表面,研究了CNTs预沉积改性膜过滤3种典型污染物(牛血清蛋白、腐殖酸、海藻酸钠)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根据比通量、Hermia模型和传统滤饼过滤模型,对恒压死端过滤3种典型污染物过程中的污染机理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20 kDa PES膜和0.01 μm PVDF膜表面预沉积CNTs改性后,过滤3种典型膜污染物质时的膜污染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20 kDa PES膜表面预沉积CNTs后过滤HA初期为完全孔堵塞与滤饼过滤相结合的复合污染机理,最终转变为滤饼过滤;过滤SA的污染机理为完全孔堵塞与滤饼过滤相结合的复合污染机理.0.01 μm PVDF膜表面沉积CNTs改性后过滤HA初期的污染机理为膜孔堵塞与滤饼过滤相结合的复合污染机理,然后经过向滤饼过滤转变的过渡阶段,最终形成滤饼过滤,且随着CNTs沉积量的增加,过渡阶段持续时间延长.0.1 μm PVDF膜表面预沉积CNTs后过滤3种污染物,均未能缓解膜污染,膜污染机理不受CNTs沉积改性的影响,其过滤BSA和HA的污染机理为膜孔堵塞,过滤SA过程的污染机理符合滤饼过滤.  相似文献   

7.
向膜生物反应器内投加40 g·L-1粉末活性炭处理尾水,运行效果良好.排泥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流量和曝气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膜污染的进程,粉末活性炭吸附降解了一些易引起膜污染的有机物,改变了污泥的性质,使膜通量得到改善.气洗和反冲洗能很好的维持膜通量,离线清洗可使膜通量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8.
机械清洗膜组件对膜通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了强化机械清洗膜组件M1和机械清洗膜组件M2,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曝气量、运行膜通量和抽吸时间:间歇时间对2组膜组件的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膜组件可以弱化不利条件如高污泥浓度(MLSS)、高运行膜通量和低曝气强度的影响;曝气量和运行膜通量是影响膜比通量的主要因素;并得到一组较佳的操作条件组合:污泥浓度6g/L、曝气量0.5m3/h、抽吸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为12:1.在此条件下长期运行试验表明,M1和M2膜通量均可以维持在40L/(h·m2).通过测定2组膜组件的阻力分布,表明机械清洗可以大大减弱膜面泥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煤矿工业广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的问题,采用超滤技术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对浊度、CODcr及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24.8%和32.7%,对粪大肠菌群数的去除率大于99.99%.在操作压力小于0.16MPa的情况下,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提高而线性增大;当操作压力大于0.2 MPa后,膜通量受操作压力的影响较小,继续提高操作压力会加剧膜的污染,周期反冲洗能够有效抑制膜通量的下降.超滤在过滤15m in后反冲洗1min的条件下运行16h,膜通量仅下降7.3%.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低氧消化-膜分离工艺对活性污泥进行低氧消化处理,考察了运行条件对膜通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和膜组件底部的曝气强度是本工艺膜分离过程中的2个重要的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与膜污染程度有关,膜污染越严重,临界压力越小;底部曝气对膜通量的影响程度受到操作压力的制约,操作压力越高,底部曝气的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陈润生 《环境工程》2012,30(4):39-42
研究了一体式MBR长期不排泥运行的污泥特性变化,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曝气量等因素对污泥增长特性、污泥颗粒粒径分布及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越短,MLSS与MLVSS增加越快,膜污染加速,膜过滤阻力增加越快,但MBR中污泥浓度的增长、变化对出水COD的影响不明显;污泥平均粒径随SRT的延长而减小,实验结束污泥粒径最小值为0.6μm大于实验用膜的孔径0.2μm,表明混合液中的微细颗粒污泥未对膜通量的下降起决定性作用,膜表面污泥的沉积对膜通量影响更大一些,增加曝气强度可以明显改善MBR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2.
混凝-微滤膜组合净水工艺中膜过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莫罹  黄霞  吴金玲 《环境科学》2002,23(2):45-49
采用混凝-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考察了膜组件的抽吸时间,抽/停时间比和曝气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采用膜通透性J/p作为膜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各操作条件下,膜通透性J/p由于膜污染的发生均先快速降低,随后随时间缓慢下降.但J/p的初期下降速度和缓慢下降阶段的相对稳定值因操作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抽吸时间对膜通透性影响较大,其次为抽/停时间比.在一定的条件下,抽吸时间缩短1/2,产水率可提高2倍;抽/停时间比缩短,产水率可提高50%.当抽吸时间和抽/停时间比分别为15min和3.8时,J/p值较高.曝气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膜通透性.本试验中,曝气量由2m3/h增加至4m3/h时,膜通透性可提高约15%,但当曝气量增加到6m3/h时,膜通透性并无显著改善.膜面污染物分析表明,在本研究使用的原水条件下,Si和Ca是主要的无机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3.
中空纤维膜应用于两段式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清水滤过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合适的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方法 ,并对膜进行普通活性污泥的滤过试验 ,测定了在不同操作压力下的滤水通量 ,然后探讨了在两段式好氧生物反应器中用中空纤维膜进行泥水分离的特性。在 10 0d的长期试验中测定有机负荷、CODCr、MLSS等传统参数 ,证实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同时通过膜通量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造成膜污染的原因 ,推荐有效的膜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brassylicacidmanufacturingwastewatercontainshighchemicaloxygendemand(COD)concentration3000—12000mg/LanditsBOD5/CODisamong04—05Meanwhilethewastewatercontainshighsulphateconcentrationabout13000mg/LanditspHvalueisonly1—2Achemicalcompanyappliedneutrali…  相似文献   

15.
内置转盘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桂萍  杜春慧  徐又一 《环境科学》2006,27(11):2217-2221
对内置转盘式膜-生物反应器(SRMBR)处理污水工艺进行了研究.进水COD 160~368 mg/L时,出水COD在运行1d后降低到20 mg/L以下,去除率大于90%;转盘式膜组件的转速在0~25 r/min范围内,平衡膜通量随转速增大而快速增加,继续增大转速则平衡膜通量的增加变得不显著;在一定范围(0~1min)内延长停抽时间有助于缓解膜污染;SRMBR在较低的气水比(15∶1)下运行,也可达到较高的平衡膜通量.研究表明,SRMBR在最佳组合操作条件(转速为25r/min,抽/停为9min/1min,气水比为15∶1,抽吸压力为25kPa)下运行,其平衡膜通量高达53.75L/(m2·h).  相似文献   

16.
曹效鑫  魏春海  黄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443-1447
通过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在2种类型的污泥(膨胀污泥和非膨胀)中,投加适量PAC可以减轻膜污染,表现为临界膜通量的提高和连续运行中膜污染增长速率的降低.当污泥性质和浓度不同时,最佳PAC投加范围亦不同.PAC投量过大会引起临界通量下降.PAC的投加显著降低了混合液中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减轻了溶解性物质的吸附和膜孔堵塞污染,并改善了絮体结构.污泥比阻与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快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和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研究造成膜污染的原因和控制膜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膜外表面沉积污泥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空曝气减轻膜污染的作用有限,只能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6提高到0.39;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搓洗膜丝可以清除膜外表面沉积污泥层,可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9提高到0.64,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清洗方式,且可在实际生产中实现.间歇式运行方式的停抽期间,最低剩余抽吸压力可以用来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Membrane fouling limits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Control of membrane fouling can extend the membrane life and reduce water treatment cost effectively. A pilot scale anoxic/aerobic-membrane bioreactor (A/O-MBR, 40 L/hr) was used to treat the hyperhaline municipal sewage from a processing zone of Tianjin, China. Impact factors including mixed liquid sludge suspension (MLSS), sludge viscosity (μup), microorganisms,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eration intensity and suction/suspended time on membrane foul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 wer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mbrane fouling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MLSS, sludge viscosity and 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 Considering 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membrane module, MLSS of 5 g/L was suggested for the process. There was a same trend among EPS, sludge viscosity and TMP. Numbers and species of microorganisms affected membrane fouling. Either too high or too low aeration intensity was not conducive to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Aeration intensity of 1.0 m3/hr (gas/water ratio of 25:1) is suggested for the process. A long suction time caused a rapid increase in membrane resistance. However, long suspended time cannot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membrane resistance effectively even though a suspended time was necessary for scale off particles from the membrane surface. The suction/suspended time of 12 min/3 min was selected for the process.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must be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相似文献   

19.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条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3,他引:55  
桂萍  黄霞  陈颍  文湘华  钱易 《环境科学》1999,20(3):38-41
试验采用膜抽吸压力的上升速率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缩短抽吸时间或延长暂停时间和增加曝气量均有利于减缓膜污染,但过短的抽吸时间、过长的暂停时间和过大曝气量不能进一步地减轻膜污染,因此应在保证一定产水量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抽、停时间和曝气量。在污泥龄40d,污泥浓度稳定在5g/L左右的条件下,最佳组合操作条件为抽吸10min,停抽5min,曝气量4m^3/h。3个因素中抽吸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