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关节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相应的并发症也渐呈增加趋势。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理解人工关节的基本技术原理并规范人工关节置换操作技术及积极有效地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等是进一步进高创伤骨科中人工关节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技术规范化操作十分重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爱民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1):804-805
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到来,由创伤导致的骨关节损伤不断增多,但治疗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人工关节假体设计、手术操作等研究的进步,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90%以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创伤骨科医师应用人工关节技术治疗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人工关节技术使大部分伤者的僵硬关节功能得到满意恢复,但是近年来临床上由于不正规的人工关节置换操作导致的失败则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严重的伤害。因此,人工关节技术规范化操作在创伤骨科中十分重要。现就相关问题发表个人的观点,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与磨损颗粒有关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生物学反应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明  董启榕 《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1):821-82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开展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需行翻修术者也逐渐增多。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性松动。生物学因素在人工关节周围骨溶解和松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磨损颗粒是引起生物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笔者对磨损颗粒所致局部生物学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明显增多。初步推算可有100万至150万骨性关节炎病人需要行人工关节手术。其中有些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与病人术前营养状况有关。为此我们分析我院收治的44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46例,男性234例,女性212例;年龄28 ~86岁;髋关节置换术274例,膝关节置换术172  相似文献   

5.
283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83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6年。结果 共出现如下并发症:假体松动42例,髋臼磨损15例,股骨头假体术后脱位3例,切口感染5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假体柄穿出股骨上段1例,髋臼外缘骨折1例。结论 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手术操作、假体质量、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人工关节感染是导致人工关节置换失败的灾难性并发症.感染一旦发生,诊断和治疗都较为棘手.其中由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等毒力较低的细菌所致的延迟性感染,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都不明显,影像学检查也多无特征性表现,常难以与无菌性松动鉴别.目前临床对于人工关节术后延迟性感染,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笔者就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偏瘫患肢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肢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本科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17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肢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17例在术后10~21天扶拐下地活动,平均14天;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中有13例得到随访,术后2~4.5个月(平均3月),恢复患肢术前的功能状态;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1个月,平均2年7个月;定期行髋关节X片复查无髋关节假体脱位、松动及断裂.结论 脑血管意外偏瘫肢体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是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卧床并发症的较好治疗方法;术中外旋肌及关节囊的修复、人工关节松紧度的调整是恢复患者早期髋关节活动及防治术后脱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裴福兴  沈彬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1):649-650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的研究进展 ,促进了人工关节的飞速发展。人工关节的假体设计、手术操作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治疗等均日趋完善和成熟 ,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术后 1 0年的优良率达 95 %以上 ,极大地鼓舞了骨科医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损伤。更多的患者对人工关节置换的优良效果充满了信心 ,乐意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期《中华创伤杂志》组稿数篇探讨股骨颈骨折的关节置换效果和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磨损的相关研究 ,集中介绍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经验。从中可以学到不少新知识 ,但也有一…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置换(THA)和膝关节置换(TKA)是目前临床上开展最多的两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THA和TKA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0%~50%,可引发致死性的肺血栓栓塞(PTE),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研究对2010-2015年在成都军区机关医院行THA和TKA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DVT的风险因素,旨在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爱民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645-64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创伤骨科患者,尤其高能量损伤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创伤导致的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治疗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人工关节的假体设计、手术操作等研究的进步,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90%以上,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临床医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1]。为进一步提高人工关节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治疗水平,现就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同道参考。1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创伤性关节炎、创伤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并塌陷者(Ⅲ、Ⅳ期)、60岁左右或更高年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