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级气候业务服务系统(HCBSS)设计框架程炳岩,王纪军,郭二凤(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河南省气候资料处理和气候分析服务系统》(下简称气候业务服务系统),是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气象局“八五”气候业务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现状分析王明军程炳岩(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省级气候资料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气象报表的审核和机器制作、历史气候资料信息化和统计整编、气象科技档案的收集管理、气候资料服务等。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关...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气候工作发展45年之回顾程炳岩(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气候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部门为回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1949年以来,随着新中回河南气囊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气候工作也从无到有,其内客日往车窗,技*手段...  相似文献   

4.
1995年河南气候特点及其影响钱晓燕(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1气候基本特点1995年河南气候基本特点是:冬、春、秋三季气温皆偏高;日照接近常年;冬、春、初夏旱情出现,夏季局地暴雨、风雹亦有发生,但总的来讲本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于2006年3月成立。气候中心承担着新疆区域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三条业务轨道和遥感监测服务业务。负责气候预测、农牧业气象服务与遥感技术应用等决策服务工作,负责相应产品制作与发布;负责对下级业务单位的技术指导,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工作;负责气候资源的区划、调查、评估、监测与服务;负责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负责气候灾害的调查、评估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提高河南气候评价业务效益问题的思考钱晓燕(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气候影响评价作为河南省、地、县三级气象台站的日常业务,已开展10多年,经过全省评价管理和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服务效益,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孟莹 《辽宁气象》1999,(1):52-52
1月20日至21日,省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与省气候中心联合召开了辽宁省气候诊断分析及预报研讨会。省局科教处、业务处.省气候中心、气象台、科研所,沈阳民航气象中心及各市地气象局3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来,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一样,取得了巨大变化和进步。青海省气候中心的前身为“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可以说,青海省气候中心是青海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4月21—24日,区局乌兰局长带领局办公室、人影中心、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气候中心的主要负责人赴山西省气象局学习考察。考察期间,乌兰局长与山西省气象局张世英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学习交流。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主要探讨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及人影基地业务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在气象科技服务方面主要交流了各自气象科技服务的有关情况;在气象业务方面主要研究了短期气候业务平台建设、气象影响评价业务体系及气候应用服务领域等内容。考察结束后,乌兰局长总结本次考察学到的不少好经验和做法,并希望区局相关单位根据考察所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业务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落到实处,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山西省气象局于2006年3月下旬进行了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调研活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山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英为组长,副局长李韬光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调研领导小组,从山西省气象局预测减灾与科技处、山西省气候中心等有关单位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技术骨干组成了调研组。调研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研、专题调研、实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湖北省气候应用所已完成了地面历史气象资料的信息化工作,现实地面资料已通过网络传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资料为业务和科研服务,各省气候所(气候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很多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针对性强,而气象要素、资料年代、站点范围均有一定的局限,且利用时效较差,很难适应科研、业务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停止打印和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势在必行。所以必须有一个系统将全省各台站的全部气象资料管理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检索和统计功能。湖北省地面气象信息资料服务系统正是针对以上情况开发的。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资料的使用时效,拓宽信息资料的服务范围,并为今后取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气象学会于1994年1月11~12日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第三届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13个地市气象局、黄委会水文局、省地理所、省民航台、80304部队、电子工业部新乡22所、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省气象科研所等单位推荐的3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7篇,大会交流28篇。  相似文献   

13.
六、加拿大气候中心加拿大气候中心是加拿大大气环境局下属的业务部门,位于多伦多市。它负责协调加拿大与气候有关的所有活动(如组织加拿大气候计划),预测加拿大月、季、年、若干年气候变化,为用户提供气候方面的服务,进行气候系统、气候与人类活动内在关系方面的研究;负责常规气象资料收集、分析和归档,提供给加拿大各政府部门(如水资料管理、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市政工程、林业、农业等部门)及公司使用。加拿大气候中心业务上有六个分支:水文气象学、气候影响及其应用、气候监测及预报、大气环流诊断、大气环流模拟和光化学与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河南省气候影响评价王记芳钱晓燕陈建铭朱业玉(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1气候概况1996年河南气候基本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春、夏、秋气温较常年略偏低。日照正常偏少。冬、春季降水偏少,旱情出现;夏、秋季降水偏多,夏季局地暴雨致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与气象服务工作现状的分析,从法律、政策、技术依据等方面论证了我国气象部门对城市规划建设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对气象服务领域拓展提出构想。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气候规划为依据,才能为城市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青海气象》2009,(3):F0002-F0002
青海省气候中心成立于1983年,为青海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前身为青海省气象局资料室、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主要承担全省气候资料数据质量控制、气象档案管理、气候灾害监测、气候影响评价、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气候应用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气象》2018,(1):47-47
今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智慧气象”,黑龙江省气象局加强部门联动,组织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台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树立部门形象,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素质。黑龙江省气象局结合“智慧气象”主题,升级优化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科普展厅,并于活动当天面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8.
记者魏兴杰报道 内蒙古气候中心经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呈现优质高效的景象 ,干部职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为配合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做好气候服务工作 ,他们走出去了解用户需求 ,征求用户意见 ,在较短时间内 ,从以下几方面增加服务内容 :一是将 1 7年一贯制的“内蒙古气候评价”改造充实成为内容详实的“内蒙古气候公报”。根据自治区气候特点 ,公报增加了“异常气候分析及主要气候事件”和“夏季气候诊断分析” ,出版后受到用户的欢迎和好评。二是为用户着想 ,编制出版了实用价值很高的《内蒙古气候图集》 ,现已实现电子化 ,通过计算…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河流域气候监测业务比较薄弱,缺乏有效业务平台支撑的情况,河南省气候中心开展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了包括黄河流域气象台站历史资料与实时资料的流域气候监测资料库,开发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软件,实现了任意时段、任意流域气温、降水、气象干旱的资料计算与提取,实现了暴雨日数、最大日降水量、降水日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高温日数、低温日数等计算,实现了对任意时段、任意站点(或任意省份、任意流域)气温、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趋势分析,基于Surfer自动化技术的图形绘制模块可以进行降水量实况图、降水距平百分率图、气温实况图、气温距平图、气象干旱实况图、暴雨日数图、高温日数图、低温日数图等的制作和输出,实现了业务产品自动生成与分发。整个系统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提高了业务人员工作效率,增强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黄河流域气候监测、决策气象服务等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民航气象服务系统是以通信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和探测设施为工具、以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分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系统。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和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民航气象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民航各部门的努力其探测设施、网络建设、信息加工和预报、气象服务等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