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以抑郁症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考察加味栀子甘草豉汤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15 d后,在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予氟西汀、加味栀子甘草豉汤,30 d后分析大鼠体质量增长率、糖水偏好度、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及开放旷场运动情况,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体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应用加味栀子甘草豉汤后,能够明显提高抑郁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模型大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P<0.05);增加模型大鼠的运动总路程、运动平均速度及爬壁站立次数(P<0.05);并提高模型大鼠海马体及血清中5-HT、DA含量(P<0.05)。结论:加味栀子甘草豉汤可以通过提高抑郁模型大鼠血清及海马体中5-HT、DA浓度,改善其抑郁样行为,本研究可为加味栀子甘草豉汤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WKY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缰核β-CaMK Ⅱ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假针组(sham EA)、模型组(model)。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正常组(normal)。21 d后通过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缰核中β-CaMK 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蔗糖水摄入比明显下降(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和缰核β-CaMK Ⅱ表达均增加(P0.05)。与假针组比较,电针组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蔗糖水摄入比均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和缰核β-CaMK 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电针对WKY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核心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明显降低缰核中β-CaMK Ⅱ蛋白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21,(5)
目的初步探讨五合天参枣汤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连续灌胃15 d后进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建立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观察各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通过对大鼠进行孤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以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CUMS大鼠血清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水平。结果五合天参枣汤可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及游泳不动时间(P0.05,P0.01)。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降低、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5),给予五合天参枣汤后,糖水偏好度增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P0.01)。CUMS大鼠血清5-HT水平降低、CORT水平升高(P0.01),给予五合天参枣汤后,血清5-HT水平升高、CORT水平降低(P0.01)。结论五合天参枣汤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5-HT和CORT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参照Medhurst的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挑选表现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氟西汀片治疗组(氟西汀组)和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另设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大鼠12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干预12天。采用旷场试验、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学的改变。结果:旷场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P0.01)。旷场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结论:胫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抑郁样行为学改变,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疗效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或氟西汀片治疗。  相似文献   

5.
田红林  陈良  孙芸  霍仕霞 《中草药》2017,48(12):2492-2497
目的研究阿纳其(罗马除虫菊Anacyclus pyrethrum)根提取物对慢性抑郁模型和药物诱发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刺激的方式制备外源性大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考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的量与海马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量。采用药物诱导方式制备内源性小鼠抑郁模型,分别采用利血平拮抗实验、5-羟色氨酸(5-HTP)诱导甩头实验和育亨宾毒性实验建立内源性小鼠抑郁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眼睑下垂动物数、运动不能动物数、甩头次数和死亡率,研究阿纳其根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结果慢性抑郁模型中,阿纳其根提取物可明显提高CUMS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中水平穿格次数和直立次数,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大鼠的不动时间,同时抑制大鼠血清中皮质酮水平,促进大鼠海马中5-HT和DA水平的升高。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中,阿纳其根提取物能够减少利血平诱导小鼠的眼睑下垂动物数和运动不能动物数,显著提高5-HTP诱导小鼠的甩头次数,但对育亨宾诱导致死小鼠数量没有影响。结论阿纳其根提取物对慢性抑郁大鼠和药物诱导的抑郁小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皮质酮和促进5-HT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乌鳢口服液对产后抑郁症(P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受孕SD大鼠(体质量250~28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乌鳢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观察母鼠对幼崽的关爱行为,通过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研究复方乌鳢口服液抗抑郁作用,并测定母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幼崽关爱行为减少,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大鼠绝望不动时间延长,旷场实验大鼠活动性减少,血清5-HT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复方乌鳢口服液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对幼崽关爱行为增多,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大鼠绝望不动持续时间减少,旷场实验大鼠活动性及兴趣性增加,血清5-HT含量升高(P0.05)。结论:复方乌鳢口服液能够改善P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及升高血清5-HT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再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柴胡疏肝散组、帕罗西汀组、模型组各8只。柴胡疏肝散组、帕罗西汀组分别用柴胡疏肝散和帕罗西汀灌胃治疗2周,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予干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第35天、42天柴胡疏肝散组大鼠体重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42天,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比均明显增高,悬尾不动时间、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接触时间、跨格次数、竖起次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疏肝散组与帕罗西汀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悬尾不动时间、逃避潜伏期、跨格次数、竖起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作用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对WKY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缰核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假针组(sham EA)、模型组(model),每组8只。另将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正常组(normal)。通过旷场实验、糖水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并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缰核中c-fos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蔗糖水摄入比均明显下降(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和缰核c-fos表达均增加(P0.05)。与假针组比较,电针组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蔗糖水摄入比均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和缰核c-fos表达减少(P0.05)。结论 电针可改善WKY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异常,明显降低缰核中c-fos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其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 Kyoto天生抑郁模型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假针组,以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电针组针刺百会、印堂每次15min,每天1次,假针组进行安慰治疗。3周后对大鼠进行称重及行为学检测,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改变。结果:4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治疗后糖水偏好百分比、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海马超微结构得到改善。结论:电针百会、印堂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抑郁症中药新药-参味宁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及小鼠悬尾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大鼠慢性应激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慢性应激,并在造模前1 h灌胃给药,共持续21 d。实验前后通过体质量变化、糖水实验、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观察各组大鼠相应指标的评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相关激素水平。小鼠悬尾抑郁模型:连续给药7 d后用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记录活动次数,再将小鼠悬尾后记录小鼠不动时间,探究各给药组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在造模21 d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水平及垂直运动评分等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参味宁郁片低剂量组在糖水实验、水平及垂直运动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参味宁郁片3个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CRF的含量,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ACTH水平(P<0.05)。小鼠悬尾抑郁模型:各给药组小鼠悬尾后的不动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抑郁症中药新药-参味宁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及小鼠悬尾抑郁模型均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