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CFD的方法,研究了风冷冷水机组用多风机微通道式冷凝器在部分负荷运行的空气侧流场分布特性,提出了优化部分负载时冷凝器性能的结构改进方案。研究表明,采用"V"型隔板的独立风道设计可以明显的提高冷凝器表面的气流分布均匀性,提高迎面风速,避免气流短路。有效的降低部分负荷时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压力,进而提高部分负荷时风冷冷水机组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流体机械》2017,(1):82-86
为了研究微通道光管换热器的运行特性,在R22制冷系统中将其作为冷凝器、在R134a制冷系统中将其同时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单根微通道光管外空气绕流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微通道光管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系数和单位面积换热量,且毛细管长度、制冷剂充注量对于其运行性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径为0.7 mm的单根微通道光管外部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而且与大管径光管相比,小管径光管边界层较薄,对流换热过程更强烈,换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将微通道换热器和翅片式换热器分别应用在冷暖两用的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中,分别对R410A机组和R22机组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R410A机组还是R22机组,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机组均可达到与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机组相当的性能,而且微通道换热器相比翅片式换热器体积及重量大大减小。本文还对微通道换热器的放置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建议在冷暖两用的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中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制冷逆流的放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汽车空调器风冷管带式冷凝器中空气参数影响试验,本文得到了空气侧空气放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准则方程。针对SANTANA车用空调KJS0-49系统中冷凝器,进行了进口空气质量流速和温度对冷凝器性能的定量分析。最后,利用所得的准则方程对其他型号管带式冷凝器进行验证,换热器性能预测是准确的,为系统仿真研究和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蒸发式冷凝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入手,讨论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空调节能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蒸发式冷凝器技术与常规水冷空调、风冷空调的差别,分析了蒸发式冷凝过程对制冷循环的影响,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管翅式换热器和多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在同一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性能差异,为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微通道设计和结霜控制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试验比较在不同测试工况下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和管翅式换热器的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特性及制热特性,结果表明:系统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车内外换热器体积分别减少57.6%和62.5%,有效减轻空调系统重量,有利于增加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制冷剂充注量减少26.5%,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制冷工况下,系统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分别降低4.1%~10.7%和1.7%~4.8%,说明将多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热泵系统还存技术难点,需要在微通道换热器流程设计、流量分配及压降等方面进行改进;制热工况下,系统制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分别降低1%~5%和4.2%~9.7%,但单位面积制热量提高16.7%~21.0%,当室外温度低于7℃时,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出现严重结霜,极大影响系统的制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需要进一步研究换热器结霜特性及融霜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PCHE(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型混合工质冷凝器是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中冷凝器的首选型式。本文通过构建混合工质冷凝试验系统,完成了PCHE混合工质冷凝器冷凝试验。以混合工质冷凝平衡模型理论为基础,采用BellGhaly方法与Shah冷凝准则方程进行微通道内混合工质冷凝计算。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情况下,Bell-Ghaly-Shah方法计算的混合工质冷凝传热系数与试验结果偏差为3.11%。本文研究内容对PCHE型混合工质冷凝器热力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电子发热设备的后端小型冷却系统节省设计空间,使用Φ0.7mm的毛细管组制造冷凝器代替传统换热器,并对其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对比传统换热器,其综合换热系数有大幅提高;同时,为了防止毛细管冷凝器制冷剂闪蒸现象,对毛细管冷凝器的过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换热实验的方式,记录数据并对比,表明使用毛细管组所制作的带过冷处理的冷凝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可以利用该类型冷凝器实现液冷源小型化。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光学元件在X射线分析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毛细管光学元件的制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使用的是组装的毛细管光学元件,目前,集成的多通道毛细管光学元件已广泛地应用于市场销售的X射线分析设备中。这些元件的毛细管直径在微米量级,其光学性质可以根据几何光学的光线追迹计算进行描述。最近,由于多通道毛细管制作技术的改进,已成功制成了200 nm及以下通道尺寸的毛细管光学元件。在这样小的通道尺寸下,观察到了X射线辐射的波动效应。最后文章介绍了毛细管光学元件在X射线微荧光分析和微衍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通道换热器因体积小、制冷剂充注量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空调和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但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会因换热器表面空气结露而影响换热性能。以微通道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结露条件下,不同的入口空气湿度、风速和微通道换热器布置倾角等参数对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空气温度、空气侧压降、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空气入口湿度对微通道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提高10%,出口温度约提高1.3℃;迎面风速对换热器空气侧压降影响很大,风速从1.5 m/s提高到3.0 m/s,压降增加一倍以上,风速大小为2.5 m/s时,换热器换热效果最佳;换热器倾角较入口相对湿度和迎面风速对微通道换热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流体机械》2015,(9):83-87
微通道平板换热器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流体在各平板之间的分配不均导致换热器整体性能的下降,从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微通道平板换热器内流体分配不均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从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概括和分析。研究可为微通道平板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流体机械》2016,(9):61-66
制冷剂充注量是制冷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物理因素之一。在目前的仿真模型中,由于两相区有效面积计算和空泡系数模型选择的复杂性,很难对换热器中的制冷剂充注量进行准确的计算。本文使用快速关断技术(QCVT)试验测试方法,选用一台2k W小型热泵家用机(含有翅片管蒸发器和冷凝器)和一台25k W单冷轻型商用机(含有微通道冷凝器和翅片管蒸发器),在不同的系统运行工况下,对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质量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数据可靠性较好。制冷剂质量在系统中的分布与换热器的类型及内容积大小有很大关系,冷凝器内容积小的系统对工况变化的敏感度更高。测试结果对仿真模型的性能和空泡系数模型验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描述一个试验研究,在缝隙和毛细管型通道中当液流为尺寸小于通道的固体粒子所污染时的淤塞特性。试验结果证明对缝隙型通道流量随时间增长是逐渐减小的,对毛细管型通道则是突然堵塞。对于缝隙流量的减少率和毛细管堵塞所需的时间取决于载流体污染程度和通道与粒子尺寸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一台变转速热泵空调器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冬季用R32做制冷剂时机组的能效及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研究制热工况下空调系统中用R32作为替代制冷剂的可行性。试验测量参数包括蒸发器(室外机)和冷凝器(室内机)的传热系数、换热量、总压力降以及整机制热工况下的COP。通过结构匹配的室内、外侧两换热器在系统运行中同步测量,结果表明:冬季名义制热工况下,R32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比用R410A高出约3.0%,蒸发器、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也有所提高,其中蒸发器的传热性能提高约6.0%,冷凝器传热性能提高约6.7%,而压降对比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申小波 《机电信息》2005,(21):31-34
在空调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用于空调系统的冷(热)水机组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分为水冷、风冷冷水机组,水冷、风冷热泵型冷热机组。工程设计建设中究竟选用哪一种机组,其经济性能如何?这是投资者和设计人员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决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业主的经济效益及空调系统运行的费用、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地叙述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特点、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系统控制等问题,以期推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Φ)3.8×0.5mm绝热毛细管的R134a单元式风冷冷风机组进行了试验,改变毛细管的长度,记录机组运行参数并分析机组性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采集20个工况点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R134a单元机的绝热毛细管实用关联式.对比试验结果与关联式的计算值,最小相对误差为1.1%,最大相对误差为12.6%,平均相对误差为4.95%.  相似文献   

17.
胡丽英  汤令辰 《流体机械》2003,31(Z1):178-180
通过对风冷热回收机组空调热回收的试验分析,指出在风冷热泵机组上增加一热回收换热器,不仅不影响机组原有的性能,而且在提供空调循环水和生活用水的同时,提高机组的总能效比,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黄国强  陈芝久 《流体机械》1994,22(7):56-59,51
运用制冷系统热动力学观点和动态分布参数方法,对HFC134a车用空调冷凝器建立了动态分布参数模型,并考虑HFC134a的传热和压降特性。运用冷凝器数学模型预测了HFC134a冷凝器的变工况运行性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同工况试验验证。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结果符合较好,为HFC134a替代R12应用到新的汽车空调系统中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风冷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标识和节能认证的要求相近,认证人员易于混淆。本文通过分析T1型风冷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节能认证与能效标识异同点,指出了风冷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产品在申请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企业认证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蒸发式冷凝器在空调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凯东 《机电信息》2009,(16):49-52
提出了蒸发式冷凝器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其性能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节能、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