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根据麻花钻的实际制造过程,介绍了UG软件在麻花钻螺旋线法平面内,以实际钻头刃沟铣刀轮廓生成前刀面的方法。基于锥面刃磨法的原理,并通过对麻花钻后刀面数学模型的分析,以一种两面自然相交的方法确定麻花钻的主切削刃及横刃,并利用UG软件建立了麻花钻后刀面,完成了麻花钻的三维建模。该建模方法不仅可以生成符合实际的麻花钻三维模型,而且可有效地避免人为选取外缘点确定主切削刃而造成的误差,对后续麻花钻钻削加工的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Pro/E标准麻花钻实体模型的建立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刀面的形成运动原理建立前刀面数学模型,使其符合三维软件Pro/E用曲线方程绘制前刀面截形的参数变量要求,实现简单、可靠、准确构造麻花钻前刀面截形,并为制造和刃磨后的主切削刃为直线刃提供理论依据;鉴于麻花钻槽型的加工过程和钻心厚度的变化对麻花钻刚度的影响,麻花钻的建模还考虑到钻心厚度的变化,建立符合实际生产和应用的标准麻花钻模型,并对主要几何角度进行测量,为进一步提高麻花钻的制造精度和刃磨精度以及实现数字化制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麻花钻的三维实体模型是对麻花钻进行几何设计、制造、切削性能分析和对钻削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基于麻花钻的制造过程,介绍了在三维软件UG环境下,根据标准麻花钻的相关参数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采用椭圆弧代替螺旋槽截形生成前刀面,分析了后刀面锥面刃磨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新型锥面刃磨法建立后刀面模型,完成麻花钻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掠法对标准麻花钻进行几何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标准麻花钻的几何参数及UG扫掠法为基础,建立了麻花钻的主切削刃、横刃、前刀面、后刀面的几何模型,为麻花钻几何参数和刃磨参数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以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UG的标准麻花钻三维实体建模及其角度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利用三维软件UG对标准麻花钻实体建模的方法,在这个实体模型基础上,可以建立不同刃磨方法的后刀面模型,并且可以测量刃磨后各切削刃的角度值,可直观地判断采用锥面后刀面是否存在翘尾现象。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标准麻花钻内锥面刃磨法的建模方法,在分析麻花钻几何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麻花钻后刀面和钻尖后角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以及各刃磨参数对麻花钻后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龙  何宁 《工具技术》2012,46(7):31-33
提出了标准麻花钻内锥面刃磨法的建模方法,在分析麻花钻几何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麻花钻后刀面和钻尖后角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以及各刃磨参数对麻花钻后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沈钰  白海清 《工具技术》2018,(4):99-103
根据麻花钻的实际制造过程,利用UG NX软件在麻花钻螺旋线的法平面内,以实际钻头刃沟铣刀轮廓生成前刀面,并基于锥面刃磨法原理,以两面自然相交的方法生成麻花钻后刀面,完成麻花钻的三维建模。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麻花钻钻削钛合金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麻花钻顶角、螺旋角和横刃斜角对钛合金钻削过程中轴向力的影响规律。结合极差与方差分析,以图表方式直观反映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获得最佳几何参数组合,为钛合金实际钻削过程中钻头几何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麻花钻新型内锥面刃磨法的刃磨原理,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钻尖几何参数与刃磨参数的方程。研究了麻花钻主切削刃上任一点坐标的求解方法。为避免"翘尾"现象,基于MATLAB给出了最小尾隙角的求解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麻花钻刃磨精度和新型内锥面刃磨装置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麻花钻头的主后角是后刀面切线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是以钻轴为轴心线的圆柱截面内测量的,通常是指主切削刃外缘处的圆周后角。主后角是刃磨钻头时最重要的切削参数,也是整个钻头中主要的几何角度,它在钻孔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标准麻花钻头的主后角有待改进在各机械工厂的切削加工中,标准麻花钻头的主后角除少数采用机械刃磨外,绝大多数均由熟练工人手工刃磨,一直以普通的锥面刃磨(即圆锥面的刃磨法)为主。刃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锥面磨削方法刃磨麻花钻,可改善麻花钻的切削性能,显著提高麻花钻的切削效率、耐用度和使用寿命,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锥面磨削法刃磨麻花钻的关键是建立后刀面方程,据此编制计算机床坐标值的程序,研制麻花钻刃磨机床。本文针对锥面磨削方法中麻花钻后刀面方程的建立作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圆锥面后刀面曲线刃麻花钻的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其容屑槽、圆锥面后刀面、内刃前刀面和切削刃的数学模型,为刃磨参数的求解和三维参数化实体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锥面刃磨法的刃磨理论大多假设,麻花钻刃磨前后主切削刃在砂轮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忽略了磨削余量对刃磨参数的影响.而在实际加工中,即使刃磨参数选择合理,重刃磨的麻花钻后角和横刃斜角均可能不在优化加工参数范围之内.本文给出了考虑磨削余量的锥面方程,推导出后角和横刃斜角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磨削余量对后角和横刃斜角的影响,发现磨...  相似文献   

14.
根据锥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直线刃的数学方程求得其螺旋槽曲面参数方程及截形参数方程,根据该截形参数方程,借助Matlab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计算得到标准麻花钻截形曲线上的数据离散点集。将此点集导入到UG软件中,利用UG软件拟合出标准麻花钻截形曲线,生成锥后刀面标准麻花钻钻体。最后,选择合适的锥后刀面标准麻花钻国标刃磨参数,用UG软件得到其后刀面。在建立锥后刀面标准麻花钻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针对"翘尾"现象给出了一种用UG软件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锥面刃磨法的工作原理,设计了麻花钻内锥面刃磨的虚拟样机,并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编制了锥顶距A和偏距e的封闭图,当设定钻头公称直径、半锥角等参数后,即可获得后角和横刃斜角临界值范围内的4、e值及其对应的后角、横刃斜角值,此封闭图适合于内、外锥面刃磨法参数的选取,为高质量后刀面刃磨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引言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形状和角度是影响刀具切削性能和被加工工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钻头也不例外,合理选择钻尖的几何形状和角度,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钻削特性。如苏联查波罗什变压器生产联合公司对麻花钻的切削部分几何形状进行了改进,使主切削刃呈圆弧状。这种钻头的寿命高于标准钻头寿命,在加工碳钢时刀具寿命可提高0.6~5倍;加工铸铁时刀具寿命可提高5倍以上,同时加工表面光洁度可提高1~2级。美国Guhring公司曾做过一系列钻尖几何形状对切削性能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钻尖几何形状(如锥面钻尖、螺旋面钻尖、split钻尖等)在切削时产生的切削扭矩和轴向抗力有很大差异。天津大学科研人员将钻头后刀面刃磨成双曲面后刀面,形成“S”型横刃,这种钻型的轴向力比锥面麻花钻平均下降24%,扭矩平均下降25%,钻孔时的定心和刀具耐用度都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合理选择钻尖的几何形状和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钻削特性。钻尖的几何形状和角度可以通过刃磨获得。2各种刃磨方法分析钻尖刃磨主要是沿主后刀面刃磨,刃磨方法有平面磨法、锥面磨法、圆柱面磨法、螺旋面磨法等。2.1钻尖的平面刃磨法平面刃磨法分为单平面法与双平面法两种,单平面刃磨时...  相似文献   

17.
<正> 麻花钻后角是钻头重要的几何角度,也是刃磨钻头时最主要的切削参数。钻头后角数值和刃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生产效率、质量及钻头耐用度。标准麻花钻的主切削刃只有一个后面,也只有一个后角,且主  相似文献   

18.
任光治 《工具技术》2001,35(5):25-27
1 麻花钻结构特点麻花钻是最常用的孔加工刀具 ,此类钻头的直线型主切削刃较长 ,两主切削刃由横刃连接 ,容屑槽为螺旋形 (便于排屑 ) ,螺旋槽的一部分构成前刀面 ,前刀面及顶角 ( 2)决定了前角γ的大小 ,因此钻尖前角不仅与螺旋角密切相关 ,而且受到刃倾角的影响。麻花钻的结构及几何参数见图 1。D———直径 ψ———横刃斜角 α———后角 β———螺旋角———顶角 d———钻芯直径 L———工作部分长度图 1 麻花钻结构及切削部分示意图横刃斜角Ψ是在端面投影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 ,Ψ的大小及横刃的长短取决于靠钻…  相似文献   

19.
传统麻花钻锥面刃磨有4个参数,但在已知这些参数时并不能准确地确定主刃的形状及其后角。用球向量法建立前、后刀面的向量方程,求出两曲面的交线即主刀曲线,建立辅助平面与端平面向量方程.通过求解辅助平面分别与端平面和后刀面的交线.从而可求出主刃上任意点的后角。运用Matlab软件进一步分析定位斜角及其他参数对主刃曲线和后角的影响规律,为钻头画锥刃磨法提供了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麻花钻后刀面螺旋锥面刃磨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蔡安  时林  郑小虎 《工具技术》2007,41(12):57-61
在分析和研究锥面刃磨法和变导程螺旋面刃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麻花钻后刀面螺旋锥面刃磨法并构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采用螺旋锥面刃磨法不仅能得到麻花钻直线主刀刃和更理想的后角值分布,而且解决了采用变导程螺旋面刃磨法钻芯强度较弱以及采用锥面刃磨法存在的后刀面"翘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