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肺超声评分在预测新生儿肺不张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3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诊治的83例新生儿肺不张疾病作为肺不张组,同期选择在本院出生的无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8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都给予肺超声,记录超声特征并进行肺超声评分,判断肺超声诊断价值与预测预测新生儿肺不张疾病的效果。结果:肺不张组的肺超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166例新生儿中,肺超声判断为肺不张82例,肺超声诊断新生儿肺不张疾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82/82)和98.8%(83/84)。在166例新生儿中,Spears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肺不张疾病与肺超声评分存在相关性(r=0.633,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显示肺超声评分预测新生儿肺不张疾病肺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8(95%CI=1.472-3.572)。新生儿肺不张疾病在肺超声上主要表现为胸膜线增厚并模糊,粗糙不平,A线存在,肺滑动征消失,多发典型B线与多发融合B线。结论:肺超声是简便、无放射性损伤、准确的检查方法,肺超声评分能有效预测新生儿肺不张疾病中的发生,也能提高对新生儿肺不张疾病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颅脑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接诊并疑似出现颅脑病变的新生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探头对颅脑进行检查,并住院治疗。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根据出院诊断结果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及联合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情况及对颅脑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35例(56.45%),低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27例(43.55%),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53例(85.48%),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符合率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符合率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三种检查方法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新生儿不同颅脑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开发机器学习模型,并评估其在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方法:本文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这一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膝关节X线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探讨其辅助诊断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该深度学习模型在区分正常与肿瘤影像方面展现出优异的诊断准确性,使用DCNN模型进行5轮测试的总体准确性为(99.8±0.4)%,而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0)%和(99.6±0.8)%,各个数据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1.00、1.00、1.0和1.0,平均AUC为(0.998±0.004);进一步使用DCNN模型进行了10轮测试显示其在区分良性与恶性骨肿瘤方面的总体准确性为(71.2±1.6)%,且达到了强阳性预测值(91.9±8.5)%,各个数据集的AUC分别为0.63、0.63、0.58、0.69、0.55、0.63、0.54、0.57、0.73、0.63,平均AUC为(0.62±0.06)。结论:本文是首个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骨肿瘤诊断的X线图像影像组学分析方面的研究,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帮助医生自动地快速筛查骨肿瘤,确定良性或恶性肿瘤时,阳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血浆内皮素配合描记动态脑电图在儿童晕厥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存在晕厥风险儿童,采集其静脉血样进行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并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测,而后以倾斜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单纯血浆内皮素、单纯动态脑电图以及血浆内皮素+动态脑电图对晕厥的诊断应用意义。结果:(1)83例入组儿童中阳性为68例,阴性为15例,血浆内皮素检测阳性51例,阴性32例,一致性为77.11 %,灵敏度为73.53 %,特异度为93.33 %,阳性预测值为98.04 %, 阴性预测值为43.75 %;(2)动态脑电图诊断一致性为78.31 %,灵敏度为80.88 %,特异度为66.67 %,阳性预测值为91.67 %,阴性预测值为43.48 %;(3)联合检测诊断一致性为93.98 %,灵敏度为94.12 %,特异度为93.33 %,阳性预测值为98.46 %,阴性预测值为77.78 %;(4)检测方式差异性比较发现,联合检测在一致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方面明显优于血浆内皮素和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特异度方面优于动态脑电图检测(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联合描记动态脑电图对儿童晕厥具有较好的诊断辅助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结果:124例患者,经临床最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96例,28例为非急性胰腺炎,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4.38%、75.00%、92.05%、58.33%、82.26%,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5.83%、78.57%、93.88%、84.62%、91.94%,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显著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和MRI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两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但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准确度优于CT。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诊断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80例NRDS患儿纳入研究,记作NRDS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系统的肺部超声检查并评分,并比较NRDS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将NRDS患儿根据胎龄的不同分成<30周亚组以及≥30周亚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此外,将所有NRDS患儿按照是否接受PS治疗分成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评分。结果:NRDS组肺实变、胸膜线异常、支气管充气征、融合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胸腔积液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龄<30周亚组肺泡间质综合征人数占比低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而胸腔积液人数占比高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肺部超声评分分别为(15.23±3.15)分、(11.37±2.01)分,均低于非治疗组的(19.45±3.28)分、(16.48±2.83)分(均P<0.05)。结论:肺部超声作为无创且实时监测手段,诊断NRDS的临床价值较高,且肺部超声评分可作为有效评估NRDS患儿接受PS治疗效果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为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本研究对超声造影联合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及153(CA1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以8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另以80例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血清HE4、CA125以及CA153水平,考察超声造影联合HE4、CA125及CA153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作用。结果:本研究中80例疑似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有49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31例,而超声造影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有41例,良性病变39例,与金标准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单纯的超声造影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局限性。子宫内膜癌和良性病变患者的病变区灌注的时间、增强强度以及增强均度都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HE4、CA125及CA153水平分别为82.31±15.45 pmol/mL、22.31±6.21 U/mL、16.45±4.91 U/mL,研究组血清HE4、CA125及CA153水平分别为159.28±24.01 pmol/mL、42.88±5.73 U/mL、28.30±3.76 U/mL,经统计,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造影的灵敏度为79.3 %、特异度为67.34 %、阳性似然比为2.54、阴性似然比为0.25、阳性预测值为84.63 %、阴性预测值为60.51 %及符合率为72.19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6.58 %、特异度为78.92 %、阳性似然比为3.11、阴性似然比为0.23、阳性预测值为93.19 %、阴性预测值为67.42 %及符合率为77.90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HE4、CA125及CA153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更高,HE4、CA125及CA153能辅助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T结合AI诊断系统对疑似肺结节患者的诊断及对结节类型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358例疑似肺结节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放射科医生根据CT扫描结果,通过人工阅片分析记录检出结节数量和影像特征),观察组(将CT扫描结果导入AI辅助诊断系统,经AI运算得到结节检出数量和影像特征)。AI辅助系统IMsight用于肺结节的图像分析和自动检测。通过组织病理学确定结节的良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估AI和CT结合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最后确诊结节数量736个,恶性结节139个(18.89 %),良性结节597个(81.11 %)。观察组诊断结节数量717个,检出率97.42%,对照组诊断出结节数量603个,检出率81.93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结节检出率、阳性检出率升高(P<0.05),漏检率和假阴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当结节小于10 mm时,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检出率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对磨玻璃密度结节和实性结节检出率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位于胸膜结节检出率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AUC(P<0.05),表明AI系统下的结节检出准确率高。ROC曲线显示观察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39%和89.68 %,对照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24 %和82.34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ROC曲线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P<0.05)。结论:AI辅助诊断系统可有效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减少误检率及漏检率,值得在肺结节CT检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肺外结核性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22例高度疑似肺外结核性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对脓肿病灶进行针吸穿刺活检,脓液标本分别进行Xpert MTB/RIF检测、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检测、MGIT 960培养以及涂片抗酸染色。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比较Xpert MTB/RIF检测、TB-DNA检测、MGIT 960培养以及涂片抗酸染色四种方法对肺外结核性脓肿的诊断效能。对比Xpert MTB/RIF检测和MGIT 960药敏试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观察各类肺外结核性脓肿患者的诊断延迟时间。结果:122例疑似患者中,最终确诊肺外结核性脓肿患者73例,非结核性脓肿者49例。Xpert MTB/RIF检测、MGIT 960培养、TB-DNA检测以及涂片抗酸染色四种方法在肺外结核性脓肿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分别为89.04%、20.55%、58.90%、36.99%,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pert MTB/RIF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TB-DNA检测以及涂片抗酸染色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Xpert MTB/RIF检测诊断肺外结核性脓肿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4%、100.00%、100.00%、85.96%。Xpert MTB/RIF检测与MGIT 960药敏试验对利福平耐药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性脓肿诊断存在明显延迟,尤其以关节结核性脓肿诊断延迟时间最长,平均为103.5天;但在结核性脓胸患者中诊断延迟时间最短,平均为7.6天。结论:与MGIT 960培养、TB-DNA检测以及涂片抗酸染色比较,Xpert MTB/RIF在肺外结核性脓肿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最佳,表明其可用作为疑似结核性脓肿患者的快速诊断工具,同时在结核耐药性方面亦可以做到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比较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及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结果:10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确诊93例(89.42%)。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0.32%,特异性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47.06%,准确率为88.46%,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813,一致性好。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95%,特异性为63.64%,阳性预测值为95.18%,阴性预测值为33.33%,准确率为82.69%,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724,一致性较好。有夜间ST段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检出率(84.95%,79/93)明显高于无夜间ST段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检出率(15.05%,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8.90%,阴性预测值为76.92%,准确率为96.15%,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923,一致性好。结论: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优于冠状动脉CTA或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单独检查。  相似文献   

11.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S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细菌性BSI患者216例,入院后均送检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102例)和阴性组(114例)。统计细菌性BSI阳性率、革兰阳性菌感染率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检测血清PCT、CRP、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值。结果:所有疑似BSI患者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7.22%,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阳性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血清IL-6的AUC明显大于PCT和CRP(P0.05);PCT、CRP及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IL-6对于BSI均有着一定诊断价值,而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BSI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弹性定量分析联合硬环征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计算弹性成像定量分析、SWE分析以及联合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良性78个,恶性43个),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绘制弹性成像定量分析、SWE以及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1)弹性定量分析诊断良性结节87个,恶性34个,敏感性73.08%,特异度30.23%,阳性预测值65.51%,阴性预测值38.24%;(2)SWE分析良性结节76个,恶性结节45个,敏感性64.10%,特异度39.53%,阳性预测值65.79%,阴性预测值37.78%;(3)联合检测良性结节73个,恶性结节48个,敏感性89.74%,特异度93.02%,阳性预测值95.89%,阴性预测值83.33%;(4)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测(P 0.05);(5)弹性成像定量分析、SWE及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819、0.940,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P0.05);SWE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弹性模量值Emean、Emin、Emax、Esd、Emean-p及Emean-m均显著大于恶性结节(P 0.05)。结论:弹性成像定量分析联合硬环征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5年5月~2016年7月300例胎儿进行CHD筛查,并与随访的产后超声或尸解结果作对照。结果:300例胎儿经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检出CHD胎儿20例,检出率为6.7%,经产后超声或尸解确诊14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1例,双流入型单心室1例,共同动脉干Ⅰ型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二尖瓣闭锁并共同动脉干1例;误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法洛氏四联症1例,病例流失4例。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对有、无高危因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79%、13.4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诊断CHD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CH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术前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07例,采用高频超声与喉镜进行术前评估侵犯喉返神经情况,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在20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证实喉返神经侵犯52例(侵犯组),转移率为25.1%。侵犯组的性别、年龄、发病位置、体重指数、病程等与非侵犯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组超声显示病灶形态、内部回声、边界、钙化、晕环等特征与非侵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侵犯组的病灶形态不规则、无晕环、无钙化、边界不清晰、内部高超声均显著高于非侵犯组(P0.05)。侵犯组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值高于非侵犯组患者(P0.05),两组达峰时间(Peak time,TP)与AU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7例患者中,高频超声判断为喉返神经侵犯43例,喉镜判断为喉返神经侵犯39例,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的术前诊断敏感性为97.7%和97.4%,特异性为93.9%和91.7%,高频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喉镜检查稍优。ROC曲线显示高频超声诊断的AUC为0.903,喉镜检查的AUC为0.860。结论: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的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相当,均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能准确反映患者侵犯喉返神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特殊染色法(FRD)、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1794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FRD、TCT、HPV检测,以经阴道镜取样活检结果为阳性标准,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科活检检出阳性111例,检出率为6.19%;FDR检测检出阳性114例,检出率为6.35%,漏诊率为16.22%;TCT检测检出阳性115例,检出率为6.41%,漏诊率为19.82%;HPV检测检出阳性108例,检出率为6.02%,漏诊率为19.82%;FRD检测与TCT、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D检测敏感度为83.78%,特异度为98.75%,阳性预测值为81.58%,阴性预测值为98.93%;TCT检测敏感度为80.18%,特异度为98.46%,阳性预测值为77.39%,阴性预测值为98.69%;HPV检测敏感度为80.18%,特异度为98.87%,阳性预测值为82.41%,阴性预测值为98.70%;FRD、TCT、HPV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3.69%,特异度为99.52%,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99.58%;FRD、TCT、HPV联合检测与FRD、TCT、HPV单独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D、TCT、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相当,而FRD、TCT、HPV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各方法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6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与数字化摄影(DR)平片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骨折发生部位,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漏诊情况。结果: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经影像学与临床诊断明确发生骨折179处,多发性骨折发生率为62.20%,单发性骨折发生率为37.80%,骨折肋骨段位中4-10段骨折发生率最高为69.83%,骨折肋骨水平阶段中腋肋骨折发生率最高为59.78%。相较于DR平片,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漏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DR平片检查,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外伤性肋骨骨折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提示包膜侵犯情况可分为侵犯组(86例,55.13%)与未侵犯组(70例,44.87%);另外根据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情况也分为转移组(92例,58.97%)与未转移组(64例,41.03%)。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血清HMGB-1、sIL-2R水平检测。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血清HMGB-1、sIL-2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准确性、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而两种检查方式之间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HMGB-1、sIL-2R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未侵犯组、未转移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与血清HMGB1、sIL-2R水平具有相关性。因此,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及血清HMGB1、sIL-2R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有一定提示作用,可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