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和观察组(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B型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无氧阈值(AT)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用于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干预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为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将常规抗心衰治疗中的ACEI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浆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a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浆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cTnT、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和6MWD 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及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行PCI术冠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脏康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心脏功能、运动耐力、应激因子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和峰值摄氧量(VQ2peak)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心绞痛稳定程度、疾病主观感受、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治疗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MI合并CS患者,将直接行PCI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n=59例),行IABP辅助支持下PCI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n=4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酶谱指标[心肌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根据患者出院时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74)与死亡组(n=3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两组LVEF较术前提高,LVEDD、LVESD降低,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肌酶谱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5例再发心肌梗死、7例急性血栓形成,研究组分别为2例、3例(P>0.05);对照组死亡23例,研究组死亡8例,研究组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年龄、Killip分级≥Ⅲ级、高血脂、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占比、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LVEF、IABP辅助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ABP辅助支持下的PCI能有效改善AMI合并CS患者心功能,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等为其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heart failure,HF)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人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表达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完成介入治疗术的心衰患者10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都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再住院率与死亡率为9.3%和3.7%,低于对照组的27.8%和14.8%(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抑制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随访再住院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NRF分为NRF组和血流正常组,另选取同期12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NR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A、sdLDL、sST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N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P<0.05)。196例AMI患者PCI术后NRF发生率为34.69%,NRF组年龄大于血流正常组,糖尿病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sdLDL、sST2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UA、sdLDL、sST2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07(0.481~0.934)、0.742(0.513~0.955)、0.737(0.480~0.970)、0.863(0.737~0.960),联合预测大于单独预测指标。结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UA、sdLDL、sST2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运动耐力、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ACS行PCI术的患者(n=120)分为对照组(运动康复治疗,n=60)和研究组(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n=60)。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运动耐力指标[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max )、运动持续时间(ED)]和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情况(AS)、疾病认知程度(DS)、心绞痛发作状况(AF)和治疗满意程度(TS)],并纪录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DV、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CK-MB、cTn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AT、VO2max 、ED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PL、AS、DS、AF、T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促进ACS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减轻心肌损伤,进而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期间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收治的113例冠心病患者,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血脂、日常生活能力、心功能、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峰值公斤摄氧量(VO2/kg peak )、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峰值功率(WR peak )、峰值代谢当量(MET peak )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可促进患者心功能、血脂状况改善,提高其心肺适能、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抗阻训练联合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抗阻训练,研究组接受抗阻训练联合八段锦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记录随访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八段锦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SOP)患者的影响,以期为SOP患者的康复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前瞻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3至2021年8月收治的64例老年S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骨骼肌肉恢复情况、机体功能、骨密度以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外周骨骼肌质量(ASM)、外周骨骼肌指数(SMI)以及握力均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平衡测试、4 m步速测试、5次椅上坐-站测试评分均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以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与管理筛查工具量表(DMS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可促进老年SOP患者骨骼肌肉恢复,提升机体功能,改善骨密度及心理状况,是老年SOP患者的理想康复方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八段锦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心境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运动。观察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变化情况。统计两组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精力-活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月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总体/精神健康、精力、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联合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可促进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改善,同时还可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HFr EF)的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HFr 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均给予诺欣妥规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得代谢当量制定个性化心脏运动康复,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及定期随访,为期6个月。采用彩色心脏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测试(CPE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T明显升高,峰值VO2/kg、峰值VO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90d内HF再住院率(8.6%vs.28.6%)、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17.1%vs.4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使HFr EF患者显著获益,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近期预后方面疗效显著,可作为HFr E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有无心脏外科支持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例的特点及转归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308例行PCI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心脏外科支持情况分为支持组(2031例)、无支持组(2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CI术相关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支持组比较,无支持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增加,急诊PCI、危险因素中AMI病史、PCI史、疾病诊断中STEMI的比例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组以三支及以上冠脉病变以及B、C型复杂病变形态多见,支架置入数、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增多,靶血管IVUS比例检查比例、术中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无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无心脏外科支持的PCI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无心脏外科支持的PCI患者以急诊手术为主,且靶血管病变相对较轻。对于低风险病例实施PCI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高成功率,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15.
郑芳  胡孝贞  刘乐斌  高文华 《生物磁学》2011,(20):3927-3929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运动康复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2周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术后12周峰值摄氧量、峰值通气量、峰值功率、每搏输出量、代谢当量以及摄氧效率斜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增加,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2周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给予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胸阻抗法心排血量检测和比较直接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收治的114例STEMI患者完整资料,分为直接PCI组48例,延迟PCI组40例,对照组(未行任何再灌注治疗)26例。采用胸阻抗法心排血量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后3天、6个月的每搏输出量(SV)、心指数(CI)、左心收缩力指数(CTI)、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参数,并随访患者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直接PCI组和延迟PCI组SV、CI、CTI、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直接PCI组SV、CTI、EF明显高于延迟PCI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PCI组和延迟PCI组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分别为2.08%和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和延迟PCI均能改善STEMI患者中远期心功能,且直接PCI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