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条件下栽培的优良葡萄品种,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对9个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设施条件下的栽培特性与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葡萄早熟、品质优、丰产性高,适宜本地区设施栽培;阳光玫瑰晚熟,品质较优,适宜本地区设施栽培;寒香蜜、夏黑、红旗特早玫瑰早熟、品质优或中等可适当发展;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克瑞森无核晚熟,品质中等或较差,不适宜本地区设施栽培;无核翠宝为第一年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12个早中晚熟鲜食品种,采用先促成后避雨的栽培方式,观测其物候期、结果性状、果实品质、裂果性、耐贮性、抗白腐病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适宜浙江地区设施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为:夏黑(Summer Black)、无核白鸡心(Centennial Seedless)、莫莉莎无核(Melissa Seedless)、香甜翠玉(别名无核4号)、早甜(先锋早熟芽变)、巨玫瑰和翠峰(Suiho)。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多维度地评价并筛选适宜设施延迟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基于综合评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考量了果实品质、成熟期、晚采果实硬度、挂树时间、劳动强度、市场定位等11个因素,对32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302%,根据提取主成分的综合得分确定了品种排名,‘意大利’‘温克’‘新美人指’和‘红地球’得分较高,综合表现突出,‘白罗莎里奥’‘里扎马特’‘克瑞森无核’和‘红宝石无核’等综合表现良好,该结果可以为我国北方地区设施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我国南方主要栽培的9种鲜食葡萄为酿酒原料进行酿酒,并对所酿造葡萄酒的酿酒特性、理化性质及感官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9种葡萄酒中白罗莎里奥和爱神玫瑰总糖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他基本指标均符合国标;由香妃酿造葡萄酒其发酵更为彻底,其次为夏黑无核、醉金香、巨玫瑰和摩尔多瓦。各葡萄酒的pH值在合理的范围内(3.71~4.17)。感官评分方面,以夏黑无核、摩尔多瓦和巨玫瑰所酿葡萄酒的品质较好,其感官评分分别为85.0分、82.5分和82.0分。根据酿酒工艺特性、理化性质及感官评价的结果,综合判定9种鲜食葡萄品种中,夏黑无核、巨玫瑰和摩尔多瓦在葡萄酒加工中具有较优的加工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鲜食葡萄在高寒荒漠区延后栽培条件下的品质表现,以适应性较好的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葡萄感官品质、内在品质、功效成分和糖酸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红地球’和‘紫地球’单果质量10 g以上,果粒大,能够保持原有的大果特征;无核品种较有核品种果粒小;8个品种果实果形指数均> 1,呈长椭圆形,除绿色品种外,果实着色较深;果皮颜色越深的品种,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含量越高。2个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和‘紫甜无核’)和‘红地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在21%以上;糖酸组分及含量方面,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未检出;酒石酸和苹果酸是主要有机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极微。酸甜风味方面,‘红宝石无核’口感最甜,其次为‘红地球’,‘瑞都香玉’和‘紫地球’口感较淡,‘摩尔多瓦’口感偏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个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7. 396%,以主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浆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红宝石无核’、‘红地球’和‘玫瑰香’果实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无核翠宝’葡萄的果实品质及商品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2年生的‘无核翠宝’为试材,于盛花期和花后两周分别使用GA_3和CPPU对其进行处理,探究不同浓度GA_3和CPPU对‘无核翠宝’葡萄果实膨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葡萄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均显著增加,外观趋于长椭圆形,粒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盛花期GA_3和CPPU的混合处理普遍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上,‘无核翠宝’葡萄在盛花期使用25 mg/L GA_3处理,盛花后两周用25 mg/L GA_3和2 mg/L CPPU处理综合表现较佳,可有效提高果实商品性,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新疆地区适宜的优质、高产制干品种,对新引进的35个无核葡萄品种及优株在晾房制干后对其粒质量、出干率、密度、糖、酸等11个指标进行调查与测量,并基于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制干适宜性方面表现较好的有‘黑奇无核’‘紫甜无核’‘Y11-8-28’‘黑莫努卡’‘艾莫无核’‘W15-7-15’,表现较差的有‘无核玫瑰’‘京丰无核’‘无核翠宝’‘郑艳无核’。为了验证隶属函数法的可靠性,现场品评人员对葡萄干外观风味进行综合品评,评价结果与模拟评分结果一致。因此,运用隶属函数法作为制干适宜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作为制干葡萄加工适宜性的评价模型,为葡萄制干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起,石河子垦区开始规模化发展鲜食葡萄,到目前已有12个品种,种植面积近1万hm^2,主要是无核白鸡心、无核紫、克瑞森无核、弗蕾无核等。其中,无核白鸡心是主栽品种,面积近2400hm^2,是石河子垦区首次大面积推广的大粒、无核、鲜食、制干的优质品种。2007年,无核白鸡心大面积挂果,其单粒重平均为5g左右,最大可达8g,果穗大,平均穗重600g左右;果粒着生中等紧密,长圆锥形,果皮薄,果肉硬脆,有淡麝香味,比较爽口,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数学和聚类分析的鲜食葡萄品种综合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13年陕西渭北地区的14 个鲜食葡萄品种的17 项生物经济学指标进行观察测定,并运用模糊数学和聚类分析评价了不同葡萄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的果粒形状、产量、花色苷含量、果粉厚度、果皮厚度和果皮颜色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果实感官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模糊数学评价筛选出综合品质较好的品种为红地球、夏黑、红宝石、8611、金田0601和魏可,而秦龙大穗、弗雷无核的综合品质较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质优等的8611、红地球、红宝石和魏可聚为一类,为优良的鲜食葡萄栽培种,品质中等的玫瑰香、巨玫瑰和红乳聚为一类,而品质最差的弗雷无核单独聚为一类。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可给予葡萄综合品质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避雨栽培8年生‘夏黑’与‘巨玫瑰’为试材,运用延后栽培技术培育正常成熟与延后成熟葡萄,测定其果实基本品质与香气物质含量,并分析香气活性值与香气特征轮廓差异。结果发现,两个品种延后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正常果,而可滴定酸含量与粒质量均低于正常果。正常和延后‘夏黑’中乙酸乙酯、己醛、反式-2-己烯醛含量与香气活性值较高;‘巨玫瑰’有较高含量的乙酸乙酯和异戊醇,同时芳樟醇、香叶醇香气活性值较高。香气特征轮廓图显示,‘夏黑’主要呈现果香味、清香味,而延后果较正常果的玫瑰香风味更加浓郁;‘巨玫瑰’香气特征无差异,均呈现花香、玫瑰香风味,但延后果的气味强度低于正常果。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吐鲁番地区种植的8个甜瓜品种(纳斯蜜、花玫、风味5号、风味8号、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俊秀)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主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及功能活性指标,对甜瓜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纳斯蜜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较高;花玫的果肉较硬,且厚度宽、果形指数高;风味系列的两种甜瓜类黄酮含量高、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其他甜瓜大;俊秀的单果重最高,维生素C含量最低;其他品种甜瓜的含量处于平均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评价甜瓜果实品质的指标用4个因子表示,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率、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和果形指数的含量可作为其营养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品种的甜瓜分为4大类,第1类为‘风味8号’和‘风味5号’,具有酸甜风味;第2类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和‘纳斯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第3类为‘花玫’,果形指数最好;第4类为‘俊秀’,单果重与其他品种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综合评价显示‘纳斯蜜’果实品质最优,‘西州密25号’、‘花玫’、‘风味5号’和‘比谢克辛’较优,其余品种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海南本土驯化主栽榴莲品种中热1号与其他主栽商业品种之间果实品质的差异,本试验利用差异显著性分析对11份榴莲品种的10个外观品质、5个营养品质和8个矿物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显示,果肉重和果实纵径是与榴莲内在品质关联最多的果实外观品质指标。通过对测定的23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贡献率分别为33.344%和19.889%,主成分1中“果实大小”(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重)、K含量和Zn含量以及主成分2中Mg含量和Ca含量为榴莲品种评价中的主要指标。榴莲品种品质指标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热1号、苏丹王、康瑶金、江海、葫芦王、猫山王、黑刺、托曼尼、朱雀、D101、火凤凰。综上所述,中热1号和康瑶金的果实外观品质和K、Zn元素含量高,江海和苏丹王Mg、Ca元素含量高,黑刺和D101营养品质优良,均可作为优良榴莲种质资源进行引种。“果实大小”及Mg和Ca矿质元素含量是评价榴莲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为榴莲品种的品质筛选及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果实品质比较分析建立陕西安康地区引种枇杷品质评价方法,为划分品种类型并筛选适宜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物性指标、营养指标及功能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在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麦后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风味、抗氧化、加工和总酚4 项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66%。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综合排名前3 名的品种分别是‘ADVANCE’、‘津云’和‘CHAMPAGNE’。聚类分析将10 个日本引种枇杷聚为5 类,经初步分析,第1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第2类可考虑作为加工果汁、果醋类饮料的原料;第3类是适宜鲜食的品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综合评价枇杷果实品质,为其品种开发类型的选择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树番茄果实品质比较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种源树番茄果实为试材,对其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评价树番茄果实品质的6项核心指标,根据综合得分对7个不同种源树番茄进行排序,并进一步做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品种间树番茄果实的品质指标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的品质特性,对17个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籽粒中的8个内在品质指标(水分、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糖、膳食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5项主要质构指标(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参数进行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核心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鲜食糯玉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鲜食糯玉米品质存在一定差异性,质构指标与内在品质指标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4个核心评价指标,分别是支链淀粉含量、总糖含量、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通过熵权法得到各核心指标的权重,其中支链淀粉含量的权重值最大。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综合品质较好的品种为万糯2000、苏科糯1702和苏科糯1505。此结果将为鲜食糯玉品质综合评价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测定21个草莓品种冻干果粉的品质性状,基于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冻干草莓果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测定的21项品质指标中,仅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b*值的变异系数小于6%,其余指标变异系数均较大;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对各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1.895%,基本反映了原指标的信息,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品种为凤凰、梦、假章姬和紫金香玉,再进一步根据聚类结果,最终将草莓果粉21项品质指标简化为吸湿性、果糖含量、a*值、可溶性蛋白含量、VC含量、果胶含量、产出率和L*值8项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草莓冻干果粉品质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评价新品种“热农1号”余甘子的果实品质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本研究利用性状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2019~2021年间采摘于云南省宾川县的21份“热农1号”余甘子的可食用率、还原糖等10项指标。结果显示,不同采摘时期的“热农1号”余甘子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可食率、硬度、重量和直径4项指标变异系数为4.22%~17.08%;黄酮、多酚、蔗糖、还原糖、VC和总酸6项指标变异系数为9.45%~26.72%。果实的硬度、可食率、还原糖和多酚含量均在每年11月中上旬达到峰值。通过变异性分析发现“热农1号”的营养指标变异性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重量、硬度、可食率与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蔗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黄酮与VC、多酚、总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为建立综合评价果实品质的模型,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PC1果实风味指标、PC2营养指标和PC3外观指标三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1.58%,且综合排名结果显示10月末和11月中上旬果实品质较好。本...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薄壳山核桃品种间坚果品质差异,筛选出在湖南地区表现优良的薄壳山核桃,以10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和2个品种普通核桃为材料,分别对各品种坚果表型性状[坚果横径、纵径、侧径、果形指数、果实形状、壳面、果壳颜色、果顶、果底(基)、缝合线、横隔膜]、经济性状(坚果质量、坚果含水率、果壳厚度、出仁率、取仁难易、核仁充实度、核仁饱满度、核仁颜色、核仁风味、核仁含油率)以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对薄壳山核桃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坚果品质。结果表明:在10个品种薄壳山核桃中,‘实生1号’‘德西拉布’‘实生3号’和‘福克特’果形指数较高,分别为2.24、2.15、2.15、1.99;单果质量较大的是‘金奥瓦’‘福克特’和‘德西拉布’,分别为9.24、8.30、8.06 g;出仁率较高的是‘实生4号’和‘金奥瓦’,分别为57.86%、57.08%;含油率较高的为‘福克特’‘佩洛奎’和‘德西拉布’,分别达到72.24%、70.66%、68.24%;薄壳山核桃绝大多数品质指标相互间都有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德西拉布’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福克特’。综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的无花果引进品种果实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5 个无花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以山东引进的‘布兰瑞克’、 ‘丰产黄’、‘日本紫果’、‘美丽亚’和‘波姬红’5 个无花果品种为试材,测定其4 项外观指标和10 项内在营 养品质指标,对14 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 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5 个无花果品种14 项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VC含量间的差异最大, 单果质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固酸比和镁含量间的差异均中等,其余指标间的差异均相对较小,且品质指 标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经因子分析提取出3 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86%,其中第1公 因子的贡献率为47.242%,包含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比、可溶性固 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比、铁、镁和钙含量8 个指标;第2公因子的贡献率为27.150%,包含果实横径、果形指数 和VC含量3 个指标;第3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9.094%,包含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钾3 个指标。经综合 品质评价模型得出,5 个无花果品种果实综合品质得分的优良度排序依次为‘布兰瑞克’、‘美丽亚’、‘日本紫 果’、‘波姬红’和‘丰产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