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安娜  王晓玲  李慧 《当代医学》2022,28(9):131-133
目的 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数据管理系统(LI-RADS)超声分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54例(858个占位性病变),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其LI-RADS分类结果,统计分析LI-RADS-1与LI-...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0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1周,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3个月,于2009年5月16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体检CT示肝脏右叶巨大占位,近1周自感上腹部胀痛,进食量减少,并时有呕吐,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肝胆外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T增强延迟扫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有效性.方法 收集从2002年1月~2010年6月的8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使用单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增强延迟扫描,所有患者都有确诊依据,有些患者是通过手术加以证实,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能有效发现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肝脓肿等多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结论 伴随医学科技的日益增进,在今后的肝脏病变的诊断当中,CT增强延迟技术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穿刺活检相结合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肝占位性病变患者30例,采用超声造影同时超声引导下对病灶穿刺活检两种方法联合进行诊断。结果超声造影与穿刺活检相结合,更有助于确定肝脏病灶的性质,同时避免对肝脏造影呈不典型表现的恶性病灶漏诊,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确诊率。结论超声造影与肝脏病灶活检联合应用是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确诊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2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其中170例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脏包块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同期行肝脏包块切除术,术中行肝脏占位无水酒精注射,肝动脉置化疗泵. 结果手术死亡1人,术后并发症发生10%,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死亡20人. 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应遵循诊治流程,充分应用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及有无手术指征,手术可采用多种方式,对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应切除病灶,对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对 1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 MR平扫和菲立磁增强 MRI检查,扫描序列为 T2W/TSE、 T1W/SE、 T2FS/TSE和 T2W/FFE、 T1W/FFE,比较增强前后肝脏的信噪比( SNRN)和病灶信噪比( SNRM)及发现病灶的数量、形态.结果表明菲立磁增强 T2W/TSE, T2FS/TSE 、 T2W /FFE可明显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 T1W/SE和 T1W/FFE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肝穿对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优于CT检查并已逐渐成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1990年9月至1991年10月对B型超声或CT检查发现的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B超导向经皮细针肝穿细胞学检查。在细针穿刺前,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做了肝血流的检测.受  相似文献   

8.
杨颖  胡小玲 《重庆医学》2022,51(3):468-471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影像组学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该院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9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行病理检测确定患者病灶良恶性.患者均于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前1周行超声成像,由该科室高年资医师基于超声影像对病灶进行感...  相似文献   

9.
张亚萍 《四川医学》2008,29(2):235-23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静脉注射造影剂声诺维对74例占位性病变98个病灶进行增强超声造影,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增强CT比较.结果 74例患者98个病灶造影显示清晰,与增强CT结果对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30例患者增强超声与手术病理对比,诊断符合率96%(29/30).结论 超声造影可提高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可动态观察肿瘤的治疗前后病变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邓成清  张萍 《吉林医学》2015,(3):485-486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选择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8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CT诊断为良性38例,包括肝血管瘤28例,肝囊肿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恶性10例,都为原发性肝癌。恶性患者的实质期碘比值明显少于良性患者(P<0.05),不同患者的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有很好的鉴别价值,应用有助于了解肝脏病变导致的异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肝脏囊性占位患者共60例,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核磁共振检查对患者的炎症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螺旋CT,P0.05。结论:对于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螺旋CT和核磁共振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够有效检出,核磁共振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参数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对患者进行SMI、VTQ检查(及肝穿刺活检,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两组。比较不同组别SMI检查指标(病变血流分级)、VTQ检查指标[病灶内部剪切波速度(SWV)、周边组织SWV],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TQ参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评价SMI、VTQ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经肝穿刺活检共检出38例恶性病变,占比44.19%;恶性组SMI检查病变血流分级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VTQ检查病灶内部SWV、周边组织SWV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VTQ参数病灶内部SWV、周边组织SWV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5 ...  相似文献   

13.
马艳红 《实用医技杂志》2012,(11):1146-1147
目前,超声已成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首选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无痛且短期内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使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别是≤3 cm病变的检出率有了很大提高。笔者收集64例先经B型超声检查,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病例资料,分析B超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学梅 《吉林医学》2014,(24):5405-540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影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影像检查,并和增强CT结果作比较,并实时记录超声影像造影过程。结果:增强CT发生漏诊误诊共6例,超声造影漏诊误诊共3例,超声造影的准确率为97.1%,增强CT的准确率为92.3%。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有更准确和可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的确诊方法、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 报告1例B超发现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结合文献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方法、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结果 该患者甲胎蛋白并无明显增高,肝胆胰MRI平扫、增强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提示肝右叶至肝门区胆管细胞癌,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结果提示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为48%(正常<10%),不宜进行肝脏的手术切除治疗,给予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管癌栓取出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胆管癌栓)低分化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CK7(-),CK19(-),CK20(-),Villin(+),hepa(+),牛胎蛋白(-).诊断为肝右叶并右肝管内肝癌.结论 对于B超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该尽快通过其他影像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检查方法,以明确该占位病变的性质.吲哚氰绿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肝脏的潜在功能,协助肝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李芳  徐嘉  池永娥 《河北医学》2008,14(11):1371-1372
目前,由于超声具有无创性、可重复等优点,已被公认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作出一定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但不能提供组织学诊断,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超声引导下穿刺,使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分类及外科治疗.结果 56例肝脏良性占住病变中肝血管瘤31例,肝囊肿5例,肝脓肿4例,肝包虫病1例,肝细胞腺瘤4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肝平滑肌瘤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炎性假瘤3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100.0%.结论 肝良性占位病变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征性,有的病例少见,诊断不易.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良性占住性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1].为肝细胞在肝内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处反应性增生,并无恶变倾向.肝脏FNH的螺旋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与肝腺瘤、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等肝占位性病变鉴别仍有一定的困难.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患者18例均行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探讨FNH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以往的病理或者经过随访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脏恶性占位病患者的二维成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Vmax、RI与肝脏良性占位病患者的比较差异较大。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再结合临床的资料能够使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更为准确,但是,对于病灶的性质存有异议时,可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病理的判别中。  相似文献   

20.
肝脏扫描术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我们总结了我院附属中山医院1959年以来300余例肝脏扫描中,经病理证实的60例临床上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扫描结果。本文着重讨论肝癌在扫描图上的表现及其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的监别诊断,以及本方法和其他诊断方法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