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比较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输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 2017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2 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 9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 48 例。 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观察组给予自体血回输。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24 h 引流量、凝血功能和术后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24 h 引流量显 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全血凝固时间(ACT)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的术后切口感染、低蛋白血症、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但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纤支镜灌洗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是否行纤支镜灌洗联合抗菌药物分为对照组(40 例:抗菌药物治疗)与观察组 (40 例:纤支镜灌洗联合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72 h 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 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 %)高于对照组 (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 Frankl 依从量表(F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灌洗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研究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至 2019 年 7 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症状消失时间(喘息、咳嗽、哮鸣音)、治疗前、治疗 7 d 后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 总有效率 94.87 % 高于对照组 79.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均 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7 d 后,观察组患者的 S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地 塞米松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血氧饱和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石门县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脊柱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的脊柱创伤 患者作为观察组,各 41 例。并比较两组脊柱创伤患者术后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 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7.32 %,低于对照组的 36.5 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创手术是对脊柱创伤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切口面积小、临床疗效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研究脑血栓采取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漳浦县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 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 100 例,采取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对照组患 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数量、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提高患 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76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 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氢 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R 及 LVED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的 HR 及 LVEDD 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 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H、PaO2 及 SpO2 均高于治疗前,且两组各项 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 pH、PaO2 及 Sp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促进其心功能及呼吸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外伤性血气胸(TH)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 2019 年 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60例老年T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 观察组接受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创伤指标、疼痛介质指标水平、 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胸腔引流时长、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5 d,观察组患者创伤指标、疼痛介质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3.33 %,低于对照组 2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 TH 患者比较,应用 VATS 手术治疗在提升手术效果、抑制分泌疼痛因子、优化围术期指标、 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机体创伤应激损伤更小,更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析中药熏洗疗法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邓州市中心 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 对照组施以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联合中药熏洗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 95.35 %,高于对照组的 76.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5(IL–5)、IL–10、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IL–5、IL–10、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65 %,低于对照组的 25.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 疗条件下,予以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药熏洗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减轻 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基层医院麻醉与急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辅助通气急救或麻醉的 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 组患者采取面罩通气,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比较麻醉患者通气前后的心率、血压水平,复苏患者通气前后呼吸、血氧饱和度, 急救复苏患者的急救复苏成功率。 结果:通气前两组麻醉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通气后观 察组麻醉患者心率、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气前两组中的复苏患者呼吸、血氧 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通气后,观察组急救复苏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复苏成功率为8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喉罩在基层医院麻醉与急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维持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改善患者的呼吸、血氧 饱和度指标,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钻孔引流术对重症颅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方法:选取龙 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重症颅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预 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 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重症颅 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能更有效地改善预后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2 月解放军 91811 部队医院收治的经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治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 128 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 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4 例,急诊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法)与对照组(64 例,常规体液复苏法)。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 苏情况和穿刺成功率。 结果:液体复苏 1 h,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尿量、氢离子浓度指数(pH)、 碱剩余(BE)、乳酸(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液体复苏 24 h,观察组患者 HR、Lac 显著低于 对照组,MAP、尿量、pH、BE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复苏 24 h 后,观察组患者补液量、 药物应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急诊超声对创 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作为对患者病情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患者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 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下肢骨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当进行下肢切口后, 对照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都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在通过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后,其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出现躁动行为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 70 %,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 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能够将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减少,同时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观察在实施超声下引流术治疗的基础上,对肝脓肿患者联合实施柴胡清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4 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下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清肝汤治疗,观察和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 总有效率为 96.88 %,高于对照组的 78.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 脓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 –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 %,低于对照组的 18.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实施超声下引流术治疗的同时,对肝脓肿患者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 者肝功能,且并发症少,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创伤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外固定架的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在南平市第一医院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第 907 医院接受诊治的 62 例创伤股骨骨折患 者,通过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取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7 % 高于对照组的 6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 93.55 % 高于对照组的 6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利用外固定架法对创伤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T)联合依达拉奉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6 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2 例)、观察组 (54 例)。对照组用 HBOT 治疗,观察组用 HBOT 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 1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并发症、动脉气血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 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BOT 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效果显著,且动脉血气指标恢复较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 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78 例早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喉部分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使用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发音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音功能 1 级、2 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 级、4 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咯血、声音嘶哑、咽部干燥、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发音功能, 减少对咽喉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使用 保留乳腺手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5 % 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 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转移率、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指导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景德镇市第一 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STBI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52例)。 入选者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未接受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观察组接受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ICU 住院时间、甘露醇用量、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1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ICU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 6 例(11.54 %)与对照组的 10 例(20.8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STBI 患者接受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有助于减少甘露醇用量,缩短 ICU 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 STBI 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湛江市第二 中医医院收治的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 108 例,按照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 疗,观察组在甘露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消肿时间、住院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TNF–α、CRP 与 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 疗能够有效改善骨创伤后期患者肢体的肿胀情况,并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在长 沙市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 7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8 例。观察组患 者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对照组患者采用坚强内固定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可吸收内固系统效果较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