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4月16日,有着中国第一状元县之誉的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状元广场锣鼓喧天,龙腾狮舞;从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盛装迎回娘家的松萝茶古茶样,在这里与娘家人见面. 上午9时,"百年松萝回娘家"活动正式启动,得胜鼓铿锵引路,武警战士威武护送,瑞典"哥德堡号"沉船古茶样在人们的注目礼中,从红地毯上走上主席台;当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周岳云将"哥德堡号"古松萝茶样交给休宁县领导时,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茶的远航和友谊之船的由来,回顾了"哥德堡"号远洋商船的沉船打捞与古茶展示,认为"哥德堡"号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瑞典重建"哥德堡"号并重游海上丝绸之路,对瑞典和中国都意义非凡。借鉴"哥德堡"号的成功经验,中国茶与"一带一路"政策的有机契合必将使古今文明、中外文化激情碰撞并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3.
松萝史话     
郑毅 《农业考古》2007,(5):222-226,239
据《黄山日报》载:2001年,休宁县松萝山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坳中发现了8棵古茶树,其中被定为“松萝山1号”的古茶树根部茎围度达66厘米,枝条健壮,无虫柱,显示了旺盛的抗逆性和生命力。这一发现,为论证松萝茶悠久的栽培历史提供了活标本。承丰壤之滋润,受甘灵之霄降———晋.杜育松萝茶,产于黄山市休宁县松萝山。松萝茶,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醇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色绿、香高、味浓是松萝茶的显著特点。松萝茶,明隆庆年间(1567—1572)—老僧名大方住休宁之松萝山,以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制法精妙,远近争…  相似文献   

4.
杨山茶     
<正>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杨山,是我省历史上盛产茶叶的老茶区.据有关资料记载,杨山产茶已有千年的历史,杨山茶以它"汤绿、香高、味浓"的特点而颇具盛名.五十年代末,国家在杨山建立了茶厂.二十多年来,杨山茶厂在不断发展,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实行科学种茶,改革管理办法,摸索茶叶高产优质的规律,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正>蕉城区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据文献记载:"天山茶的发祥地支提山。宋、明所产的‘支提茶’已负盛名,清时名列闽东榜首"。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年产量10610吨,茶叶商品总产值13.16亿元,现有茶农23万人,占全区农民人口70%,茶叶加工企业128家,在外茶叶销售网点800多家。一、蕉城区茶叶品牌之路目前,全区拥有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茶厂1家,市级龙头产业化15家,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家,QS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上,1886年是一个分界点,此前,作为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叶一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以1610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为标记,茶叶最早是被视为东方神奇的仙草而被西方接受的,茶叶作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先是在皇室贵族中作为时尚饮品而被推广,1650年前后,英国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5英镑,而一镑茶叶就价值10英镑,188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3.4万吨,几乎占据了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80%以上的绝对份额.  相似文献   

7.
2012年安化县有茶园面积1.34万公顷,年茶叶加工量3.83万吨、综合产值达50.5亿元.在第8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并连续4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安化县将举全县之力,力争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公顷、产量6万吨,稳步把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把安化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黑茶加工和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8.
一.红茶的历史轨迹中国的茶叶生产有数千年历史,但一直是以绿茶为主,相对而言,红茶的历史很短,只有几百年,是晚到明末清初才在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星村产生的。清代乾隆十八年间(1753年)成书的《片刻余闲集》在记载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情况时说:"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  相似文献   

9.
杨忠 《湖南农业》2022,(4):38-39
近年来,沅陵县始终把发展碣滩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号工程"来抓,采取强力措施,以品牌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规划明确定目标 一是制定《沅陵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草案)》,明确目标:到2025年沅陵县优质茶园面积达到13333.3公顷,茶叶年总产量达3万吨,茶叶产业总产值在50亿元以上;争创中...  相似文献   

10.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茶叶是婺源传统的特色富民产业,实施"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叶饮用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茶叶的特点为主线,以历史资料考证的结果为依据,把人类利用茶叶的过程大致划分为"吃茶"、"喝茶"、"饮(品)茶"和"艺茶"4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饮用特点及饮用程式作了简要地阐述;指出人类最初利用茶叶的目的和方式是"食用"而不是"药用";同时对4个阶段的茶叶饮用的历史沿革、冲泡鉴赏技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而赋有新意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茶是人们普遍爱好的一种饮料.我国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此后东汉华陀所著<食论>、唐代<本草拾遗>、明代<茶谱>等古书中都有关于饮茶功效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2,(14):42-43
本溪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境内多种多样的植物,盛产刺五加、人参、五味子、细辛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是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之一.据《本溪县志》记载,本溪县采摘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清时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本溪县百姓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开始尝试刺五加的人工驯化栽培. 如今本溪县剌五加生产已经形成了育苗、栽培、采收、加工的完整技术体系,刺五加的种植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截至目前,本溪县累计种植刺五加60万亩、30万株,年产量2万吨.  相似文献   

14.
正沅陵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碣滩贡茶"和"官庄毛尖"曾为朝廷贡茶,享誉海内外。沅陵县有茶园面积1万公顷,其中有机茶园6667公顷,茶叶生产企业120余家,茶叶年产量8000吨,茶叶综合产值10多亿元,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获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有机茶认证,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湖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达648亿元,而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茶叶的综合产值就达到了125亿元,在湖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安化县茶叶加工量达6.5万吨,茶产业税收突破两亿元,荣登2016年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并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湖南省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茶叶自然品质好,品类齐全,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在"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目标指引下,湖南省茶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茶叶产业兴旺、茶文化繁荣的欣欣向荣景象。2014年,湖南省茶园面积达到13.2万公顷,茶叶产量18.7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到540亿  相似文献   

17.
正宁洱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普洱茶的原产地、集散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植加工和流通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宁洱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况。至2017年末,全县六镇三乡85个村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7万户,涉茶人口12.51万人,专业茶农1万余人;共有茶园种植面积9400 hm~2,采摘面积8400hm~2。年产茶叶量1.2万吨,茶叶总产值达22.1亿元,低产茶园改造是建设有机茶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叶群种(常  相似文献   

18.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叶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3万亩、占22%),产茶5800吨(其中名优茶1000吨),精制加工拼配贸易量1.6万吨,实现茶业系列总产值3.08亿元,其中:一产1.26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643元;二产1.72亿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其中拥有茶叶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直接出口创汇617万美元);三产0.1亿元(茶道、茶艺表演和茶园生态观光旅游等)。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出口示范基地县、第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06年…  相似文献   

19.
有朋自远方来,进门上一盏茶,于是朋与我俱乐.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中国茶文化.今天我们豫园商城迎来了众多朋友,而且,朋友们是为茶而来. 江南新绿日,豫园上茶时.在黄浦区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主持、指导下,2008年上海豫园首届(国际)茶文化艺术节开幕了!在这个以豫园商城为展示平台的盛会上,来自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安徽休宁、江西婺源、浙江开化县政府,分别为上海市民和广大游客带来了历史名茶"休宁松萝"、"婺源绿茶"、"开化龙顶",浙江安吉县政府也带来了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安吉白茶".我们的朋友将这些今春新鲜采摘加工的高山生态茶汇集到豫园,使我们豫园满园茶香扑面,满园友情流动!  相似文献   

20.
有韩国茶友不无深意地问道,在铁观音、普洱茶热之后,中国的茶叶界还有什么大动作?我回答他们:"重振绿茶雄风!"他们收起笑容,默默点头. 绿茶是中国茶叶的主体,产区最大(21个省市),产量最多(占总产量的74%),外销额最大(占总出口量90%以上),历史最长(晒青、蒸青、炒青、烘青都有千百年的历史),名茶辈出(婺绿、松萝、龙顶早在唐代见于《茶经》,明代就成为名茶,且多入贡),品位最高(早在唐代品茗艺术就已形成,至明清登峰造极,均是品饮绿茶),疗效最强(绿茶所含茶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茶类,最有益于人类健康),记载最详(古代茶书所记载的绝大部分都是绿茶),饮者最多(超过全国饮茶人口一半以上).绿茶是中国的茶叶的主心骨,绿茶不兴,中国的茶叶还能谈什么兴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