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Pringle法肝切除与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根据术中超声确定切肝范围,再依据切肝线行肝切除,Glisson组解剖出备行肝叶(段)切除的Glisson蒂后将其阻断,根据缺血线行解剖性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一般情况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发现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等均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低死亡率等特点,并且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1例,其中317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404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的预后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消除组间偏倚.结果 全部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85.9%、64.7%和51.5%,1、3、5年无瘤生存率为59.3%、34.0%和25.5%.其中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93.1%、74.5%和62.5%,1、3、5年无瘤生存率为69.3%、41.3%和34.9%;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80.2%、56.8%和42.9%,1、3、5年无瘤生存率为51.4%、38.3%和18.7%.两组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M配对后: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93.9%、73.3%和59.4%,无瘤生存率为67.9%、37.5%和31.3%;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86.0%、62.8%和52.8%,无瘤生存率为56.8%、33.1%和22.6%.两组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包膜、肝硬化、微血管侵犯、手术方式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输血、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包膜、肝硬化、微血管侵犯、手术方式是影响肿瘤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肝癌患者中,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两组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肝硬化肝癌患者中,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比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P<0.001).结论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解剖性肝切除术较非解剖性肝切除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建议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的大肝癌行解剖性肝切除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39例合并肝硬化的大肝癌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解剖性肝切除组(n=148)和非解剖性肝切除组(n=91),观察两组间围手术期及预后情况。结果:解剖性肝切除组手术时间(221±58)min,较非解剖性肝切除组(187±64)min长(P<0.001);但是其术中出血量(450±216)ml明显少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822±525)ml(P<0.001);术后住院时间解剖性肝切除组(15±4)d,较非解剖组(17±4)d短(P<0.001);术后肝功能恢复较非解剖性肝切除组快[术后7dALT、AST、TBIL分别为(102±57)U/L、(80±39)U/L、(42.7±21.4)μmol/L比(193±48)U/L、(117±34)U/L、(65.5±20.2)μmol/L;P<0.001];解剖性肝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26/148),明显低于非解剖组23.1%(21/91,P<0.05)。解剖性肝切除组术后3、6、12月生存率分别为88.7%、77.4%、66.0%;非解剖性肝切除组分别为86.8%、73.6%、63.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储备良好的合并肝硬化的大肝癌可以安全的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进行解剖性肝切除法,对照组进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法,比较2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3d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切缘满意度为38例(82.6%)、30例(65.2%);观察组的切缘满意率、术中失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解剖性肝切除,临床效果确切,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包磊  张华国 《吉林医学》2023,(12):3365-336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与试验组(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试验组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创伤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促进患者身体康复,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脾亢改善情况、术后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2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福庆 《当代医学》2016,(26):76-77
目的:探讨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晚期肝癌治疗方面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肝癌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其中74例采用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解剖性肝切除术组),36例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63.62±62.45)mL、(575.46±200.31)mL、(4.79±1.25)min;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29.55±70.54)mL、(534.62±205.24)mL、(3.06±1.37)min,2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标本切缘满意率、术后3 d 血清 ALT 降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17.6%)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36.1%)(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首选解剖性肝切除术,效果较好,标本切缘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肝硬化肝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肝硬化肝癌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0~210min,出血量100~1200mL。无术中死亡,无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肝癌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海涛  周建春  郑四鸣 《浙江医学》2023,45(11):1172-1177,118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门静脉流域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宁波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行腹腔镜下流域性肝切除的120例肝癌患者(流域组)以及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的19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非解剖组)。并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进行1∶1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匹配后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白蛋白、AST、ALT、TBil水平,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流域组与非解剖组各纳入40例患者,且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域组手术时间长于非解剖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解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解剖组,AST、ALT水平均低于非解剖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少于非解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静脉流域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当,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34-836
目的:比较解剖型肝切除术和非解剖型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肝细胞癌患者73例手术治疗资料,其中33例采用解剖型肝切除治疗,40例采用非解剖型肝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解剖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非解剖组,围术期输人血ALB量显著少于非解剖组。术后两组TBIL、DBIL、ALT、AST均有所升高,但非解剖组升高与解剖组比较更明显;术后第5天以上各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5天组间比较,差异仍然有显著差异。非解剖组并发症人次、复发转移比例、肝内复发比例均显著高于解剖组。结论: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比较,解剖性肝切除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肝功能的损伤较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王祝  张新平 《大家健康》2015,(5):104-105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联合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刮器(PMOD)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所实施的77例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为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40例为单纯PMOD组。比较两组术中肝门阻断、肿瘤切除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需肝门阻断4例;单纯PMOD组需肝门阻断35例。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在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单纯PMOD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影像学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 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肝门血流阻断,减少肿瘤切除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手术治疗的57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解剖性肝切除32例,非解剖性肝切除25例,比较这2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双侧肝胆管结石病的效果.结果解剖性肝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6±48.162)mL较对照组(763±37,645)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及AS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有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具有在尽可能保留残肝功能前提下,做到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解剖性分离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低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3例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A组)进行肝切除;155例采用传统钳夹法(B组)进行肝切除。围手术期常规保肝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肿瘤直径(6.02±3.24)cm,术中出血量(445±240)ml,输血52例(24.3%),输血量(520±280)ml。无手术死亡及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12例(4.9%),术后住院时间为(13.4±4.9)d。B组肿瘤直径(5.84±2.93)cm,术中出血量(1 200±320)ml,输血53(34.2%)例,输血量(1 400±623)ml。手术后30d内死亡5例(3.23%),发生并发症25例(16.1%),其中术后腹腔或肝创面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5例。术后住院时间(18.9±10.3)d。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死亡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P<0.01)。结论在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同时,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进行肝切除,可以显著降低肝癌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对IA1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或解剖性肺段切除的IA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楔形切除组(n=50)与肺段切除组(n=44),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肺楔形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解剖性肺段切除组(P<0.01);肺楔形切除组的术后局部复发率稍高于解剖性肺段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累积生存率100%。结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IA1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相似的短期预后,而肺楔形切除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的治疗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90例肝癌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肝癌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时间、肝切除过程总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和卡氏健康水平;胆瘘、肝断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肝癌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时间、肝切除过程总出血量、总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状况和卡氏健康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状况和卡氏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瘘、肝断面出血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减少肝断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艳翠  郭尚福  安宁  冯冲 《医学综述》2013,19(9):1699-1700
目的分析用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检测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解剖性肝切除术组15例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23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无死亡,解剖性肝切除术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6.9)d与(698.6±48.1)mL,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为(16.1±6.5)d与(685.2±46.9)mL,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后近期的复发率为6.67%,1年内在无瘤生存率为93.33%、手术满意度为86.67%,比非解剖性肝切除显著偏高。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作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术式安全、有效,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采用这种手术方式,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央区肝癌肝切除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中央区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中央区肝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我院行手术切除的中央区肝癌和非中央区(周边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生化指标和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及肝切除手术中Pringle s法、半肝阻断法和改良Pringle s法3种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中央区肝癌和周边区肝癌两组病变大小、Child-Pugh评分、吲哚青绿15 min潴留率、术后1周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血流阻断时间、输血量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中央区组肝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周边区组(P<0.05)。保留半肝动脉血流的改良Pringle s法入肝血流阻断操作简单,且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对中央区肝癌,只要术前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熟悉解剖,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法,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在肝硬化条件下不阻断肝门的精准限量肝切除技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176例有肝切除手术指征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1例,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精准限量肝切除技术,B组75例,采用阻断入肝血流的传统肝切除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ALB、ALT、TB)的变化,标本切缘阳性率及近期预后.结果 全部病例无术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肝细胞肝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B组(P<0.05),而1年无瘤生存率高于B组(P<0.01),肝功能损害较B组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硬化条件下,不阻断入肝血流的精准限量肝切除技术优于传统肝切除技术,是对精准肝切除技术的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