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分娩结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孕产妇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13%(2/10),低于对照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6/39),低于对照组46.1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应用剖宫产术可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128例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分别给予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结果:观察组胎儿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1胎儿明显高于对照组,S+3胎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在临产期间发生胎儿窘迫,需根据孕妇产程及胎头下降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通常尽量选择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做好新生儿抢救工作,确保新生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应用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138例足月妊娠临产时出现胎儿窘迫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69例胎儿窘迫中,临床症状改善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对于临产过程中出现的胎儿窘迫,尽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并在分娩之前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围产胎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足月妊娠临产并胎儿窘迫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程时期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5.0%新生儿评分>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5%,观察组为7.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应用剖宫产术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足月妊娠临床胎儿窘迫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按照其选择的分娩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术,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胎儿窘迫的情况以及产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4.3%,对照组产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15.7%,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产妇行自然分娩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低,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较高,除此之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丹 《当代医学》2016,(35):82-83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实施剖宫产术,对照组实施阴道助产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窘迫改善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3.79%,与对照组的1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10min Apgar评分为(7.81±2.11)分,与对照组的(7.75±2.1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治疗中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剖宫产术在改善新生儿窘迫方面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4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10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分别采取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各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842,0.637,0.654,0.664,0.832,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11,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32,1.563,P>0.05)。结论阴道助产与剖宫产分娩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均能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临床应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并尽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分娩方法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中抽选88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列为实验组,共45例,接受剖宫产分娩的列为对照组,共43例,对比两组胎儿窘迫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窘迫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足月妊娠临产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能够有效降低胎儿窘迫发生概率,改善母婴结局,促进胎儿健康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产科住院的12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阴道助产术,而治疗组则给予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和胎儿因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一旦出现临产胎儿窘迫,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临床应用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90例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治疗组90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婴的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如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过程中一旦发现胎儿窘迫,尽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在分娩前要做好一切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于围产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孕妇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孕妇行阴道助产术;研究组孕妇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孕妇的母婴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的新生儿并发症37.78%,高于研究组13.33%(P<0.05);两组孕妇的母婴结局均良好。结论:剖宫产术较阴道助产术治疗孕妇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可改善新生儿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足月妊娠临产时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使用剖宫产术,比较2组病例中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原因。结果对照组的正常率(50.9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正常率(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278,P〈0.05);对照组的重度窒息率(9.09%)显著高于观察组的重度窒息率(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380,P〈0.05)。对照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的主要因素为过期妊娠(25.45%)和羊水过少(20.00%),观察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27.27%)和脐带缠绕(23.64%)。结论当足月妊娠临产的胎儿出现窘迫时,需要根据孕妇状况恰当的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同时做好分娩前的抢救工作,可有效的提高缓解胎儿窘迫症状的成功率,提高母亲和胎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住院分娩的548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为观察组,同期76例羊水量正常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等围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1%,阴道分娩率为21.4%,低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为70.4%,高于对照组的1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重视产前检查,加强胎儿心电监护,放宽剖宫产指征,对于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胎儿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病例131例,按胎儿生产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平均年龄(26.94±3.17)岁,平均孕期(39.37±3.94)周,采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69例,平均年龄(27.53±2.88)岁,平均孕期(39.61±4.02)周,采用剖宫产。观察产妇及新生儿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的因素,评估新生儿的Apger评分、窒息、肺炎及死亡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脐带原因影响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和头颅血肿或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和产程延长、肺炎、其他并发症和死亡、新生儿症状改善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合适的胎儿生产方式可减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助产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症状改善率90.0% (36/4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77.5% (31/40) (P <0.05),但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中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羊水粪染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但阴道助产较剖宫产更能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症状.  相似文献   

18.
岳洋 《大家健康》2015,(5):92-93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的窘迫行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足月的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剖宫产术的方法进行分娩,两组胎儿在分娩完成后比价两组胎儿的分娩效果以及胎儿窒息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窒息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窒息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患者进行分娩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剖宫产术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胎儿的正常分娩率,并能够减少在临床分娩过程中的窒息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对对照组患者采取阴道助产术结束分娩。结果:两组患者的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粪染、胎儿因素、母体因素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5/40)(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均能够获取良好的母婴结局,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尽可能地将剖宫产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在足月临产胎儿窘迫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根据产妇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剖宫产)与观察组(阴道助产)各28例。比较两组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在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产胎儿窘迫,采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母婴结局,临床中应当依照产妇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同时尽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