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符合CCMD-3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效疗,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8.8%,舍曲林为77.4%,治疗结束后二者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酞普兰与舍曲林二者疗效相当,起效较快,二者不良反应轻微,是安全治疗抑郁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而B组则给予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2周开始HAMD评分显著性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1周开始HAMD评分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每组各32例,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抑郁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艾司西酞普兰组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较舍曲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两组临床疗效相似,舍曲林组出现恶心、出汗、心动过速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2.4,舍曲林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第1周末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舍曲林组为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6例符合ICD-10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盐酸舍曲林组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无明显差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88.7%,盐酸舍曲林组效率为90.6%,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量表(TESS):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有效控制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30例):艾司西酞普兰组、舍曲林组和文拉法辛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和文拉法辛治疗,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依次排序为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舍曲林(P<0.01).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2组在第1,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较文拉法辛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文拉法辛组(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86例癫痫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对比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0%和74.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癫痫性抑郁障碍治疗,西酞普兰相比舍曲林疗效肯定,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1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6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治疗6周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均相当(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比舍曲林组快(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而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组和帕罗西汀组各56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1、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两组治疗1~2周前后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4—6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79%,帕罗西汀则为46.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均有效,不良反应较轻,但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阿米替林更安全,服用方便,不良反应更小,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联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5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周观察患者的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1周、3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临床效果差异不大,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米安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米安色林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米安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和米安色林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80.0%,二者疗效相当。HAMD评分西酞普兰组第2周末显著下降,而米安色林组治疗第1周末即显著下降,不良反应方面,西酞普兰组以口干、恶心、出汗增多、头昏、睡眠时间缩短为主,米安色林组则以嗜睡、口干、便秘为主。结论西酞普兰和米安色林均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社交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治疗的100例社交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1周、2周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社交焦虑症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可优先选用艾司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B组16例:单用西酞普兰)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4、6周末两组间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6周末A组显效率达75%,显著高于B组的37.5%,两组间TESS评分同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陈永红 《哈尔滨医药》2010,30(3):30-30,33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米安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米安色林组,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米安色林组疗效相当,治疗后HAMD总分均有显著减少。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显效较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单用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组(合用组),共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合用组疗效显著,显效率为85.19%,与单用组70.3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52,P〈0.05);合用组在1周末起效,单用组在2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TESS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贺德碧  聂文燕  陈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37-1938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5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CGI-S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治疗1周开始起效,两组治疗前后比较HAMD量表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2、4、6周末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量评量表(CGI)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0%和92.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起效均较好,不良反应均较轻,但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轻微,与帕罗西汀比较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均是安全有效,尤以西酞普兰更适合于老年期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西酞普兰单一治疗组采取西酞普兰治疗,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组则采取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抑郁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的指标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组疗效较高,P <0.05;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组抑郁的改善时间更好,P <0.05;治疗前两组抑郁的指标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接近,P> 0.05;治疗后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组抑郁的指标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改善的程度更大,P <0.05。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酞普兰单一治疗组接近,P> 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抑郁的指标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对照治疗,其中西酞普兰组33例(37.5mg/d),阿米替林组28例(150mg/d),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清单(AMDP-5)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减分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且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20.
季淑梅 《中国药师》2010,13(8):1168-1170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5例抑郁症分为2组。观察组63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p0,qd,对照组62例给予舍曲林50~100mg,po,qd,疗程均为6周。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92%,两组差畀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伴随焦虑症状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74%,对照组为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疗效相当,能有效治疗重度抑郁症及伴随焦虑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