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探讨结肠癌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对我院1995年3月~1999年10月收治8例结肠癌伴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例中,肿瘤位于乙状结肠7例,升结肠1例,均急诊施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目前存活7例,死亡1例,其中3年存活率37.5%(3/8),1年存活率75%(6/8)。说明结肠癌伴肠梗阻急诊施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但应重视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的监护,对病情危重或肿瘤无法切除者要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大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可行性、意义及手术方法。方法 1982年以来对局部晚期大肠癌施行多脏器联合切除术66例,分别联合切除其它1 ̄7个脏器,59例获根治性切除。对该组的治疗方法、病理类型、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发生并发症8例(12.1%),无手术死亡。根治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0.9%、48.9%。结论 对局部晚期大肠癌  相似文献   

3.
分析T2N1(ⅡB)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177例。其中,仅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者143例(淋巴结放疗组),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者34例(胸壁放疗组)。结果:胸壁放疗组优于淋巴结放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25/34)、64.7%(22/34)及48.3%(69/143)、39.%(56/143),比较均P<0.01。胸壁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笔者认为乳腺癌术后,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能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报道1980年4月至1993年7月间收治的原发性心脏肿瘤55例,占同期2269例心内直视手术的2.42%。良性肿瘤53例(粘液瘤48例,脂肪瘤及横纹肌瘤各2例,纤维瘤1例)占96.4%;恶性肿瘤2例(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占3.6%。手术死亡中9.1%(5/55),术后晚期死亡3例。就临床特征、诊断、手术及预后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26例,术后肠瘘1例(3.8%),感染性休克和糖尿病死亡1例(3.8%),术后半年内死于肝转移2例,5年内死于腹腔转移,生存〉5年11例,结肠癌所致梗阻针对术中不同情况,对肿瘤分别采取Ⅰ、Ⅱ期手术切除肠吻合主或单纯结肠造瘘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T2N1(ⅡB)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177例。其中,仅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者143例(淋巴结放疗组),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者34例(胸壁放疗组)。结果:胸壁放疗组优于淋巴结放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25/34)、64.7%(22/34)及48.3%(69/143)、39%(56/143),比较均P〈0.01。胸壁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笔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980年4月至1993年7月间收治的原发性心脏肿瘤55例,占同期2269例心内直视手术的2.42%,良性肿瘤53例(粘液瘤48例,脂肪瘤及横纹肌瘤各2例,纤维瘤1例)占96.4%,恶性肿瘤2例(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占3.6%,手术死亡率9.1%(5/55),术后晚期死亡3例。就临床特征,手术及预后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B超扫描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6例乳腺癌的术前超声与体检在判断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本组超声对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2.4%,特异性为82.4%,确诊率为76.1%。而体检的敏感度为48.3%,特异性为76.5%,确诊率为58.7%(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在3例扩大根治术中,超声对胸骨旁乳内淋已结的确诊率为3/3。结果提示超声检查对判断乳腺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优于体检,具有指导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亚黔  常正  张兴明 《重庆医学》1999,28(6):425-426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是低位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有人报道其并发梗阻的病人达29%,甚至达对%[1][2][3]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时,除非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根治术或肿瘤无法切除,均应力争行右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术。此点众多报道分歧不大[1][4][5]。但是,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时的手术处理,是I期切除吻合,还是分期手术,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1][4][5]。我院从1990年至1998年收治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的病人48例,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现将我们的处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均为4…  相似文献   

10.
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3例患者的围术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术前EKG异常发生率70.4%(129/183),肺功能异常发生率85.8%(157/183),其它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异常率58.8%(108/183)。手术以肺叶切除为主。术后并发症主要见于肺部、心血管系统,其发生率为33.8%(62/183)、16.3%(30/183)。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依次为71.2%(69/97)、36.5%(22/69)、27.2%(6/22)。结论加强围术期管理,尤其心肺功能的维护,可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小肝癌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肝癌(≤5cm)优化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9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切除组(n=406)和微创治疗组(n=443),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72.1%,其中262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3.3%,144例肿瘤3—5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0.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6);术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3.5%、29.9%和39.8%。微创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73.8%,其中136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4.7%,307例肿瘤3-5cm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2.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5);治疗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2.6%、28.7%和40.4%。微创治疗组中肿瘤≤3cm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中肿瘤≤3cm的患者(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治疗组患者(30.8%vs6.1%,P〈0.01)。结论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相当,包含微创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多因素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手术方式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建立了肝外胆管癌术后生存危险状态函数.探查术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1.48%,0.06%,0.003%;外引流术分别为30%,16.12%,0.31%,切除术分别为69.23%,28.10%,17.04%.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患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后外科治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Z  Dong SX  Zhou ZX  Shao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57-1461
目的探讨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1年6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的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其中原发肿瘤位于结肠39例,原发瘤位于直肠36例,同时性肝转移59例,异时性肝转移16例,45例与原发瘤行同期手术,29例为异时手术,1例原发的直肠癌未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75),手术死亡率为1.33%(1/75),术后体内仍有肿瘤残留者35例,无残留40例。全组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35.5%,22.2%,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体内无肿瘤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58.1%,34.9%,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有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4%,5.4%,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组在生存时间上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00。结论肝切除能显著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完整切除所有肝转移及肝外病变的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Yang LS  Wang YQ  Huang F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22-1325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73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率、脑干侵袭程度、放疗、化疗、分流手术、胶质分化等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73例患者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平均13.6岁。并对5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在获取随访的55例患者中手术死亡6例,余4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1个月,术后3年仍存活者20例,3年生存率为63.98%;术后5年仍存活者8例,5年生存率为43%,全脑-后颅-脊髓放疗患者较仅做全脑-后颅放疗的患者预后好。结论髓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目前仍较差,手术切除后正规放疗及化疗有助于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5.
225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8年间在我科收治的220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其中高龄组(〉70岁)225例,非高龄组1981例,并比较两组的术前伴发病患病率,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3年生存率.结果:高龄组术前伴发病患病率高于非高龄组(P〈0.01),高龄组病理恶性程度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龄组高于非高龄组(P〈0.01),死亡率及3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并非手术禁忌症,避免扩大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处理及其预后。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27例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7例,其中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5例。胆肠吻合4例,单纯探查活检6例,胆道支架置入3例,胆道外引流7例。根治性切除2例健康生存1年。姑息性切除、胆肠吻合和胆道支架置入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33.3%。结论:应力争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当根治性切除无法施行时,可考虑其他外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龄结肠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ang JW  Bai XF  Zhou ZX  Zhao DB  Wang CF  Zhao P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67-1470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263例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年龄74.9岁,147例(55.9%)为男性.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8例(14.4%),手术后30 d内死亡3例(1.1%).全组5年生存率为70.5%,Ⅰ、Ⅱ和Ⅲ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71.8%和61.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癌性肠梗阻、ASA评分、术前贫血、术前低自蛋白血症、手术并发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超  徐万里  李伟文 《河北医学》2005,11(3):211-2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接受再次手术52次,二次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58.3%(28/48),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8.0%(23/4.8),5年生存率71.0%(34/48),8年生存率31.3%(15/48)。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肝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缩小后的外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手术不能切除的大肝癌,经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TACE)加门静脉化疗栓塞(PVCE)治疗缩小后,行外科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E睦动脉、,门静脉插管或经皮行TACE加PVCE治疗大肝癌,对缩小后的48便行手术发除15例,B超引导经皮肝这本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23例,开腹肝肿瘤深度冷冻治疗10例,结果:TACE加PVCE治疗后肝肿瘤由平均直径10.6cm缩小到4.6cm,27例AFP阳性者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