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前和术后的护理有效措施,并比较不同之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009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63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并与同期6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的患者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措施作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无1例并发症发生。126例病人均痊愈。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具有切除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每组3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肝功能情况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LC组均优于OC组。LC组术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经保守治疗后控制。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但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64例符合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实验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29.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基层医院应用价值、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因各种原因在我院行LC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实施LC手术57例,中转开腹3例。手术时间17~140(57±6)min;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3.8 d。2例发生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次性切除病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与MC组,分别实施相应术式治疗,对比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P均0.01),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1)。结论在胆囊炎、胆结石外科治疗中应用LC术式较MC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小切口,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腹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胆囊疾病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视其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为对照组(开腹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60例)与观察组(腹腔镜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120例)。观察两组入选者围术期一般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较少,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疾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月华  沈君  林婉清 《新中医》2020,52(11):179-18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复合麻醉,采用常规四孔法进行LC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24 h疼痛评分和术后48 h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2.69%,对照组为41.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用性以及优越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老年患者(65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中,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2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58例;胆囊息肉2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104例患者均行LC治愈,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引起并发症,全组无死亡。手术时间25-100min,平均手术时间45min。结论:高龄高危的老年患者,只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选取适合的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病人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1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53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5例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区域暴露好、视野清晰,手术并发症少,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结论:四孔法LC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Co2吸收少,减少CO2引起的负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胆道疾病(BTD)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登封市人民医院行LC的204例BT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56~75岁)与非老年组(年龄25~55岁)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BTD患者行LC安全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薛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8-9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且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胆囊癌进行临床比较,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早期胆囊癌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30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感染、胆漏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但是复发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临床应首选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其虽然创伤相对较大,但是其复发率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LC与153例O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分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CRP和PA水平变化。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疼痛分数、住院时间均较OC组明显缩短或减少,但LC组的住院费用较OC组高;手术后2组CRP水平高于手术前,且O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LC组;而PA术后2组均较前降低,但OC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机体损伤较OC小,可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且胃肠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95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实施三孔法LC 1 994例,70例因三角区解剖不清中转为四孔法完成手术,31例因难以控制的出血、可疑胆管损伤等原因中转开腹。术中放置引流管291例,手术时间30~75 m in,平均50 m in。2例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出血,予以二次手术,其余患者无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随访3个月~7 a,无胆管狭窄、残留小胆囊及结石者。结论在仔细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CO2吸收等基础上,可有效减少LC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李培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26-126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均展开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日,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少,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不明显,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开展术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超前镇痛法,对照组采用镇痛法,及时记录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曲马多用量及首次用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从清醒到首次用曲马多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4h、8h、24h的曲马多用量、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曲马多既可抑制术中形成神经中枢敏化现象,又可避免术后一段时间形成神经中枢敏化,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和切口感染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A组的23.0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临床应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