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节水增粮行动"是国家站在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在东北四省区实施的一项节本增效性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2012年是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第一年,为确保所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各地对各种节水灌溉模式的运行管理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总结各地运行管理经验,指导全省当前和后续"节水增粮行动"工程运行和管理,我们多次深入有  相似文献   

2.
胡静林 《中国财政》2012,(14):10-11
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节约农业用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节水增粮行动"的重大意义(一)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李艳芝  冉鹏 《中国财政》2012,(15):53-55
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日前,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节水增粮行动工作。2012—2015年,将按照亩均投入1000元标准,投入38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28亿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以下简称"东北四省区")建设3800万亩  相似文献   

4.
6月26日,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节水增粮行动工作。会上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与四省区政府签订了责任书,标志着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全面启动实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节约农业用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补助资金111亿元。两年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深挖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阶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节水增粮行动"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功效发挥情况、群众接受情况,我们深入有关县(市、区),踏看了项目建设情况,并与项目区受益农户深入交流,详细听取了群众意见。期间,又分别召开了部分地市片区座谈会,与县(市、区)"节水增粮行动"建设者、管理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2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粮行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按照"整体推进、连片实施、集中投入"的原则,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扎实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全面实现了节水增粮增收的目标。2012—2015年,全县累计完成膜下滴灌30000亩,完成总投资3000万元。一、主要做法化德县农发办把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8月4日,由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举办的东北节水增粮行动后期扶持政策研究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召开。座谈会邀请财政部、水利部、东北四省区财政和水利部门的有关领导,就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后期扶持政策进行了研会后在开鲁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9.
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巩固粮食生产“八连增”成果,实现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总基调,在完善现有支持政策的同时,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探索新机制,特别是在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节约农业用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大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大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一是突出支持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水利、东北节水增粮行动、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及全国抗旱规划等项目建设。二是统筹整合资金。现在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我省从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中,通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省粮食连续稳定增产。据统计,2007年一2010年,全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78万亩,其中2010年推广1048万亩,增产粮食729.35万吨,用全省1/4的粮播面积生产了全省62.1%的粮食;2010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26.41万亩,共节水2.22亿立方米,增效1.8亿元。  相似文献   

13.
从2010年试点开始,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主要建设内容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吉林省通榆县已经实施四年了,累计建设面积已达31万亩。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财政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体现出垧均增粮超万斤、节水70%、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化解了田间管理难题、增加了作物生长的有效积温和提高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利用率等八大优势,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强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实践的不断深入,出乎诸多农业节水理论意料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是:宁夏河套农民普遍反映"节水节不了费",开始抱怨"啥都在补,水费不补"。农民"节水节不了费"、"啥都在补,水费不补"的反映和抱怨客观吗?根据我们的调研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节水节不了费"不仅真实,且的确存在着一个农业节水"不节费陷阱",即节水政策实践过分依赖于灌溉水价的不断上调,导致农民节水节支远远赶不上水价上涨增支的陷阱。本文在对"不节费陷阱"历史成因的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破解"节水节不了费"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一全球性问题,深圳微润灌溉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微润灌溉)经过六年多的研究,创新开发出一种具有低能耗、高节水灌溉技术——"微润灌溉技术",成为国际高效节水的先行者,因此荣登2013"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榜节能节水,精准控水灌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农业用水在全球淡水使用中约占70%,预计到2050年农业用水量可能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肖霞 《中国外资》2012,(21):70-71
本文以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以某学院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高校节约用水建设三条有效措施:一是运用阶梯水价杠杆,鼓励高校学生节约用水;二是将高校节水建设纳入高校评估体系;三是使高校学生节水建立意识。而高校人口相对集中,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水型社会的理念和概念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能在行动上加以实践,高校学生节水习惯对社会节约用水会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小庚 《中国财政》2012,(21):67-68
新疆是"绿洲经济、灌溉农业",水利兴则新疆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技术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实现田间高效节水建设与管理由粗放型向精准型、高效型转变,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是关系新疆农业经济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一步,农业综合开发实施高效节水正为此不断助力。(一)农业综合开发实施高效节水技术取得突出成效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新疆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就由单纯渠道防渗转变为开始引进试点低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成安县素有"冀南棉海粮仓"之称,是邯郸市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也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立方米,亩均不足13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成安县在引进国内外资金发展节水工程的同时,还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理念,实现"合理用水,达到节水效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可操控性规范化的节水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图片简报     
《投资北京》2010,(5):10-10
北京四大体系、十大行动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大会上,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节水管理“四大体系”,实施“十大行动”,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确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吉林白城市洮北区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耕地125万亩。近几年,该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作为改造中低产田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96年起,先后在项目区建设万亩节水灌溉方10个。到1999年累计建成矩形组合式喷灌、管灌、微灌为主的节水灌溉面积达10多万亩。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了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项目区基本实现了节水化、园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