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止痉散加减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 年10 月~2014年10月我院中医 门诊收治的9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及牵引疗 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止痉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结果:治疗组的 临床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直腿抬高试验> 70° 的比例(6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痉散加减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覃永安 《蛇志》2011,23(4):397-39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缠绵反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腰部酸痛,并向下肢放射,导致小腿胀痛、麻木等,属中医学“腰痛-血瘀证”范畴。作者运用中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原则治疗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三区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34/45)(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M-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9/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治疗优良率这88.08%,有效率100%。结论:腰、下肢和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体位改变、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肌萎缩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直腿抬高试验高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要根据患者体征、病程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最佳治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 年9 月~201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针 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显效率为62.2%,药物组显效率为2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腿痛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接受牵引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周治疗,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0.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各项均有明显改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除括约肌控制及社会交流和认可方面无改善。其余项目FI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治疗优良率达88.08%,有效率100%。结论:腰、下肢和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体位改变、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肌萎缩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直腿抬高试验高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要根据惠者体征、病程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最佳治法。  相似文献   

8.
杨帆  刘孝兵  李峰  张雪  宋印娥 《生物磁学》2014,(9):1744-1746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为(4.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2.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用于治疗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骨理筋调曲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整骨理筋调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70%。结论:临床上采用整骨理筋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指标、血清微炎症和氧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腰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杜仲颗粒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活性。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4)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血清IL-1β低于对照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就诊并采取保守疗法治疗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采用了电针、推拿、中频、牵引和功能锻练等综合疗法(综合疗法治疗组),32例仅采用了药物治疗(单纯药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单纯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7%,而综合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较单纯药物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更好,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并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采取保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66例采取手术治疗,对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6至9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两组结果,比较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根据VAS和ODI评价结果,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治疗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3 月至 2019 年 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取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穴、阿是穴(均为双侧),观察组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取滑肉门、天枢、太乙、气冲、髀关、足三里、公孙、冲阳(均为双侧)。两组针刺手法均平补平泻,每次留针15分钟,每周扎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考察临床疗效,治疗前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每次疗程结束后测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愈显率为60.00%,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尤其在改善腰椎功能、减少疼痛等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比较使用脊柱SDS9800系统与传统牵引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共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行相应牵引保守治疗的患者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SDS9800进行治疗者114例(实验组),常规传统牵引治疗70例(对照组)。结合详实、认真的治疗后随访,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后的VAS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手术率等指标进行总结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的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手术率方面都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S9800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保守治疗特别是牵引治疗中,有其独到的优势,优于传统的保守牵引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行半椎板减压加髓核摘除的患者71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34例,双号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干预模式(从住院到出院后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后3、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疼痛、康复锻炼、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段自我效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康复锻炼的执行力高、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can gene polymorphism and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in Turkish patients. One hundred 20-30-year-old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low back pain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Lumb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The patient group had low back pain clinically and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radiographically.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low back pain: all were negative radiographically fo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all participants. A PCR assay were used to evaluate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 of aggrecan gene alleles to determine if there was any correlation with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short repeated alleles of the aggrecan gene and severe disc degeneration.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also found between short repeated alleles of the aggrecan gene and multilevel disc herniation as well as extrusion and sequestration types of disc herniation. In Turkish population, short repeated alleles of the aggrecan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isc degeneration and disc hern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