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今,伴随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技术已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可通过简化转动控制系统内部的设备,来提升系统工作的效率,并可从整体上改善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作用巨大。为此,文章从简要改善单片机技术入手,对其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2.
孟晓丽 《电子测试》2013,(3X):76-77
本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好并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基于单片机的沼气设备通用控制器。此控制器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监测沼气浓度、压力、温度等指标,当指标值影响沼气的的产气量时,控制器对沼气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节,及时控制沼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目前公开资料尚未见基于单片机的沼气设备通用控制器产品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发展势如破竹,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也更加的广泛,能够优化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就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与保养,本文将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维护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微机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控制,微机控制系统成为众多设备的控制中心.它直接决定了受控设备的智能程度、体积、成本和可靠性.单片微机的出现,使控制系统构成更加方便,功能也相应增强.我们选用MCS-51系列8位高档单片机研制成一种新型的微机控制系统,即JL-8031通用控制器.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80年代初推出的新产品。在国外该机已在实时控制、食品仪表终端设备及多机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秦莉艳 《电子测试》2020,(1):129-130,11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均得到快速发展,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智能化设备逐渐增多,为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譬如单片机技术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提高其整体质量,文中以单片机为切入点,对电气传动系统的优化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探究的是基于ZigBee以及红外遥控技术,实现新的这个家电设备的一种控制系统的方案。通过这个ZigBee技术的一个强大的无需网络功能,能够实现一个控制器作为ZigBee网络的这样一个协调器节点,控制电器设备能够实现在网络的这个终端节点完成组网。本课题中,进一步探究ZigBee技术的这个特点以及一些应用的领域,介绍了ZigBee设备的的一些类型,同时也探究了网络结构,并且深入研究每一层的ZigBee协议。在本课题的最后重点探究的是是控制系统的这个硬件总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徐飞飞 《通讯世界》2016,(18):255-256
在工业生产、教学实验设备等过程中都会应用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很容易出现干扰问题,并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单片机控制系统出现干扰问题将导致生产过程发生混乱,引发安全事故.复杂性特点使单片机系统抗干扰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单片机控制中的抗干扰技术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的运作原理比较简单,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很多领域中都使用它作为核心操作系统,钢筋剪切机的控制系统也在趋向于使用单片机来操作.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还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单片机的钢筋剪切机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国屏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166-167,171
在介绍了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在煤气炉电解液控制系统中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结构上的优点,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并且显示了PLC在煤气炉电解液控制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该系统的使用达到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并为保证化工生产长周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数字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与传统的模拟设备相比,数字设备的性能更加优越,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但是由于数字设备的操作性更强,可以根据使用领域的不同,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本文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提高数字设备的自动化以及实现物联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在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使矿山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单片机和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单片机在自动化电气控制、井下监控系统、变电所运行控制、提升机的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网技术的全面发展使社会各行业对电能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电力系统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步向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方面发展。这项技术的普及也使其可靠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性和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方案来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达到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目的,从而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为其稳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对电能的稳定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非常重要机制设备,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智能化故障诊断方法和在线监测技术.通过运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与状态检修,能够使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变得更为稳定和安全,有助于变电设备应用时间的延长,提高变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对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与状态检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贵州 《电子科技》2020,33(9):75-78
传统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多采用单片机作为其内部核心处理器,该系统不仅功能简单且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DSP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DSP结合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监视、测量、控制及协调。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化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站内各电气设备间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性价比很高的单片机在指纹识别技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传统锁到新型指纹锁的转化.该方法采用Atmeg16单片机原理,实现了单片机对指纹识别和加密的控制过程.采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对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电路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实物制作,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这种设计的可行性,对指纹识别密码锁的设计和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毅 《电子测试》2017,(22):99-100
电气控制系统(ECS系统)是电厂生产设备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操作控制系统.因此,不断提高ECS系统的现代化控制水平是电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智能配电装置是电气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在ECS系统合理应用智能配电装置,从而提高系统控制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就智能配电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与优势入手,探讨智能配电装置在ECS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电气试验作为电气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通过对电气试验工作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可知,自身的未知性及特殊性较强,要严格把握好电气试验的各项操作流程,以促进电气试验技术安全性的大大提升,提升电气试验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效果及应用质量.本文对电气试验技术流程进行分析,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视图阅读方法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亮  陈芝仪 《电子测试》2021,(6):109-110
故障诊断对于机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随时监测机电系统工作的状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会用到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数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如果设备工作状态出现了异常,那么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生产质量,尤其对于精确加工设备而言,小小的误差可能就会造成产品的报废,这种情况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故障诊断系统的使用能够对设备的生产状态进行监测,当设备生产过程中机电系统出现问题,那么故障诊断系统将会及时发出警报,并且紧急停止工作。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损失。如今,故障诊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在故障诊断中,比如神经网络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本文针对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对于机电系统的意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故障诊断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单片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弱电控制领域,从事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然而,单片机系统开发的前提需要建立系统开发平台,包括仿真器、编程器、相关编译软件等。市场上的仿真器、编程器大多价格较高,这给技术人员进入单片机系统开发行业提高了门槛,同时也提高了从事单片机系统开发企业的研发成本。基于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