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交叉眼干扰是目前对抗单脉冲雷达的有效方式,为深入研究交叉眼干扰机理,对其形成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畸变理论的模型,对干扰信号带来的指示角误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几何分析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将干扰单元接收信号的幅度比作为研究重点,对波前相位畸变的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波前相位畸变的分析模型与传统几何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的准确性,为交叉眼干扰天线的参数优化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载两源反向交叉眼干扰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参数容限严苛和干信比需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即利用电子战无人机(EWUAV)搭载反向交叉眼干扰机对敌方制导雷达进行抵近干扰。首先,建立了EWUAV 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型,揭示出机载两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实则是其一个特例;其次,在确定干扰有效性方面,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指标:当视在假目标的爆炸范围不触及被保护平台的物理边界时,即认为干扰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文中还详细推导了雷达指示角,创新性地将其参数分为几何与电参数两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充分证明了所提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在参数容限和干信比需求方面表现更为宽松和优越。  相似文献   

3.
交叉眼干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交叉眼干扰是一种能够有效对抗单脉冲雷达的角度欺骗干扰。随着对抗主动式雷达导引头的需求提升,研究交叉眼干扰理论、研制交叉眼干扰系统正成为电子战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从交叉眼干扰的理论发展、装备发展、应用难题以及研究趋势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以期提供交叉眼干扰的全面认识和后续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干扰平台旋转或者在不同方向被探测的情况,该文提出正交多点源反向交叉眼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角度偏差与其他影响因素的闭合解公式。闭合解公式为与传统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和正交四点源反向交叉眼的对比和评估提供了数学依据,同时为优化方案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了采用正交阵列和线性排布干扰单元的工程实践方法的数学本质。将稳定因数和系统在相同雷达指向角时的角度偏差作为衡量指标,对所提方案和以往的方案进行了数学和实例分析,突显了所提方案在产生稳定的角度偏差方面和产生有效的角度偏差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脉冲雷达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环路反向交叉眼进行干扰。该文对多环路反向交叉眼干扰进行建模,分析了平台运动在不同干扰环路间引入的多普勒频率差。运用泰勒级数展开推导了多普勒频率差的表达式,给出了补偿公式,并分析了多普勒频率差补偿的敏感度和多普勒频率差对参数容限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率差在干扰机转角为45°时最大,干扰机天线应尽可能对准单脉冲雷达以减小多普勒频率差;对不同环路之间的多普勒频率差补偿得越精确,干扰环路相位差越小,参数容限越宽松,多环路反向交叉眼的干扰效果就越稳定。  相似文献   

6.
一种交叉眼干扰技术实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干扰信号参数可以使被干扰雷达形成最大测向误差或疑似多路径误差。交叉眼干扰技术利用波前扭曲引起了跟踪雷达的瞄准点向更强干扰信号方向的位移。探讨了实现交叉眼干扰的一种途径,给出了被干扰雷达角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周亮  刘永才  孟进  杨浩楠 《电子学报》2021,49(12):2289-2298
交叉眼干扰是单脉冲雷达最有效的干扰方式之一,增益是衡量交叉眼干扰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在两源反向交叉眼干扰(TRCJ,Two source Retro-directive Cross-eye Jamming)和多源线阵反向交叉眼干扰(LMRCJ,Linear ar-ray Multi-source Retro-direc...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由四个干扰阵元呈线阵不等间隔排布而构成的全新多环路反向交叉眼干扰构型,并借助通道回波、矢量合成和角度因子,分别对新构型下多环路反向交叉眼干扰的诱骗角度、诱骗距离和参数容限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Ku波段,搭载于大型平台上的新环路构型不仅可产生很大的交叉眼增益,引导单脉冲雷达产生更大的诱骗距离和诱骗角度,而且在给定角度因子的情况下,随着干扰距离和干扰机转角的增大,角度因子等高线明显减小,多环路反向交叉眼干扰对参数容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相似文献   

9.
在干扰平台旋转或者被不同方向的雷达探测情况下,该文对传统反向交叉眼和正交四点源反向交叉眼进行了容限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角度参数的概念,同时提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AFSBV)作为评估两种方案性能的指标。进一步推导得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关于相位偏移和幅度增益的闭合解,在干扰平台旋转角取值不断变化时,得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的最大值。这一结论能指导交叉眼干扰工程实践中相位和幅度的取值范围,使系统能满足所有干扰平台旋转或者被不同方向的雷达探测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降低POI合路分布场景干扰,来提升轨道交通5号线用户感知,分别从轨道场景专网干扰现状分析,施工方案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分析优化,将成果应用在轨道交通5号线后,多系统合路的互调干扰得到大幅降低,相关的成果在后续的轨道环线建设中得到实践证明,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和完善网络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用户感知,进一步巩固联通优质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