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65例PTC患者肿瘤细胞DNA中BRAFV600E点突变,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BRAFV600E点突变在PTC中的发生率为61.5%(40/65),其中40例BRAFV600E突变的PTC中有14例淋巴结转移,而未突变的25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0例,BRAFV600E点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7932).结论 BRAFV600E可能参与PTC的发生,但与PTC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臧循雄  陈建武  林宏献  郑燕  张高之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96-1297,1306,F0002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DNA,对BRAF基因第15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在42例PTC中,检测到19例存在BRAFV600E突变。突变患者组的年龄更轻,而突变组与无突变组间肿瘤大小、是否多灶性、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组织亚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AF基因突变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分析BRAFV600E突变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预测局部转移及治疗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5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PTC石蜡包埋切片140例,提取石蜡切片的DNA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BRAFV600E突变表达,与文献已知的PTC细胞WRO和KAT-5细胞中提取的DNA作为对照。对其中120例进行96.3~120.1个月随访。结果:140例PTC中,BRAFV600E突变率为53.6%。BRAFV600E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腺外浸润无相关,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0例随访病例中,发现BRAFV600E阳性的病例有较高的复发、死亡率。结论:BRAFV600E突变率与PTC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BRAFV600E突变在临床上可以成为预测局部转移及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PTC病人184例,感染HBV者66例(A组),未感染HBV者118例(B组),比较两组多灶、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突变率、RET蛋白表达。结果 A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检出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33,P<0.05);桥本病检出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肿瘤大小、多发病灶、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BRAFV600E突变率及RAT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既往有HBV感染病史的PTC病人有更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BRAF V600E突变及其与甲状腺超声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反应扩增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34例PTC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甲状腺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BRAF V600E突变情况,比较PTC发生和未发生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甲状腺超声检查影像。结果:34例PTC癌组织标本中有18例发生BRAF V600E突变,16例未发生突变;34例PTC癌旁组织标本均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PTC BRAF V600E突变患者与未发生突变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癌块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及有无钙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中BRAFV600E突变率较高;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超声表现无明显关系。甲状腺超声表现不能预测PTC中BRAF V600E突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叶宗媛  许雪  胡娟 《陕西医学杂志》2023,(12):1765-1769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比较两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差异。分析两指标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分析两指标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GDF-1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C患者肿瘤直径和是否包膜侵犯有关(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BRAF V600E基因未突变患者,GDF-15阳性表达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GDF-15阴性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及p27蛋白表达并评估在PTC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DNA序列分析、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83例PTC标本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p27蛋白染色状况。结果:单因素结果提示PTC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在年龄、临床分期、BRAFV600E基因突变和p27蛋白表达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原发肿瘤直径和病灶单双叶的差异则无明显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P=0.009)、BRAFV600E基因突变(P=0.031)和p27蛋白表达(P〈0.001)作为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RAFV600E基因突变及p27蛋白低表达可以作为评估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收集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探究PTC基因突变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并探讨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以期细化PTC的精准治疗。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标准且同意入组的PT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1)各基因突变作观察组、野生型作对照,对比各基因型突变与野生型的差异;(2)多基因突变作观察组,单基因突变作对照,对比多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突变的差异; (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作观察组,无基因突变作对照,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1)BRAFV600E突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N1占比大,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PO-Ab降低(P < 0.05);TERT突变:高龄、男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RET突变: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NTRK3与ETV6均融合突变,结果一致:突变组侵犯甲状腺包膜占比大(P < 0.05);RAS突变:Tg-Ab水平低(P < 0.05);TP53,CCDC6:突变组与野生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2)多基因突变组侵犯包膜、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量多,M分期晚(P < 0.05);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组CLNM占比大,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较多(P < 0.05)。  结论  (1)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2)多基因突变较单基因突变表现出更强的侧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能力;(3)cN0 PTC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隐匿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ARMS)技术检测同一患者不同标本类型BRAFV600E的突变状态并研究其突变差异性。方法:采用ARMS技术对132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标本和手术组织学标本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分析不同标本类型及不同程度病变组织中BRAFV600E的突变差异性;同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临床病理参数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在细胞学方面,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在FNAC明确诊断PTC中为95.56%,FNAC不能明确PTC中为17.24%;在组织学方面,68例PTC中BRAFV600E的突变率为85.29%,64例良性组织BRAFV600E未发现突变。另外,BRAFV600E突变与PTC临床病理参数,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双侧病灶、是否有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关(均P>0.05)。结论:基于ARMS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状态是PTC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BRAFV600E与FNAC标本联合运用有效提高了PTC的术前诊断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与PTC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RAFV600E点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MASA-PCR)检测108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V600E点突变(包括83例甲状腺癌,11例甲状腺腺瘤,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癌旁正常组织)。结果:仅在PTC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检测到BRAFV600E突变,PTC中突变率为66.7%(48/72),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其突变率分别为72.6%(45/62)和66.7%(2/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40岁以上患者的BRAFV600E突变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者,而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关系。结论:BRAFV600E突变仅发生于PTC和部分未分化癌,是PTC中较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为PTC的发生机制提供新思路。BRAFV600E突变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CLN)转移的关系,探讨C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104例PTC病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突变与PTC临床病理特征、超声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肿瘤最大径、肿瘤钙化、被膜外侵犯及CLN转移相关(P < 0.0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被膜外侵犯是CLN转移的独立因素(P < 0.01)。结论BRAFV600E基因突变可为PTC手术CLN清扫提供基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 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PD-L1、BRAFV600E、CD68蛋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PD-L1、BRAFV600E、CD68蛋白表达;分析PD-L1、BRAFV600E、CD68蛋白以及TIL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结果   (1)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CD68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溃疡形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PD-L1、BRAFV600E和TIL与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溃疡形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皮肤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36.67%(22/60),其中,肢端型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68.18%(15/22);黏膜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23.33%(14/60);(4)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论   (1)CD68蛋白表达在判定患者预后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2)皮肤部位的黑色素瘤建议行BRAFV600E免疫组化检测;(3)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常见的遗传学事件BRAFV600E突变与钠碘转运体(NIS)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选取104例行手术治疗的PTC病人为观察对象,留取术中新鲜PT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ISmRNA含量,石蜡包块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IS蛋白表达,同时行BRAFV600E突变基因检测。 结果 104例PTC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型共70例(67.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例(P < 0.01);PTC组织中NISmRNA的表达浓度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但NIS蛋白表达强度则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PTC组织中NISmRNA表达下调同时NIS蛋白表达上调的比例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PTC BRAFV600E基因突变病人NISmRNA表达浓度低于野生型病人(P < 0.01),但NIS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RAFV600E基因突变仅存在于癌组织中,可能与癌组织中NISmRNA低表达及NIS蛋白高表达具有相关性,且推测PTC中NIS蛋白可能是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影响其正常运输功能而导致病人无法聚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 特征的相关性,miR-155指导PTC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6例PTC患者的癌及癌旁新鲜组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 miR-155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8%(60/86)的PTC患者癌组织的miR-155表 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相对上调倍数为2.63±2.73倍;而在表达上调组中,PTC原发灶更大[(1.66±0.96)cm vs(1.19±0.52)cm, P=0.021];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包膜外侵犯(56.7% vs 23.1%,P=0.004);淋巴结转移率更高(70% vs 46.2%,P=0.036);具有更晚的 TNM分期,Ⅲ~Ⅳ期的比例更高(20% vs 0%,P=0.014)。PTC癌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ΔCT)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具备 一定的相关性(r=0.531,P=0.001)。结论PTC中miR-155的高表达具有更大肿瘤病灶,更易甲状腺包膜外侵犯,更高颈部淋巴 结转移率及更晚的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点,可能作为不良临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 3、BRAFV600E基因、P53、TopoII、Ki-67、CyclinD1和HBME-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上述8种标志物在100例PTC和4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C组织中CK19、BRAFV600E基因、Galectin– 3、和HBME-1阳性表达率(97%、75%、98%、66%)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组织(45%、13%、2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标志物单独用于PTC的诊断时CK19、Galectin– 3的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7%、98%),Galectin– 3的准确度最高(92.2%),P53特异性最高(95%),多种标志物联合应用时,CK19、Galectin– 3、HBME-1三项标志物联合应用作为PTC的诊断标准时准确度最高,高达到97%。结论:CK19、BRAFV600E基因、Galectin– 3、和HBME-1是诊断PTC的重要标志物,这些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对形态不典型PTC与甲状腺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46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43例PTC、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miR-146a含量变化及32例PTC、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外周血的miR-146a含量变化,并根据PTC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①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miR-146a相对含量分别为0.0280±0.0131和0.0212±0.0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织的miR-146a含量变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有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无关(P〉0.05)。②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外周血中miR-146a相对含量分别为0.0891±0.0419和0.09224-0.045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外周血的miR-146a含量变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146a在PTC中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有明显关系,多见于进展期,提示miR-146a在PT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