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制锐器保护套在供应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黄波 《现代护理》2006,12(10):967-967
自2004年1月以来,我科室将纸塑包装袋应用于各种穿刺针及小件物品单包装灭菌,具有保存时间长、使用方便等特点.但在保存过程中,纸面、塑面易被锐器刺破,不仅造成无菌物品的污染,而且有刺伤医务人员手的危险,影响了临床的诊疗工作,易引起医疗纠纷.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室采用废弃的纸壳自制锐器保护套,经过1年多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毒供应室人员发生锐器伤调查研究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各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频繁接触沾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很高,是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险群体.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等级医院供应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原因、环节和处置,以提高防护意识,促进锐器伤上报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心供应室负责全院各科室再生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频繁接触沾有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很高.而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传播的最大职业危险因素.所以,工作人员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发生锐器伤.而一旦发生锐器伤,则要及时处理,预防性用药,尽量避免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护士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车上层放治疗盘,下层放3~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锐器等。但敞开式治疗盘内物品放置不合理,物品易被污染,治疗车底层过低,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反复下蹲放置物品,耗时耗力,且在投放锐器时,由于视野不明了和距离远,伸人车底投放锐器的手极易被锐器所刺伤。  相似文献   

5.
潮湿季节无菌物品保存期限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潮湿季节无菌物品保存期限.方法2001-2003年连续3年3-6月,共做24批,每批20个实验包,以7d为1个周期,每周期做5个包,共做实验包480个.分别放置在供应室等5个不同科室的无菌柜内.于第7、14、21、28天做细菌培养.结果无菌物品保存期限28d内细菌培养结果全部阴性.结论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设备先进、存放环境、包装方法达到要求时,在潮湿季节,无菌物品保存期限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保存等离子低温灭菌物品的最佳环境。方法将200例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分组,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环境中,找出等离子低温灭菌物品保存的最佳环境。结果等离子低温灭菌物品保存的最佳温度为22℃~24%,湿度为45%-55%,光照强度为避光保存。结论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避光处理,可以确保等离子低温灭菌物品的保质期;避免了重复灭菌给器械带来的损害,减少了科室的支出。  相似文献   

7.
840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相关人群的1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锐器伤后的报告情况,以及培训参与和过去1年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操作、场所和器具.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回收率100%.84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23%,女性占72%,50.24%发生过锐器伤;工作年限<10年者占锐器伤总数的7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率处于前3位,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的第一高危科室;已知血源性暴露源为乙肝69例、梅毒19例、丙肝6例和HIV 3例;6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仅有11.61%被刺伤者报告过锐器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高危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16-2717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奇红  李萍 《护理研究》2009,23(36):3379-3379
临床工作中注射盘内都需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2 mL或5 mL注射器1付,砂轮1支,以备在注射药物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用.但在院区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临床执行中存在着3大缺陷:注射盘内单单存放肾上腺素,或将物品裸露在外,每次注射前都要查看物品是否齐全;将肾上腺素(要求避光保存)存放在透明的塑料试管中;存放肾上腺素的试管太大,在使用注射盘过程中,易碰撞破损.鉴此,我科室利用废弃的碘伏罐制作成抢救盒,应用效果好,并在全院中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中锐器伤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预防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对汕头市5所二、三级医院977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97.5%的护士曾发生锐器伤;急诊科护士人均年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高,与其他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环境下护士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分别高于其他工作环境(P<0.05);不同护理操作的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个人习惯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工作环境、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器材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徐奇红  李萍 《护理研究》2009,(12):3379-3379
临床工作中注射盘内都需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2mL或5mL注射器1付,砂轮1支,以备在注射药物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用。但在院区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临床执行中存在着3大缺陷:注射盘内单单存放肾上腺素,或将物品裸露在外,每次注射前都要查看物品是否齐全;将肾上腺素(要求避光保存)存放在透明的塑料试管中;存放肾上腺素的试管太大,在使用注射盘过程中,易碰撞破损。鉴此,我科室利用废弃的碘伏罐制作成抢救盒,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各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频繁接触沾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很高,是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险群体。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等级医院供应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原因、环节和处置,以提高防护意识,促进锐器伤上报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贺舰灵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25-126
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各种医疗物品用后聚集的地方,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方,工作人员每天暴露于感染性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的医疗器械,受医疗锐器损伤的机会较多。因此,在医疗职业岗位,职业暴露感染已成为医务人员[1]  相似文献   

14.
32例医务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锐器损伤及其有关的侵害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自1981年Mccormick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以来,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日益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1月医务人员发生的32例锐器损伤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防范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4年2月~2005年11月发生锐器损伤的32例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被损伤人员分布在外科、手术室、内科、急诊等10个不同的科室。1.2方法分析锐器伤人员科室分布、人员分类、损伤原因、被…  相似文献   

15.
韩彩霞  张跃荣 《护理研究》2005,19(5):880-880
我科护理站是一个综合型护理站,负责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3个科室的护理工作.科室的工作人员多,日常事务繁杂.加之,2003年医院又增装了外线电话,故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事务和信息需要交接或转告,如会议讲座、考试填表、上级电话通知、同级科室的紧急会诊、物品的领取、病人的特殊要求、物品借出登记,另外还有工作人员的临时去向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一次性物品库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将一次性物品按四区域、三类别,配以不同颜色的标识对一次性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目视管理后,一次性物品库房库存增加,物品进货及时,无过期物品,且工作效率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提高。结论:目视管理形象直观,具有简单、实用、合理、高效的管理特点。目视管理应用在一次性物品库房管理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深化优质护理,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原因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各种注射、液体配药、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工作量最大的技术操作[1].自1981年Mccrmick等[2]首次报道各种锐器刺伤对医务人员造成的危害以来,国内外专家相继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证实医务人员是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时刻有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可能性.为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被锐器损伤后的上报情况、心理变化、采取的补救措施,我院于2008年5月对150名不同科室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闰生 《家庭护士》2009,7(16):1447-1448
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无菌物品存放时间的长短受包装材料,保存环境的影响.国内大多数医院供应室仍采用棉布包装无菌物品,存放的时间在25 ℃以下的环境中保存7 d~14 d.有些临床科室常出现备而不用的情况,对超出有效期的无菌包又需要重新处理后再灭菌,这样加大了工作量,又增加了包内物品的损耗,导致医疗成本的浪费.为此,我院近3年引进重庆博迈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粘式纸塑包装袋,大大减少过期物品的重新灭菌的次数,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我们制作并比较了自粘式纸塑包装袋的试验包和棉质布包的试验包灭菌后无菌存放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楠  轧春妹  曹武奎  高斌 《天津护理》2013,21(4):283-285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寻求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锐器所致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期间该院共有从事医疗工作的护理人员169名,发生锐器伤13例(7.69%).从事输液、注射、采血工作的护士的锐器损伤率相对于不从事上述工作的护士零锐器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低年资、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风险要高于工作年限长,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P< 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后,两者间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在使用锐器盒依从性好的科室工作发生锐器伤的比例仅为使用锐器盒依从性差科室的五分之一,P=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后锐器盒良好的使用对于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的风险仍有预防作用(OR =0.186,CI 95%:0.046-0.755,P=0.019).结论:尽管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对其接诊患者传染性有很强的认识,良好使用锐器盒仍可以使锐器损伤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在全院临床科室电脑联网的基础上,将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的网络连接,使临床科室申领物品采用电脑申请,消毒供应中心按照临床的需要进行供应.首先是软件的设计和人员的培训,然后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消毒供应中心打印清单并按照打印的清单收取物品.结果通过使用物品交换网络化,在消毒供应中心内,污染的物品交换单不会在各室间进行传递.避免了由换物单造成的消毒供应中心内部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的交叉感染.同时,减轻了工作量;保证了物品的及时供应.结论物品交换网络化对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