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软件集成的方法,采用刚柔耦合的建模理论建立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分别研究不同带载比例和不同启动、制动加速度工况下臂架应力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冲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在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带载直线行驶过程中,引起臂架应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吊重的摆动,履带车辆的多边形效应是次要原因;在启动过程中臂架的应力变化不大,在制动过程中臂架的应力变化最大,且带载比例越大,制动时间越短,冲击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腰绳作为大吨位履带起重机起臂主要构件,其长度、安装位置对履带起重机臂架的挠度有着重要影响。根据臂架柔性系统力学变化特性,提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履带起重机腰绳设计方法。建立腰绳和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虚拟样机柔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有腰绳状态3种不同方案和无腰绳状态臂架系统分析,获得起臂工况下臂架系统挠度变化情况。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设计的腰绳可有效减小臂架起臂挠度,大幅改善臂架应力情况,有效降低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作业风险,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小东  韩颖 《机械与电子》2016,(6):33-35,40
应用MSC.ADAMS 软件对履带起重机起臂、提升、回转、行走、变幅等工况时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仿真;应用ANSYS软件建立臂架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ADAMS 输出的载荷导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多载荷步的有限元动态模拟,求出臂架系统在各工况下的受力状态;应用电阻应变仪对臂架进行应力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履带起重机在带载回转过程中,臂架系统由于自身和重物惯性力的作用而产生附加的侧向载荷.应用ADAMS软件对履带起重机进行回转动力学仿真.为方便设计,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基于回转动载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实例表明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伸缩臂是汽车起重机的重要部件,可通过变幅、伸缩和回转运动实现搬运货物的功能,故其结构决定起重机的起重性能。各节伸缩臂间传递载荷主要通过臂节和滑块的接触作用,伸缩臂与滑块接触区域的受力情况复杂,且接触区域的应力会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故该区域对臂架整体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文中研究了有限元接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臂节与滑块有限元模型,以面面接触的方式模拟臂节与滑块的接触关系,并选择多个典型工况对伸缩臂进行分析,研究伸缩臂滑块参数对接触区域的应力影响。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当滑块长度在100~280mm内增加时,伸缩臂应力、滑块应力、接触应力逐渐减小;当滑块长度再增加,对伸缩臂应力和接触应力影响很小,而滑块应力出现了小幅度增大。在对弹性模量局部应力的影响分析中,随着滑块弹性模量的增大,伸缩臂的局部应力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FWT-55是抚挖最新开发的伸缩臂式履带起重机,整机结构紧凑,符合公路运输要求。伸缩臂式履带起重机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的新型起重机械,主要应用在桥梁下、隧道内等高度受限以及建筑工地内转场频繁的场合。FWT-55最大额定起重量为55t,同时兼备汽车起重机无需拆装臂架及履带起重机可带载行走的优点,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市场现有产品的型号、吨位、技术特点进行了详述,对目前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市场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市场对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未来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履带起重机臂架是重要的承载构件,变截面处承受轴向载荷和弯矩引起较大应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存在开裂的可能。为深入了解工作状态中臂架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规律,对300 t履带起重机的标准型主臂进行实车应力测试,获取典型工况下危险截面测点应力值。根据该起重机的常用载荷工况,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起重臂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结果分析,确定顶节、标准节、底节附近的3个危险截面,汇总各工况下3个危险截面上4根弦杆的最大应力,分析应力分布变化趋势。由此确定测点布置,并根据规范,制定臂架应力测试的试验方案,通过获得的静态和动态测试的应力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式液压起重机的臂架可作俯仰工作,以改变起吊物到回转中心的距离(幅度),这就叫变幅,它通常由液压缸完成。为了使该起重机既有尽可能小的纵向尺寸,又有尽可能大的作业范围,它的臂架具有伸缩功能,犹如收音机的伸缩天线,只是臂架断面多是多边形的,以四边形见多。小型机通常仅伸出一节臂,大、中型机可达四、五节,它们也由液压缸驱动。通常一只液压缸完成一节臂的伸缩,也有通过链条或钢丝绳机构完成多节臂同步伸缩的。汽车式起重机的轮胎仅承受整机在行驶状态的自重,在作业时必须打起支腿(图1),使轮胎完全离地。支腿不仅能…  相似文献   

10.
<正>履带起重机臂架承受所吊物体的质量、起升停止时的冲击载荷、风载荷、臂架自身质量的载荷等。臂架的强度、刚度和抗失稳等性能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起重机臂架接头焊接工艺。1.臂架接头结构及材质(1)结构履带起重机臂架由上节臂、下节臂与不同节数(根据作业时所需臂长确定)的中间节臂组  相似文献   

11.
基于HHT(Hilber-Hughes-Taylor)隐式时间积分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影响的起重机带载伸缩臂架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臂架伸缩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动力特性。分析了臂架-滑块间摩擦特性、伸缩油缸的弹性刚度及阻尼特性、臂架自身刚度等对带载伸缩臂架振动的影响。针对起重机臂架带载伸缩过程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臂架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对履带起重机的起臂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用LINK180单元模拟变幅拉板,利用其在温度载荷下的变形特性,通过设置相关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温度载荷,使单元长度匀速缩短,带动臂头,完成起臂控制.以位移约束的方法代替常规载荷约束的方法,解决了起臂过程模拟中,由于拉板力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无法定义载荷步的问题.ANSYS软件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块中含有瞬态分析模块,可对履带起重机起臂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有限元分析,为实际的履带起重机起臂调试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伸缩臂履带起重机仍在起重机市场居一席之地,且有可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早在1967年Grove推出225t(起重量25美吨)型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紧随其后Coles于1968年制造Hydral20TC(起重量12t)伸缩臂履带起重机,20世纪90年代初Grove为芝加哥Bridge&Iron公司制造数十台CM20(起重量20美吨)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用于从内到外制造储油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描述全地面起重机组合臂架结构复合运动的动态特性问题,利用APDL语言编制典型全地面起重机组合臂架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参数化处理程序,采用MPC184单元对组合臂架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模拟,对组合臂架进行自动建模、加载和求解。以典型的全地面起重机组合臂架为例,研究了组合臂架变幅与回转复合运动的动态特性,获得变幅副臂吊点位置的位移、速度以及回转中心处支反力的变化规律,并与刚体动力学分析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地面起重机组合臂架系统复合运动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符合起重机的真实运动规律; 基于APDL参数化建模实现了全地面起重机柔性组合臂架系统复合运动动态特性的高效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几何非线性梁理论,将全地面起重机各构件简化为梁单元,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对于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臂架强度的计算。通过分析塔臂变幅角度和塔臂长度对臂架强度的影响,得到轴力、变幅平面内弯矩、回转平面内弯矩对臂架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臂架强度的因素及最大强度发生位置进行分析,为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下确定合理的起重性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几何非线性梁理论,将全地面起重机各构件简化为梁单元,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对于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臂架强度的计算。通过分析塔臂变幅角度和塔臂长度对臂架强度的影响,得到轴力、变幅平面内弯矩、回转平面内弯矩对臂架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臂架强度的因素及最大强度发生位置进行分析,为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下确定合理的起重性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级柔性伸缩臂滑动耦合动力学问题,根据ADAMS柔性体建模理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的多级柔性伸缩臂动力学模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依托改装的轻型伸缩臂式起重机建立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级伸缩臂建立有限元模型,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为了实现仿真过程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保证仿真结果反映实际工况,在伸缩臂间分别添加滑移副约束和接触力约束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约束方式所产生的动力学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得出多级伸缩臂臂间滑块与臂节之间接触碰撞会影响伸缩臂作业平稳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为多级柔性伸缩臂动力学建模分析和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伸缩臂式履带起重机综合了汽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的特点,既具备轮式伸缩臂起重机所具有的不需拆卸、机动灵活的特点,又集中了履带式起重机的吊载量大、可带载行走、越野能力强的特点。伸缩臂式履带起重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伸缩式吊臂安装在履带底盘上所形成的起重机产品。这种产品综合了汽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的特点,既具备轮式伸缩臂起重机所具有的不需拆卸、机动灵活的特点,又集中了履带式起重机的吊载量大、可带载行走、越野能力强的特点,可广泛用于隧道内施工、从内向外建  相似文献   

19.
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对单元横向位移场采用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利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准确描述梁单元的运动状态,并推导了梁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考虑二阶效应的运动方程。利用两节点梁单元对桁架臂系统底节、标准节与顶节分别进行等效,在考虑桁架臂受二阶效应产生的影响下,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动力学方程。以QUY750型号起重机桁架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变幅工况进行实例分析,利用Simulink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ADAMS对臂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比桁架臂系统在变幅过程中起重臂节点位移与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二阶效应下,对于桁架臂系统位移和变形的动力学方程计算的数值解与ADMAS仿真结果相符。因此,在分析履带起重机桁架臂系统的运动过程中考虑二阶效应产生的弹性变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K形管焊缝周围的应力分布受载荷形式影响,首先针对履带起重机臂架中K形管的受力特点,对K形管常用的几何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45个适应于履带起重机桁架臂几何参数的K形管有限元模型。其次,采用热点应力法并考虑K形管的弯曲次应力,得出了K形管焊缝周围应力集中系数随几何参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可知,在履带起重机典型载荷形式下,K形管焊缝周围的应力集中系数受几何参数影响,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出现在跟点处,且冠点处与跟点处应力集中系数接近,而鞍点处最小,为履带起重机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