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输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输刺组和常规刺组各51例。输刺组采用输刺法为主治疗,即颈部相应夹脊穴深刺到颈椎骨;常规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者同时配合电针疗法。结果:输刺组治愈率为68.6%,有效率为98.0%;常规刺组治愈率为47.1%,有效率为84.3%。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输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克服传统瞬间发力定点旋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缺点,观察替代的新型卧位旋转复位法的疗效。方法:将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卧位旋转复位法和传统瞬间发力定点旋转法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论:新型卧位旋转复位法治疗50例,治愈率62.00%,有效率100%;传统瞬间发力定点旋转法治疗48例,治愈率56.25%,有效率91.67%,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卧位旋转复位法和传统瞬间发力定点旋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西清 《四川中医》2005,23(8):103-10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为主,配合针刺加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刀松解为主,配合针刺加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疗效,并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接受治疗的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对照组采用针刺加推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91.0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加推拿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以寻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赖在文教授复位手法加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_(12);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治愈_43例,占62.3%;好转25例,占36.2%。总有效率98.6%。对照组65例,治愈28例,占43.1%;好转29例,占44.6%。总有效率8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3,P<0.05)。结论:复位手法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的中药热敷粉热敷患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和97.5%,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15%和92.31%,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赖氏手法加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赖氏手法加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4例,并与颈椎牵引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2%,对照组有效率76.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赖氏手法加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治愈率,较常规单纯牵引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与常规颈部牵引、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每隔3日推拿1次,25—30分钟/次的颈肩部软组织压痛点附着处强刺激滑动按压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1次的颈部间歇牵引20分钟/次,配合中频中强度治疗20分钟/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率为27%,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示性意义(P〈0.01,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在临床上对108例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4例为治疗组,5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和颈椎定位扳动法。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率为43%,总有效率为95%。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优于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照组采用夹脊电针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明显优于夹脊电针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颈椎棘突旁及肩胛骨内上角处的压痛点、条索状硬结或小结节中点为主穴采用傍刺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此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傍刺针法为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的方法,进行两组间的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在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痊愈23例,占74%,显效6例,占20%,无效1例,占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13例,占43%,显效5例,占16.6%,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1.43%,两组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7例的疗效。方法:选取1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结果:痊愈73例,占62%;有效39例,占33.3%;无效5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结论: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牵引下推拿配合颈根痛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推拿配合颈根痛方疗法,对照组采用牵引下推拿疗法,均进行3个疗程30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组治愈率46.8%,总有效率95.7%.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25).结论:表明牵引下推拿配合颈根痛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明显优于牵引下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2010年8月所收治的30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治愈233例,好转64例,未愈10例,有效率达96.7%.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观察局部理疗加体针与传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6年i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单号设为实验组52例,双号设为对照纽51例,观察3个疗程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6%;实验组治愈率72%,对照组治愈率48%。结论: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运用针刺"落零五"穴,同时配合龙氏正骨手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天柱、颈夹脊、大椎等穴进行治疗.以上2组均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痛综合评定和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的详细记录.结果:①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无1例脱落.②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均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RI和VAS差值较对照组的值大(P均<0.05).④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无特殊不适.结论: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能够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痛等症状,从而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推拿治疗以上臂外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探讨以上臂外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的发病机理 方法:以上臂外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和单盲法分成:牵引组(对照组)40例、推拿治疗组40例进行治疗 结果:牵引组(对照组):治愈:12例 好转:21例 未愈:7例 显效率:82.5%.推拿治疗组:治愈:18例 好转:20例 未愈:2例 显效率:9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推拿治疗组优于牵引组.2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McGi11疼痛评分分值的比较,显示治疗前2组的疼痛分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疼痛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McGi11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cGi11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颈神经后支、肩胛背神经受卡压,小圆肌缺血受损伤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上臂外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颈、肩、背上可触诊到的痛点进行手法松解、关节复位,就可以使疼痛、肌肉痉挛、小关节错位、神经卡压的恶性循环打破,消除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按揉配合刺针新人迎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按揉配和针刺新人迎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SCS评分自身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及总疗效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揉配合针刺新人迎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其操作简单,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