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有木本粮食之称。栗树对栽培的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易管理,果实耐贮运,是山区林农致富的好树种,深受山区农民的喜爱。但由于部分栗农栽培技术含量较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目前,丹东地区板栗栽培面积达150万亩,板栗总产量在4500万千克,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也是重要的木本粮食。其营养丰富,经济用途广泛,综合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板栗生产是农民开发山区、振兴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镇安县是陕西省板栗主产地之一。近几年我们对板栗进行高产栽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绍银 《乡村科技》2019,(9):100-101
板栗,一个我国品种和产量均排在世界首位且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由于板栗的品质优良,涩皮易剔除也被誉为“东方珍珠”。由于板栗富含极高的营养价值,又美味好吃,更具有健脾养胃、消肿止血及强筋健骨等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也为板栗栽培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板栗栽培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支柱。因此,本文研究了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省部分地区多为山地,是发展山地板栗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良好条件。目前,已有不少农民发展了山地板栗,但由于缺乏技术,丰产性能差。为帮助山区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现将山地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栗瘿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河北省迁安市北部山区重点栽培的树种,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近3年来,迁安市板栗栗瘿蜂发生非常严重,给迁安市的板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此,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板栗专家孔德军,对栗瘿蜂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现结合迂安市的具体情况将栗瘿蜂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栗原产我国,南北均可种植,只是不同地域种植不同生态型品种而已。由于南型良种板栗比北方板栗成熟期早,可提前满足市场需求,且果大、色艳,栗实价格高;同时,板栗抗性强,种植易,有利退耕还林等特点,故我省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乐于种植,争相发展。但过去一些年,我省在板栗发展中却吃了不少“苦头”,主要是伪劣板栗品种苗木之故。近期不少有关种植单位和个人询问果树品种苗木,特别是板栗伪劣品种苗的有关问题,现述之于下。   一、当前我省板栗伪劣品种苗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点   1.实生板栗苗不是品种苗。有的苗木商出售美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贵州剑河山区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板栗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某些产区由于对病虫害防治不力,致使病虫蔓延,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损失很大,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板栗的积极性,成为板栗生产的突出障碍,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市北部山区,是遵化市万亩板栗之乡。为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2007年,从迁西县引进板栗、栗蘑高效立体栽培新模式,利用板栗行间种植栗蘑并取得成功。栗树下栽培的栗蘑,比普通栽培的蘑菇菇体健壮、肥厚,抗逆性强,同时还可做到树下保墒,有利于栗树生长,使栗树增产在30%左右。山区农户可充分利用5~9月份适温的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9.
板栗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掌握合理的管理技术是提高板栗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下面简单介绍旱作板栗优质丰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云南主要的干果经济树种,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在发展山区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云南板栗大多种植在山区,无灌溉条件,板栗树萌芽生长、花芽分化、受粉授精、幼果形成和生长均在旱季。在此期间,干旱缺水,土壤施肥肥料无法溶解,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养分供应不足是山地栗园结果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因素。据笔者对6年生板栗品种“云良”,叶面喷施“农乐宝”和“中华大肥王”试验表明,喷施上述两种叶面肥单株产量分别为4.6千克和4.4千克,而喷水单株产量仅为2,4千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邢台县板栗生产成为山区十个乡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它为困难家庭(没有外出务工的)脱了贫,为多数家庭致了富,更为种植大户奔了小康。但板栗的发展是依托水平沟的建设,多数栗农为了解决杂草和板栗争水争肥和采收时容易捡拾板栗的问题,又要减轻劳动强度,大量使用灭草剂,将水平沟内和两条水平沟中间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3,(5):45-45
长期以来困扰山区农民和科技界的板栗保鲜贮藏难题,现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板栗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课题组攻克。该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确定了板栗的冰点范围,并提出了板栗空调贮藏的气体参数,指出板栗为非呼吸活跃型果实,为板栗贮藏保鲜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省板栗生产面积大,但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殖,结果迟、产量低、变异大,劣多优少,严重阻碍了板栗生产的发展。高接换种是我省板栗低产园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我省板栗高接换种中所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选择适合我省风土条件的品种;二是采用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的高接方法和其高接后的管理措施。对提高我省栗果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板栗树适应性强,耐瘠薄,在豫南山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达40多个。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板栗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调整种植结构,淘汰了劣质品种,选育出了桐柏当地优质品种有十多个。全县板栗栽培面积2·3万公顷,挂果面积1·7万公顷,年产量9620t,年销售额4810万元,板栗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板栗在我省栽培比较普遍,在鄂东的罗田、麻城、英山,在鄂南的咸宁、崇阳、通山,在鄂西南的秭归、宜昌,在鄂东北的应山、大悟,在鄂北的南漳等山区,都有大面积栽培,其中尤以罗田、麻城两县,产栗更为著名。罗田板栗栽培历史已久,据《黄冈地区果树志》介绍,罗田至少已有200年历史,麻城栽培历史较浅。历来都是当地农村多种经济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选用5个板栗良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莲县板栗栽培应以五莲明栗、烟青为主栽品种。总结了五莲明栗示范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当地实施山区林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综合开发富民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汀县是福建省板栗主产区,2004年全县栽培板栗面积0.68万公顷,投产面积0.43万公顷,年总量7600吨,亩产117公斤,产值6840万元,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典型。我县板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绩显著,与有一套规范栽培技术分不开。现将山地板栗园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宁国山区居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板栗等的种植。文章结合宁国市梅林镇板栗生产实际,从优良品种改造、管理郁闭林分、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对低产林改造增效技术进行总结,为实现山区板栗丰产、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是天祝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的不断发展,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沿祁连山高寒阴湿山区推广面积达到2000hm^2。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茬口安排不合适、品种选择不对路、栽培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直接影响日光温室的效益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20.
板栗是我国的特产果品,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其栽培历史悠久,在华北、西北、东北及华中、华南等地的山区或半山区均有栽培。板栗果仁肥厚,具有甜、香、糯的独特风味,并且营养丰富,除含有4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可吸收利用的钙、磷、铁、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