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维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方法在三维CT引导下应用改良的Hartel法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试验验证靶点,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靶点射频温控毁损。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54例,2例患者疼痛减轻,仅需口服常规剂量药物即能控制疼痛,治愈率96.43%;54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2例术后患区窜跳痛、12例咀嚼力减弱、6例头痛眩晕,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减少穿刺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马力  宋文阁 《重庆医学》2006,35(7):587-588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三叉神经第Ⅱ支合并第Ⅰ、Ⅲ支或Ⅰ、Ⅱ、Ⅲ支并存疼痛者应用改良的前入路卵圆孔穿刺法行射频热凝毁损术。应用C型臂定位下行卵圆孔穿刺。射频温度控制在75-90℃。结果优良46例,良好1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2例3~18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定位准确,时患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处,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的电极做温控热凝至60-75℃,毁损三叉神经的相关感觉支。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301例、疼痛缓解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4%。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适应证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颖  岳永峰  张文祥 《西部医学》2008,20(3):553-554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处,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做温控热凝至70℃-75℃,毁损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96例,总有效率96.0%,无效1例(1.0%),复发1例(1.0%)。结论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适应证广,效果显著,特别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Ⅱ、Ⅲ支三叉神经痛患者35例,CT扫描确定卵圆孔位置及穿刺角度和深度,并给予电生理引导确证,静脉全麻下每分支分别给予65℃和75℃射频热凝各90s。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经卵圆孔穿刺入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后7d总有效率97%,随访6个月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6%.未见明显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CT/MRI图像配准和融合基础上,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导航手术界面,实现半月神经节与穿刺针关系的可视化,对比观察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颌面区MRI和CT数据导入BrainLAB-iPlan导航设计系统,进行CT/MRI图像融合,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维手术界面,设计以半月神经节为穿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行导航辅助半月神经节穿刺及温控射频热凝术.观察该组患者(融合导航组)治疗效果,并与既往采用CT引导下治疗的20例患者(CT组)进行对比.结果:融合导航组中,术前评估为疑难病例的3例患者治疗结果为未形成毁损或毁损范围不足,其余17例除2例因术中出血更改治疗方案外,均未出现上述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CT/MRI图像融合界面能够规划以半月节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实现临床操作中以半月节为治疗靶位的目的.规划的路径能否到达半月神经节这一指标能够甄别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中的疑难病例.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前入路法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温度控制在65-80℃持续时间3min,共3-4次。结果 40例患者中,32例疗效Ⅰ级,5例疗效Ⅱ,2例疗效Ⅲ级;一次性治疗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1例为Ⅳ级无效。结论 CT引导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住院患者54例,局麻下DSA引导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随访观察2年,记录VAS评分、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3d时治疗有效率100%,术后个6月、1年、2年随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1% (53/54例)、96.2%(51/53例)、94.1%(48/51例),除面部神经分布区麻木外,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CT定位射频热凝治疗Ⅰ+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第Ⅰ 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先以定位架帮助,后在CT定位下采用卵圆孔前入路穿刺,局麻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第Ⅰ支热凝温度和时间为65℃、67℃,各维持60 s;第Ⅱ支为70℃、75℃,各2~3 min。结果三叉神经第Ⅰ Ⅱ支痛患者13例,全部病例术后当日三叉神经痛发作完全消失。随访3~16个月,无疼痛复发。结论定位架帮助,在CT定位下,经卵圆孔前入路穿刺,采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第Ⅰ 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第Ⅱ支受累的三又神经痛的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先以定位架帮助,后在CT定位下采用卵圆孔前入路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80℃维持2~3 min.结果 第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1例,全部病例术后当日三又神经痛发作完全消失.随访3~26个月,其中1例18个月后、2例24个月后疼痛复发.结论 定位架帮助和CT定位下,经卵固孔前入路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第Ⅱ支受累的三又神经痛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经CT定位引导下向患侧卵园孔穿刺至三叉神经半月节,给予阻抗、神经电生理测试后,先行42℃、60 s的自动脉冲射频治疗,再给予80℃、90s,3个周期的射频热凝,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本法治疗后,27例患者疼痛立即消失,随访2~15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1年疼痛复发,1例术后疼痛减轻,另1例完全无效,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1支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三叉神经第1支痛患者83例,在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总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记录随访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优69例(83.1%),良11例(13.3%),一般2例(2.4%),无效i例(1.2%),优良率96.4%(80/83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1年内复发5例(6.0%),2年内复发13例(15.7%)。结论DSA引导下精确控温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工支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用射频穿刺针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半月神经节处,连接射频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作控温加热VⅠ支70°C以下射频热凝(为了预防麻痹性角膜炎发生,我们一般采用眶上孔处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一般给予75~80°C射频热凝.这样比较安全。),VⅡ、VⅢ支一般70~75°C射频热凝,热凝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总有效率99.33%,无效0.77%,复发率1.94%。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适应证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均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在CT引导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于手术后第2日评价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2d优效56例(96.6%)、良效1例(1.7%)、差效1例(1.7%)、无效0例,优良率98.3%(57/58例);术后随访2年优良率为96.6%(56/58例)。术后出现3例面部肿胀者,3d后肿胀消失;术后出现1例略感咀嚼无力者,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角膜炎,6个月后治愈。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2年,1年内无复发病例,2年内复发2例(3.4%)。结论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侧方入路三维CT卵圆孔靶点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26例采用本治疗方法,以评估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优良者21例(80.8%),好转者5例(19.2%),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侧方入路三维CT引导卵圆孔半月神经节靶点射频热凝术可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经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快速精确穿刺方法。方法收治确诊的经典型三叉神经痛57例,经螺旋cT引导定位,穿刺针经卵圆孔至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穿刺成功,治疗后7天、3个月疼痛强度评分(NR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三又神经痛完全缓解52例(91.23%),明确缓解3例(5.26%),中度缓解2例(3.5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螺旋CT引导精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经典型三叉神经痛,定位精确,穿刺快速,确保成功,避免了多次穿刺对针道周围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年龄、症状及基础病变基本相同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优于射频热凝术。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例患者)应用经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第2组(30例患者)应用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第3组(13例患者)应用眶上神经撕脱术,然后应用2χ检验评价其即刻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即刻疼痛缓解率为95%、93%及92%,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48〉0.05)。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3年疼痛复发率各为25%、27%及61%,5年疼痛复发率各为35%、40%及69%。结论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