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组64例患JLDII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为(198.5±49.3)mg、机械通气时间为(78.4±18,4)h、住院时间为(18.5±5.6)d、并发症发生率为31.3%、病死率为10.9%,治疗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为(134.1±33.6)mg、机械通气时间为(56.1±11.9)h、住院时间为(11.2±3.8)d、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弱视患者60例采取遮盖疗法治疗疗效分析。结果.矫正视力达1.0者52眼,矫正视力0.6—0.8者5眼(9.40%),无效2眼,总有效率96.6%,无反弹。结论通过预防性遮盖、预备性遮盖、治疗性遮盖等疗法,治疗弱视最主要、最有效和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常见病因,为儿科临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g-1月儿科急诊留观和住院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期惊厥病因多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57.1%)],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90例(84.9%)],同时需注意癫痫、颅内感染,4~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52例(81.3%)],〉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2例(60.0%)]。结论儿童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如何快速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肾活检在小儿肾脏病诊断中的意义,对16年来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510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进行了总结。在B超引导下用国产肾穿刺针行1秒钟穿刺法经皮肾活检术,标本分别做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510例患儿共穿刺638次,成功率达96.7%,其中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69例(13.5%),系膜增生305例(59.8%),膜性肾病35例(6.9%),膜增殖36例(7.1%),毛细血管内增生30例(5.9%),局灶节段性硬化33例(6.5%),弥漫性硬化2例(0.4%)。42例(8.2%)患儿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经肾活检纠正诊断76例(16.6%)。  相似文献   

5.
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50例患者在治疗中,非手术治疗患者36例,治愈19例(52.7%)、有效8例(22.2%),死亡9例(25%),总有效率75%;手术治疗患者14例,治愈8例(57.1%)、有效3例(21.4%)、死亡3例(21.4%)。死亡主要原因是ARDS、MOF。100例患者并发症持续时间肝功能不全(12.4±6.6)、肠麻痹(5.7±3.2)、肾衰(8.5±6.3)、心衰(6.2±4.2)、脑病(12.3±7.6)、低蛋白血症(19.6±7.6)。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主要病因、病程出发,适时把握好非手术和手术的治疗时机,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持续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1995年1~9月共收治患儿1793例.其中超高热患儿150例.占同期住院患儿8.4%.男99例,女引例.性别比为Lg:丑。年龄最小4天,最大12岁。6个月以下48例,占32%;7~12月35例(2333%);1~2岁28例(18.66%);2~3岁14例(9.33%);3~4岁11例(7.33%);5~12岁14例(9.33%)。本组患儿住院期间体温均在40.SC(腋表)以上。根据病情分别作血、尿、大便常规及培养、脑脊液检查,团达氏反应、肝功能、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率及胸片、B超等检查。本组患儿最后确诊为肺炎39例(37.14%);胃肠炎伴脱水;酸中毒1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治疗(门诊或住院)的115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联合治疗法,对照组52例应用蒙脱石散疗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50.8%),有效29例(46.0%),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10例(19.2%),有效11例(21.2%),无效32例(61.5%),总有效率为40.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蒙脱石散、金双歧片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临床症状消失快,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央南  沈科  叶峰 《中国医药》2014,(9):1359-1361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抽动障碍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灵口服液。采用耶鲁评分表( YGTS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 ADHD)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功能受损程度、抽动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2.8)分比(11.4±3.6)分、(3.0±1.3)分比(4.6±2.9)分、(8±3)分比(11±5)分、(10±4)分比(13±4)分,均P<0.01];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ADHD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3)分比(12±5)分、(4.2±1.9)分比(6.8±2.7)分、(14±5)分比(18±7)分,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可明显降低YGTSS和ADHD评分,疗效优于单用托吡酯。  相似文献   

9.
代如民  李丹  陈爽 《中国医药》2013,(12):1777-1778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氨溴索缓释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140例婴幼儿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2组患儿均给予多饮水、适当休息、注意变换体位、适当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口服罗红霉素、退热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1ml/(kg·次)、1次/8h清热解毒,氨溴索缓释胶囊3mg/(kg·d)、1次/d化痰止咳,共用5~7d。比较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总疗程、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总疗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1.1)d、(3.4±0.7)d、(5.6±1.2)d、10.0%(7/7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3.5±1.2)d、(4.5±1.1)d、(7.2±1.5)d、15.7%(11/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氨溴索缓释胶囊治疗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儿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1~3岁11例,4~6岁25例,7~12岁13例;病程1~24个月。发病季节:冬春季31例,夏季7例,秋季11例。49例患儿中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49例患儿中8例诊断为CVA,误诊为支气管炎者24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慢性咽炎者3例,鼻窦炎2例,支气管异物1例。经积极治疗后显效32例(65.3%),有效15例(30.6%),无效2例(4.1%)。结论CV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扩张支气管及抗炎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VA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记录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院治疗的115例CVA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诊治115例患者中痊愈66例(57.39%),好转45例(39.13%),无效4例(3.48%),总有效率达96.52%。结论CVA确诊后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大部分预后良好;若是耽误病情,则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等,以提高对儿童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于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59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典型川崎病52例(88.14%),不典型川崎病7例(11.86%),男女之比为1.7:1,出现冠脉损害15例(25.42%),其中一过性冠脉扩张13例(22.03%),冠状动脉瘤形成2例(3.39%),合并非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7例,包括下呼吸道感染25例(42.37%),肝功能损害30例(so.85%),泌尿系损害4例(6.78%)。(2)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1)KD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多于女;(2)KD冠脉并发症多以一过性冠脉扩张为主;(3)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及预后好;(4)对丙种球蛋白耐药者加用甲强龙冲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洁清  罗杏 《淮海医药》2009,27(1):33-34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06年1月-2008年6月128例各种宫颈疾病患者使用LEEP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术中平均出血量11.2ml,其中〈5ml者52例(40.6%),5—15ml67例(52.3%),≥15ml9例(7.1%)。手术时间为3—35min,平均6.8min。成功率为96.8%。结论高频电波刀具有操作简单、疗效佳、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是治疗各类宫颈疾病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表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对患儿病情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2例患儿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后,显效47例(90.4%),有效3例(5.8%),无效2例(3.8%)。心力衰竭平均纠正时间为(30.2±2.5)h,平均住院时间为(7.4±1.3)d。结论加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7例(37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双眼绷带包扎、制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的应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5d内治疗无效者行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1~5d,11眼(29.7%);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7~10d.19眼(51.4%);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12~20d,7眼(18.9%)。积血吸收后视力0.05以下者1例(2.7%),0.05~0.1者1例(2.7%),0.2~0.3者3例(8.1%),0.4~0.6者5例(13.5%),0.7~0.9者8例(21.6%),1.0以上者19例(51.4%)。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损伤程度、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药物治疗和前房冲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手术治疗223例60岁以上肺癌病例,其中左全肺切除6例(2.7%),右全肺切除2例(0.9%),肺叶切除195例(87.4%),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3.6%),双袖1例(0.4%),肺段切除2例(0.9%),肺楔形切除9例(4.0%)。结果本组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0.4%,死于呼吸衰竭。出现其他并发症130例,占58.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8例,占17.0%;房颤25例,占11.2%;房早8例,占3.6%;高血压17例,占7.6%;痰多致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37例:其中23例(10.3%)经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后,血氧恢复正常;14例(6.3%)经纤支镜吸痰后,血氧恢复正常;肺部感染2例(0.9%),肺不张1例(0.4%),Ⅲ度漏气1例(0.4%),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60岁以上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0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32例,经临床治疗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20例,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2011年1-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456例中,男女比例为2.1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5岁以下408例,占89.47%;发病时间4—6月份298例,占65.35%;地区分布以农村占多,有340例,占74.6%;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在:手足452例(99.12%),口腔粘膜406例(89.03%);252例伴发热(55.26%),合并肺炎有54例(11.84%),出现神经系统症状56例(7.5%),并发心肌损害的24例(5.26%);其中发现一些特殊表现:无症状性肺炎26例(5.70%),不明显原因的指(趾)甲损害7例(1.53%)。重症患儿12例(2.63%),危重病例2例(0.04%)。12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70例(55.11%),CVA16阳性43例(33.86%)。本组患者按照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治疗,患儿预后良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死亡病例1例。结论本次流行高峰期为4—6月份,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的防治关键是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严格按照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治疗,并在疾病早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黄娟 《海峡药学》1997,9(3):59-60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小儿过敏性咳嗽,是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因无哮喘典型发作及肺部哮鸣音的表现,常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而延误治疗。近年来,我们诊治63例这类病人,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反复咳嗽超过2mo,经多次多种抗生素,抗病毒止咳治疗,疗效不佳,经皮质激素及β-α受体兴奋剂治疗效果显著的患儿63例,其中男35例(556%),女28例(44.4%),年龄1~10岁,其中1~2岁8例(12.7%),~3岁18例(28.6%),~5岁21例(3.3%),~7岁11例(17.5%)、~10岁5例(7.9%),发…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早孕药物流产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妇女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实施药物流产11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然分娩后早孕妇女实施药物流产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药物流产方案相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转经时间分别为:108例(93.1%)、8例(6.9%)、(11.3±1.6)h、(29.6±5.6)d,对照组分别为:104例(94.5%)、6例(5.5%)、(9.7±2.7)h、(30.2±4.5)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3、1.245,t=1.134、1.267,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孕妇早孕采用药物流产,安全、有效,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