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青 《建筑学报》2007,(11):92-93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已开始注意到对旧居住环境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因此,以节约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城市记忆为目的,提出对上世纪80至90年代建造的居住环境实施改造是实现未来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既有城市住区正迎来规模化改造的集中期,文章以上海浦东新区金杨街道社区为重点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在社区规划过程中对其下辖102个居住小区物质空间与社会人口现状开展的调研,结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居民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成的既有城市住区更新中存在的常规共性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了既有城市住区更新中亟待提升的交通、公共活动、养老服务、智慧服务及生态维护等功能提升与设施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3.
王瑶 《四川建筑》2008,28(1):14-15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活动也大规模展开,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大规模"推倒重建"模式,尤其是对城市中旧居住区的更新,更是依赖于巨额的商业性房地产投资的活动而进行的.由于更新的目的和利益有所偏颇,导致这样的更新难免会跟着房地产开发的脚步来进行,导致城市中大片建成居住区外迁,却不论其修建的年代和尚可使用的年限.这种大规模改造对于城市中所特有的居住文化结构模式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商业办公大楼的涌入,这种单一的模式化的城市结构,破坏了一个大城市应有的居住环境的年代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城市中居住环境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以年代发展为基础,结合不同年代的居住者的需求来进行城市居住环境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建成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2012年针对上海市里弄、公房和商品房3大类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了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总体意愿和具体需求,旨在为城市更新与建设过程中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以城市内的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外部环境质量、外墙立面和适老性三方面,提出了旧住区的环境改造建议,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既有社区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对既有社区进行绿色化综合改造。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深圳市大量既有居住社区的居民满意度,发现深圳市居民满意度总体一般,不同年代建成的社区的居民满意度也有差异,指出人均公共开放空间、社区功能配套是应重点关注的改造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艺槿  蒋雨琦  方殷 《城市建筑》2023,(15):150-154+183
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和健康的重要载体,探究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机理,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视角,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多样化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的联系,甄别显著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建成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合理的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能鼓励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居民的体力活动;(2)城市空间的绿化程度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在绿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更高;(3)建筑设计会对居民体力活动需求及意愿产生一定影响;(4)城市建筑密度影响居民体力活动频率,应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  相似文献   

8.
梁舰  赵路兴  马海顺  张莹 《建筑》2020,(13):32-35
正"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伴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2020年4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下一步老旧小区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老旧小区改造千头万绪,市政基础设施隐患突出、居民诉求多、资金需求大、施工难度高。既要补短板、惠民生,又要促发展、稳经济。  相似文献   

9.
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城市精细化治理,并针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潜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目前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感较低,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的智慧化改造的内容不能满足居民对智慧服务的需求,且“共享发展”的理念与机制并未得到重视。本项目以昆明市呈贡区的6个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学分析方法,明确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改造意愿与需求程度,获取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果:(1)方便老人、小孩使用的设施是样本认为的社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2)小区建成环境质量高低与居民满意度高低成正比;(3)弱势群体需求倾向明显。并根据结论给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建楼盘不断更新,一些老旧小区逐渐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摒弃大拆大建,而提倡城市环境微更新是当今老旧小区改造的主旨,文章通过对环境要素的分析和探讨,研究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整治提升改造模式并提出优化策略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燕 《山西建筑》2009,35(30):290-291
探讨了地下水位变化对路基的影响,分析了考虑地下水位影响的路基高度的确定,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综合排水的设计,以不断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利用颗粒流方法,实现了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骨料大小和空间位置对其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割线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通过对比砂浆与骨料的不同质量比(5∶5,4∶6,3∶7,2∶8)以及不同级配(一级配、二级配、三级配、四级配)骨料的混凝土单轴压缩仿真试验结果,发现骨料有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且骨料越大,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越强,而微裂纹多绕骨料产生和发展;砂浆中加入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对于砂浆的峰值应力5.2MPa和割线模量30.7GPa而言,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5∶5和4∶6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约增加22%~48%、割线模量增加-8%~99%,其平均值基本维持在6.5MPa和7.2MPa,37.4GPa和42.6GPa;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3∶7和2∶8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急剧增加40%~228%、割线模量急剧减小79%~92%,其平均值分别为9.2MPa和15.4MPa,15.8GPa和4.4GPa.当砂浆与骨料的质量比相同时,骨料级配越高,越容易形成架空结构,造成局部不稳定,影响骨料增强效果;级配相同时,混凝土强度随骨料质量占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单峰到双峰再到单峰的变化趋势,这说明骨料空间结构的稳定程度决定了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3.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1,41(5):117-127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Special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Yokohama 2000, held in Yokohama in September 2000. It examine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on soft clays.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constructed in one stage is well controlled. However, experience shows that engineers have to be careful when they want to apply in a given geological context an empirical approach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in a different one. For stage-constructed embankments,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up to now have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东方路下立交工程的N01、N02开挖段位于已运营的地铁二号线正上方。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施工方法以控制下方地铁隧道的位移,包括各种地基加固方法和运用时空效应原理的分段分层开挖等,并辅以自动监测软件对地铁隧道位移进行实时监控,最后将地铁隧道上下行线的隆起分别控制在11.79mm和12.25mm,确保了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凝结时间和不同龄期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析研究盐类和碱性激发剂对天然硬石膏的改性效果,对比优选出硫酸钠作为合适单一激发剂.在自制激发剂基础上通过与硫酸钠复配,最终获得掺量小、效果好,对硬石膏制品副作用小的高效复合激发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激发剂的激活下能够获得凝结硬化快,7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9.00MPa、30.0MPa的天然硬石膏建筑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某大型隔震建筑,借助SAP2000建立下部结构—隔震层—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就隔震结构的振型与频率、质心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橡胶垫布置的改进计算。以减小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为目的,对不同型号橡胶垫的选用及布置方案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刚心位置、周期与振型、隔震垫扭转角变化、隔震垫面压变化、水平位移限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扭转现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为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7.
殷晶晶 《智能建筑》2009,(12):36-38,41
本文通过对目前智能化各子系统IP化的分析,提出了“All on IP”的概念,并阐述了该架构的可行性,同时展望了该架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亚俊  丁益 《山西建筑》2012,38(9):137-139
主要研究了激发剂与憎水剂的加入对石膏制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及软化系数的比较得出防水石膏砌块的最佳配置方案为水灰比0.68,硫酸钠掺量1%,有机硅憎水剂掺量0.5%时,它的抗压强度是3.40 MPa,软化系数为0.789。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村庄是指集镇规模以下的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等。城市边缘区村庄作为城市发展中较活跃、变化迅速的地域实体,其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与广大的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势明显:村庄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与其所处的良好区位而产生的边缘效应是密切相关的。1、城市边缘区村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优先吸收市区经济、技术、信息等,而…  相似文献   

20.
水的磁化对结冰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春  曲凯阳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10):117-118,69
通过采用高效多用途磁化器使水磁化,实验研究了磁化对水的最低不结冰温度的影响,发现磁化后水的结冰温度降低1℃左右,有利于提高过冷水蓄能效率、增加蓄冷系统经济效益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