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反食、烧灼感、反酸症状体征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消除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经内镜检查及中医辨证确诊为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以8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6.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和中平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食管黏膜炎症改善均有明显疗效;2.和中平逆方对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内科杂病门诊治疗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自拟柴芍护膜汤以及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学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消化科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RE患者分成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第4、8周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病变,对治疗方案进行成本(C)-效果(E)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食管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4周、8周治疗的C/E值均低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老年RE的临床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且C/E较低,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关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庆  张东  徐杰  周丽  李明阳 《生物磁学》2014,(1):123-125
目的:观察并分析奥关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15例):每日早餐前口服20mg奥关拉唑,睡前口服20mg法莫替丁;奥关拉唑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法莫替丁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内镜指导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胸痛、反酸和烧心等主要病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其他两组获得的疗效更明显,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 依据。方法:选择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本院收治的Hp 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12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 对照组,每组各60 例。研究组采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SDS 评分及SAS 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 评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Hp 相关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 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范围内本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别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单独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针对其具体的药物毒副作用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2.41,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5.25%(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具有明显协同效应,其可显著性抑制患者胃酸分泌,清除患者幽门螺杆菌,是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较好的药物配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胡爱萍  李娜 《蛇志》2016,(1):47-48
目的对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成本;组间比较观察组最低成本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基本一致,但艾普拉唑无不良反应成本,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胃消痞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胃蛋白酶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健胃消痞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17、ET-1、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EGF及NO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21);两组患者血清G-17、PG I、PG II及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ET-1和E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结论:健胃消痞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CAG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明显改善患者血清G-17、ET-1、PG I、PG II、EGF及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trin)、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BC-ICRRR)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均下降,RBC-C3b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较低,RBC-C3b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能够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上消化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其余奥美拉唑及止血芳酸用法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vs.74.42%](P0.05),而平均止血时间、再止血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其能够更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避免再出血,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内镜套扎术联合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7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大出血情况,对照组有10例患者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其中1例患者转为手术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例和7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食管异物感、头昏、心悸、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的大便次数增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而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随访时间内,无死亡患者,研究组在第0.5、1、3、6、12个月的再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快速止血,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和再出血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抗氧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于睡前口服治疗,一次20mg,每日1次。研究组给予兰索拉唑于睡前口服治疗,一次3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ethylene dioxyamphetamine,MDA)、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变化。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可能与其显著提高患者血清SOD、NO水平及降低血清MDA、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T&T主观嗅觉测试法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和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鼻塞、头晕头痛、鼻漏、嗅觉下降、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方案治疗。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含量,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3.5%显著高于对照组42.9%(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SCC-A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PF)、情绪功能(EF)、社会功能(SF)、疲乏(FA)、食欲减退(AP)、疼痛(PA)方面均改善,其中,除EF外,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具有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副反应、降低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