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编理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钟嵘《诗品》,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管窥:《诗品》“网罗今古”与《河岳英灵集》“审鉴诸体,委详所来”的“编纪”观、《诗品》“文质”论与《河岳英灵集》“文质半取”的芟剪标准、《诗品》“掎摭病利”与《河岳英灵集》选本中植入品藻的编集体例、《诗品》“宗流”观与《河岳英灵集》源流比较法、《诗品》“警策”论与《河岳英灵集》的摘句品次。研究《河岳英灵集》选本理论与《诗品》的关系,可以探究《诗品》的传播与接受,也可以追溯殷璠选本主张的文化渊源,更好地认知《河岳英灵集》的诗歌批评特点。  相似文献   

2.
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河湟”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后汉书·西羌传》有“乃度河湟 ,筑令居塞”的记载。这里的“河湟”是指今甘青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此后 ,“河湟”逐渐演变为一个地域概念 ,指黄河上游农区和湟水流域 ,即今青海省境内包括贵德、尖扎等黄河沿岸地区在内的东部农区和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历史上 ,这里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地带 ,藏传佛教在这里从传入、发展到鼎盛、衰落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考察藏传佛教传入河湟地区的历史十分久远。据《安多政教史》记述 ,早在唐代宪宗…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发展:全球化、区域化与法治化》一书由台湾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顾长永总策划,由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副教授翁嘉禧主编,近百位学者参与,由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是一本台湾社会科学的整合成果。  相似文献   

4.
《九歌·河伯》“九河”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关于“九河”,历来注释大都本之于王注与洪补,罕有异说。 王注:“九河: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洁、钩磐、鬲津也。”(《楚辞章句》) 洪补:“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又云:“九河名见《尔雅》,  相似文献   

5.
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台湾历史文化渊源》(约34万字),是友人姚同发先生历经近四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在这部著作里,他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朴实生动的语言,从多学科视野、大文化格局,阐述了台湾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勾勒其来龙去脉,厘清了台湾历史与祖国大陆历史、台湾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的源流关系,从而达到为台湾历史文化定位的目的。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中提出了中华文化“纽带”论,1998年在钱其琛副总理倡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在此背景下撰著的《台湾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继《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等“草原小说”之后,在中篇小说《北方的河》(裁么十月》1984年第一期)里,张承志又以他特有的粗放、纯朴和深沉的抒情风格,以他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和对人间未来的美好信念,气势恢宏而笔触细微地再现了祖国北方的六条大河——黄河、无定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黑龙江和一个向着这些河流追寻历史渊源、迈开人生步履的“河的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1757页“河汾诸老诗集”条注曰:“元房淇撰。八卷。集录麻革、张宇、陈赓、陈飏、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据汲古阁本断句并用四部丛刊本和粤雅堂丛书本校勘、由中华书局1958年12月出版的《河汾诸老诗集》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作“元房祺撰”,旧《辞源》亦作“元房祺编”。故作“房淇”,误。房祺,平阳人,大概为房皞后裔,曾任河中、大同两路儒学教授,著有《横汾集》,已失传。他因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未录当时尚在世的河汾诸诗人之作,便收集八人之诗  相似文献   

8.
涧水(《水经·河水注》中误写为润水)是今天的哪一条河?学术界虽有长期争论,但一直没有解决。所以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连它立“足”的一个位置都没有。近年来,《兰州大学学报》在两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的讨论中,又提出涧水是今天哪一条河的问题。复旦大学王仁康、兰州大学刘满二同志就此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王文依据清代学者王先谦的说法,认为“涧水即今庄浪河”。刘文不同意这一看法,指出:  相似文献   

9.
论悬棺葬的起源地和越人的海外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介绍凌纯声先生关于悬棺葬的两篇文章(1)《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1979年,看到一本台湾出版的书,书名《台湾文化论集》(一),1954年出版。这本论文集的第一篇就是凌纯声先生撰写的《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一文。根据三国时沈莹撰的《临海水土志》这部佚书,凌先生认为台湾古代的“夷洲民”和浙江古代的“安家之民”,拥有颇多相同的文化特质,如同行“崖葬”,即其一例。凌先生还进一步指出,“这种崖葬的风俗,台湾的红头屿至今尚存”。可见,台湾的“崖葬”,自三国至今,至少也有将近二千年的历史。应当指出,凌先生称为“崖葬”的,也就是笔者称为“悬棺葬”者,两者乃是同  相似文献   

10.
读了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先生发表于《自立晚报》的《总是听到老调》,深感惊讶、失望和遗憾! 叶先生针对1992年《台湾文学选刊》第一期发表的一组笔谈,在尚未读到《台湾文学史》(上卷)的情况下。就把“使用汉文去创作的台湾文学铁定是中国文学的一环”的正确论断讥为“老调”,并以“双重性质民族结构”,否定台湾同胞具有“中国意识”。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过去,叶先生并非这样看问题。在《台湾文学的悲情·<台湾文学史>的展望》(1990年1月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叶先生说:“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民族血统,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11.
1992年,台湾老作家叶石涛在《自立晚报》上发表了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一篇叫《谈退休生活与白色恐怖》,另一篇叫化总是听到老调》。文章的题日迥然不同,但却贯穿着同一意图,那就是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为他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论张目。他毫无掩饰地说:“不要常说台湾人是附属于中国人里面,我们台湾人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学”,“我们台湾人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本、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人的文学,让台湾文学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占一席之地,建立一个可以代表台湾人民、代表这块土地的台湾…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合集》第二册1182片,是有关商王室祖先世系的一片重要甲骨。这片甲骨是1937年3月当时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第二次发掘时出土的。原编号为2·0001,《殷墟文字甲编》失收,屈万里先生作《甲编》考释时方补入,编为该书图版第214号。因《甲编》失收,岛邦男未见到此片,故所著流传甚广的《殷墟卜辞综类》一书亦不可能录入,因而此片甲骨的内容,亦未引起治契者的注意。这片甲骨上共有5条卜辞,笔者曾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河”》(收入《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一文中,引录燎祭河、王亥、上甲用牲相同的内容,以说明河与王亥、上甲一样,是商人的祖先。其实在未引用的4辞中,有两辞更能说明河是商王的实在祖先,而不是自然神。现草此文以作为前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说:“他(指武大)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由于“河漏子”,“大辣酥”二词意义不明,所以此语长期不得确解。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解“河漏子”为“一种汤饼名目”,又说“蒙古人称酒为‘大辣酥’。”这种说法似值得商榷。西门庆与王婆这段对话打诨的意味显而易见,若依陆注,王婆说武大家卖汤饼和酒,这成什么诨话?  相似文献   

14.
痖弦本名王庆麟,笔名有三麟、伯厚等,1932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东庄人。他擅长演剧,在饰演孙中山后,获最佳男演员金鼎奖。1966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保罗·安格尔之聘,至“国际创作中心”研究。后又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获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创世纪》诗刊主编,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学会”总干事,华欣文化事业中心的总编辑,《中华文艺》总编辑,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现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和副刊主编。痖弦自1951年发表诗作后,共出版过五本诗集,即《苦苓林的一夜》后易名为《痖弦诗抄》、《深渊》,《深渊》增订本、《…  相似文献   

15.
风景是建立民族认同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哈德逊河被誉为“美国之河”,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风景成为早期美国的象征,是美国民族身份构建、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之旅的参与者。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前的19世纪中叶是美国自我意识觉醒和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众多文学家、画家、历史学家和景观园艺家审时度势,借助哈德逊河的独特风景,从两个方面助力民族身份构建:一是通过描绘哈德逊河流域的如画风景美,激发美国人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民族意识,增强国家凝聚力;二是揭示河流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层面为构建民族国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正式在大陆各大影院公映。在过去的一年,《海角七号》——这部被引申为象征着台湾人拼搏与奋斗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电影进入21世纪的标志性符号。或许是水土不服,电影中贯穿的日本元素.却在大陆遭遇了观感上的视觉冲突.大陆民众难以理解何以“日本”会让剧中的台湾人迷恋与陶醉?  相似文献   

17.
《福建社科情报》2009,(6):10-14
一、第四次“陈江会谈”取得四项成果第四次“陈江会谈”于2009年12月21日至25日在台湾台中市举行。海协会代表团于21日抵达台中,第四次“陈江会谈”于22日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22日下午在台中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三首如下: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目前在解释此诗时,对于“不论盐铁不筹河”一句,我认为有一种释意是不正确的。一九六三年出版的《近代诗选》(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一九五五级《近代诗选》小组选注)说: 不论盐铁,指不讲求盐铁生产之利;不筹河,指不治理黄河水利。二句大意是说,清王朝既不讲求盐铁生产,也不计划兴修黄河水利,赋税来源只依靠东南诸省。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20多年后,《台湾民报》作为反抗日本文化“同化”而在当时台湾仅存的中文报刊。它宣扬中国文化,支持祖国大陆民族革命,声援大陆的抗日战争,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日益猖獗,他们一方面重新“诠释”了台湾区域文化,声称“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台湾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另一方面企图把中国文化与荷兰、日本等殖民文化,福建闽南、客家及台湾高山族等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同并列起来,削弱、贬低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把中国的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及在与其他国家交流交往中相互间吸收的某些文化内涵,人为地拔高、扩大“台湾本土文化”等同为主体文化,以此来拼凑所谓的“台湾文化是在台湾产生的文化,是台湾人共享的文化”,“台湾本土文化是属于所有台湾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