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分级护理理论为基础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大专护生按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实验组护生由带教老师带领完成不同级别患者的护理,实习10周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急救技能及日常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分级护理理论为基础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救命密码”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操作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救命密码"带教实习护生心肺复苏操作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8年的实习护生237名分为对照组,2009年的实习护生242名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ABC"法教学;实验组采用"救命密码"S-120-180-90-2-100-30:2-5教学法带教,即首先由带教教师向护生详细讲解"救命密码"含义,运用"救命密码"进行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学习;然后由教师在模拟人上对"救命密码"逐一进行讲解与演示,按照"救命密码"的顺序对实习护生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示范。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考核中程序颠倒、程序遗漏或操作手法错误等主要操作失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100%实习护生认为"救命密码"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救命密码"教学法是一种易记的教学法,有利于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救命密码"带教实习护生心肺复苏操作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8年的实习护生237名分为对照组,2009年的实习护生242名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ABC"法教学;实验组采用"救命密码"S-120-180-90-2-100-30:2-5教学法带教,即首先由带教教师向护生详细讲解"救命密码"含义,运用"救命密码"进行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学习;然后由教师在模拟人上对"救命密码"逐一进行讲解与演示,按照"救命密码"的顺序对实习护生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示范。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考核中程序颠倒、程序遗漏或操作手法错误等主要操作失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100%实习护生认为"救命密码"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救命密码"教学法是一种易记的教学法,有利于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带教对临床实习护生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临床实习护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将97名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48名)在此基础上应用罗森塔尔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带教.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66.67%~95.83%护生对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带教给予了积极评价;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各项指标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实生护生带教效果良好,促进了实习护生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实习护生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将2009年的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121人),采用传统方法带教;2010年的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121人),在传统带教基础上,构建实习护生信息平台用于临床教学管理。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构建实习护生信息平台有利于医院对实习护生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妇产科实习带教中培养护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探讨.方法:将86名实习专科护生随机分为普通组43名和实验组43名,普通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几种新临床带教方法,实习前后4周分别应用CTDI-CV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实习后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与实习前比较均有里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实习后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与普通蛆护生实习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TDI-CV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临床带教方法对护生评判性忌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9—2014-09在骨科实习的护生42人,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观察、比较2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护生对带教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带教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综合能力、护生的学习效率及实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妇产科实习的16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实习病区分为对照组(80人)和实验组(8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带教老师运用赏识教育,包括树立护生信心,培养护生学习兴趣,确立护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护生角色转换等。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赏识教育可以促进护患及师生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实习质量,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对照组58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分阶段制定并限期完成实习目标。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心脏外科护生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心脏外科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临床实习护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97名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48名)在此基础上应用罗森塔尔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带教。结果实验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66.67%~95.83%护生对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带教给予了积极评价;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各项指标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实生护生带教效果良好,促进了实习护生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规范手术室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136名中专实习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8名护生按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68名护生采取①建立手术室导向性文字、影像资料,建立实习记录本,每日记录实习过程;②护生入科先观看导向性资料,再熟悉环境及进行无菌操作示范,然后按计划实习.均于第4周末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时手术室工作程序了解程度及工作熟练程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护生的角色转换,便于带教老师及时了解护生的学习动态,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15名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06名、对照组10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实习的不同阶段配合使用提示卡进行指导,手术室实习结束后考核两组护生的实践技能.结果 实验组护生实践技能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卡对手术室护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7名2004级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4名)和对照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临床带教方法,即护生跟班病房护士长2周;实验组采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即护理部、病房各实习1周.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对护士长一日五查内容、护理工作制度与方法、周工作重点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有利于护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4.
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蒋峰  金爽  陈金梅 《护理学杂志》2006,21(20):63-65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院前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01级,64名)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0级,6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普遍优于对照组(P<0.01,P<0.05);教师对护生实习行为评价,实验组学习灵活性、知识面及动手能力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使护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生知识面及动手能力,促进了教师角色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渐进式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基础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7名全日制本科实习护生按照学号单双号分成对照组(n=76)和实验组(n=51),两组均强化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实验组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技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带教老师总体评价、实习护生自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渐进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促进实习护生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革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模式,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方法对46名护理专科生(观察组)采取主责护士带教制,对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实施全程、全面、连续的整体护理的带教实习模式,并与往届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44名护生(对照组)进行实习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主责护士带教的整体护理实习模式,提高了护理专科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102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开展多元一体化教学,包括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模拟案例分析及激励教学法等。结果急诊科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实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多元一体化教学法用于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成绩,促进其形成积极的服务态度,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教学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实习1周的护生140人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PBL教学方式带教;实验组采用格式化PBL教学方式带教。结果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认同率及教学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格式化PBL教学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带教效果,有利于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外科护理课程,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根据外科护士工作岗位,由课程专家、护理专家和教师商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应用于90名大专二年级护生(实验组),并与95名实施传统课程教学的护生(对照组)进行统一考核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综合技能成绩、护理核心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培养护理核心胜任力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实习效果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量表和护生实习效果量表对27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为(3.05±0.55)分,护生实习效果总均分为(4.07±0.58)分;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护生实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r=0.410,P0.01),教学环境营造和教学方法维度分别可以解释护生实习效果总变异量的52.6%和2.8%。结论带教老师关怀行为对护生实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营造关怀的教学环境和运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实习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