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IPv4的应用现状及其遇到的地址短缺问题,同时指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IPv6地址,并对IPv6的技术特点、应用前景以及从IPv4过渡到IPv6的三种机制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荆洲  乐宁 《通信世界》2005,(47):24-25,29
序言:互联网产生之初主要是为军事.教育.科研服务。因此IPv4地址作为重要的互联网资源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重视。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分配不均及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显露。如美国有3亿人口。1.7亿户互联网用户。拥有的IPv4地址相当于75个A类地址;中国拥有13亿人口,1亿多户互联网用户。却只有5000多万个IPv4地址。仅相当于3个A类地址。随着全球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国家很多都将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IPv4地址匮乏的问题,而且这种IPv4地址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已经很难改变。 IPv6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所在。鉴于IPv6有许多IPv4无可比拟的优越特性。很多发达国家的IPv6发展已经起步。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推进IPv6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随着IPv6在全球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步入快速发展期.IPv6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本期IPv6的专题不仅详细介绍了中国IPv6的进展,还向读者展示了各国正在推出和将要推出的特色应用,以及各国在IPv6领域方面的积极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长青 《移动通信》2012,36(4):53-57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IPv6地址,然后阐述《IPv4 IPv6地址规划》软件研发过程,最后详细分析了软件的几个简单功能的使用.该软件能支持IPv4和IPv6子网规划和地址转换等功能,可帮助计算IPv4和IPv6子网的地址、掩码、前缀.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与IPv6     
云计算是企业IT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IPv6也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IPv6网络将成为云计算广泛应用的基础,两者将相互促进给社会带来更好的技术体验。本文以云计算所必须的IP地址数和高带宽为纽带将云计算和IPv6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论述了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以及IPv6的优势,得出未来两者将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所剩不多,由此面临着IPv4向IPv6地址的过渡。本通过介绍IPv4/IPv6代沟协议转换器的实现原理及转换模块的设计等问题,提出网络中设置代沟协议转换器是最简单、便捷的IPv4/IPv6过渡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IPv4,IPv6地址现状,对IPv4NAT,IPv6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并从网络、终端、内容应用对现阶段IPv6部署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IPv6地址的分类及单播地址规划原则、IPv6单播地址规划方法,为互联网服务商和网络设计人员的lPv6地址规划和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IPv6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用来克服现有标准IPv4在可扩展性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介绍了NAT技术,探讨了IPv4/IPv6过渡中的地址转换机制,同时也指出NAT技术在IPv4向IPv6过渡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作为设计用来替代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自1996年由IETF的RFC2460加以规范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的部署。IPv6技术相对于IPv4有许多显的优点,如巨大的地址空间、主机地址即插即用的自动配置、层次化的地址结构、强制性的IP Sec和端到端IP连接性等。由于技术上的优点,IPv6在3G、pDA设备、导航设备以及家用网络、宽带服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峰松  梁冰 《无线电工程》2007,37(4):1-3,26
对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移动性、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了IPv4/IPv6综合组网主要运用的双协议栈、隧道和翻译等几种关键技术,并从使用场合、兼容性和实现的方便性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过渡时期IPv4/IPv6综合组网的策略建议。对当前IPv4向IPv6演进的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IPv6地址分配政策和IPv6地址规划方法,阐述如何利用IPv6海量空间和宽松分配政策合理规划IPv6地址,简化IPv6路由表,使IPv6地址便于维护、识别、记忆和改动,简化网络规划、管理,配置,变更和扩展的工作量,为互联网服务商规划和申请IPv6地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介绍IPv4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IPv6的地址结构、扩展头、身份验证和安全性以及地址配置等,由此得出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熊英 《中国新通信》2003,5(8):97-99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所剩不多,由此面临着IPv4向IPv6地址的过渡。本文通过介绍IPv4/IPv6代沟协议转换器的实现原理及转换模块的设计等问题,提出网络中设置代沟协议转换器是最简单、便捷的IPv4/IPv6过渡方法。  相似文献   

15.
IPv6技术综述     
本从IPv6的地址格式、地址分类、地址配置、服务质量、移动连接、报头简化、安全特性、域名解析,IPv6与IPv4之间的通信。IPv6与IPv6之间的通信,IPv6的发展概况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IPv6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2004,20(10):45-49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IPv6的能力与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IPv6的报文格式出发,分析IPv6首部的各个字段和扩展首部,描述了IPv6的地址编址方案和地址自动配置过程,对比了IPv6和IPv4格式之间的差异。在地址空间、QoS、移动性支持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讨论了IPv6新增加的能力和特点,以及对于IPv6的网络设计和网络应用的影响。正是基于IPv6具备的能力,认为IPv6可以作为构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技术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IPv6实施以后,局域网中几个重要协议的变化,包括手工配置IPv6地址和自动配置IPv6地址的协议,组播应用的增多和组播协议的改进,邻居发现协议取代ARP解析地址的过程。Internet可以看成是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多个局域网的网络,终端用户使用IPv6,最先的体验也可能是在局域网中。  相似文献   

19.
IPv6对IPv4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仪 《数据通信》2002,(3):33-37,41
IPv6建立在IPv4协议基础上,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本文简要扼要地介绍了IPv6对IPv4的新特征,包括头部的简化、地址管理、ICMPv6、增强服务质量、内置安全机制、移动性和允许新旧协议共存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IPv6优于IPv4的新特性及IPv6地址结构,提出一种实用的IPv6地址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