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混凝土喷射机出料管与出料管总成的固有频率,分别获得出料管、出料管总成的前15阶固有频率.仿真结果表明:单纯出料管频率较高,频率范围在700Hz~3 550Hz之间,其变形较为严重的部位是出料管端部,最大应力出现于螺栓处;而出料管总成与单纯出料管相比,其频率虽然有所下降,但频率仍然比较高.通过修改模型连接方式,频率已大大降低,基本满足振动要求.由于出料管总成频率的改变,从而使出料管总成具有了较好的自洁功能.  相似文献   

2.
叶片式抛送装置工作时,高速旋转的抛送叶轮所产生的空气流在出料管协助输送物料。为了提高输送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叶片式抛送装置内部的三维气流流场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抛送装置出料管气流流场的基本特征。并对出料管处气流速度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检验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同时,对出料管高度、截面形状等结构参数的不同变化作了对比模拟,得出出料管高度越大,管内气流速度分布越均匀,但平均气流速度越小,可见出料管高度太大不利于输送物料;圆形截面出料管内气流速度分布较均匀且平均气流速度略大,较方形截面和矩形截面管更有利于输送物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中聚合釜的出料球阀过早失效的原因,并对出料球阀的结构实施了改进,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焦耳加热陶瓷熔炉是玻璃固化工艺的核心设备,炉内玻璃固化体通过底部出料方式浇注到产品容器内。为解决熔炉出料堵塞问题,检查了出料管内部情况,结合民用窑炉堵塞处理方法,搭建了试验平台。钻杆摆动对比试验表明,试验装置钻杆摆动略大,预疏通装置更稳定;通过振动试验评估了试验装置稳定性。模拟疏通试验表明,该试验装置稳定可靠。采用研制的预疏通装置对出料管内的硬质堵塞物进行了清理,炉内料液成功流出,为解决出料堵塞问题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赵兴旺 《机电信息》2013,(24):65-66
混凝土搅拌机(Concrete Mixers)是将混凝土拌和料均匀拌和而制备混凝土的一种专用机械.搅拌好的匀质混凝土要通过搅拌机的卸料门(Discharging Gate)排出搅拌筒,这一过程称为出料(Discharging).出料是通过搅拌机卸料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新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卸料门开关不灵活甚至打不开、关不严、渗漏灰浆等现象,严重影响搅拌机的出料时间和质量性能.现针对这些问题,对混凝土搅拌机卸料门在结构上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轴瓦的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对磨机出料管结构的改进,最终降低轴瓦温度,提高磨机的耐高温性能,适应粉磨高温物料.  相似文献   

7.
为使掘进机可依据巷道实际地质情况实现任意位置出料,分析了一种可与掘进机相配套使用的万方结构的第一运输机.分析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总结了该运输机的主要优点.应用该运输机实现掘进机的出料口高低调节和左右摆动,以及任意方向出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叶片式抛送装置工作时出料直管中物料与气流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在建立物料流经出料直管运动方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MATLAB对物料经过出料直管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相关文献试验值的比较,检验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为进一步优化出料直管几何参数、合理选择抛送叶轮的转速,降低抛送装置功耗,提高抛送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陆敏智  许平平 《机械》2016,(9):57-59
针对胶贴制品的模切加工特点,进行一种小型平压平模切机的结构优化设计,改善进料出料装置结构,增加蜗轮调节机构。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模切机的整体建模,并介绍各个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各装置的传动过程。其次根据加工的产品特点对进料装置结构、出料装置结构、蜗轮调节机构进行了系统地设计及传动分析。进料出料装置能够达到很好的自动送料收料作用,蜗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冲程,设备的模切工艺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对某氧化铝厂种子过滤出料泵频繁出现的断轴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使用专业的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泵轴的校核计算,对氧化铝厂该工况的渣浆泵选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冻粘涂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试验影响因素对涂层冻粘强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对试样接触角及其与水之间的剪切冻粘强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随着接触角的增大,冻粘强度逐渐降低,且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基防冻粘涂层的疏水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在金属粉末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设备性能和材料特性等原因,会引起成形零件产生各种缺陷或不足.其中由送粉精度所致的成形尺寸精度和表面粘粉是2个主要的成形缺陷.通过试验分析可知:由送粉延迟引起的欠堆积或过堆积是影响成形尺寸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表面粘粉程度主要受比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家庭由于客人造访时换拖鞋而造成的细菌传播等问题,采用在鞋底贴一层粘性纸,并将多余纸片切割下来的方案,设计了一台鞋底自动敷纸、切割机,并通过UG软件进行实体三维建模和装配。该切割机能够更好地解决频繁更换拖鞋而造成的病菌交叉感染以及穿拖鞋不够美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SJ601A焊剂和HS308L焊丝对06Cr20Ni11钢进行埋弧焊,通过宏观和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晶间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接头焊缝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表面无黏渣、气孔、压坑等缺陷,X射线探伤结果为I级焊缝;焊缝金属以铁素体-奥氏体模式凝固,组织为奥氏体和少量枝晶状δ铁素体;焊缝金属的拉伸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冲击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气动式粘稠液体灌装机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对灌装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关键零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粘度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然后论述了位移检测、温度检测、键盘以及细分驱动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 partially stabilised zirconia (PSZ) disc rubbing against a PSZ pin in a high-vacuum sliding tester.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contained an organic compound vapour (either benzene, acetone, methane or methanol) at a reduced press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tribochemical reaction, the sliding conditions, velocity, and load were varied. During the sliding tes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surface electrostatic voltage, and adsorption behaviour were measured dynamically. After the sliding test, the worn surfaces were analysed with EPMA and TOF-SIMS to characterise the component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The formation of sticky reaction products was observed on the sliding surface in benzene and acetone vapours. These products acted as lubricants, reducing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rate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uch sticky reaction products contained molecules up to 1000 atomic mass units (AMU).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磨削加工方法,即采用双端面磨削技术代替原有平面磨削技术。从理论分析采用双面磨削的可行性,研制专用双端面数控磨削设备,进行双端面磨削专用砂轮的试验研制,解决了磨削特殊弹簧钢,硬而粘,磨削性不好,大面积一次去屑率高的工艺难点。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双面磨削工艺参数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磨削参数组合,并进行实验验证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解决了工件端面跳动合格率低的问题,磨削效率提高了5倍,并成功应用于大批量生产加工中。  相似文献   

19.
机械密封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动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孙见君  魏龙  顾伯勤 《润滑与密封》2004,(4):128-131,134
介绍了机械密封的产生及其发展背景,阐述了机械密封每一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综述50年来构建机械密封机理的表面张力假说和粘滞力假说。基于表面张力假说,机械密封存在空化、汽化密封理论;基于粘滞力假说,存在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密封理论。在不断探索机械密封机理的同时,成功地利用密封机理设计制造了机械密封产品。目前先进的机械密封应用技术主要有表面改形技术、组合密封技术和可控机械密封技术。阐明了现有密封理论都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指出了机械密封的研究动向。提高机械密封端面参数测试的可靠性是研究和揭示机械密封有关规律的关键;可控机械密封实践仍存在不少难点,包括最佳工况点的求取、控制参数的选择与测量、反馈执行机构的研制等;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有助于改善机械密封端面间润滑状态,开发纳米材料机械密封和应用纳米冲洗液将是机械密封研究的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化学工业反应釜清洗工况的安全生产问题,研制了清洗头实时监测系统。针对国外原方案中传感器容易挂料且难以清理的缺点,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釜体表面振动信号,通过信号的相关分析,实时监测清洗头工作情况,解决了传感器挂料对监测可靠性的影响。在信号传输中采用无线信号模块代替原有有线电缆的连接,减少了复杂工业现场的连线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