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射频毁损治疗肝脏肿瘤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平  汪毅 《传染病信息》1999,12(4):159-161
肝脏肿瘤包括肝原发性肿瘤和肝转移瘤,其治疗目前仍首选手术切除,但确诊时85%~95%的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时机。对难以手术治疗的患者已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如肝动脉栓塞化疗(TAE)、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微波、激光、冷冻、高功率超声聚焦等。射频毁损(RFA)是近年国内外刚用于肝脏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患者易  相似文献   

2.
法国d’Arsonval早在十九世纪后叶就已经进行了有关利用高频电流加热活体组织的研究〔1〕,发现高于 10KHz的高频电流通过活体组织时 ,并不引起神经肌肉应激 ,但可造成局部组织毁损 ,为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治疗肝肿瘤奠定了实验基础。 1990年Rossi和McGahan等率先报道在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肝肿瘤的初步结果〔2、3〕,证实RFA能使治疗部位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为肝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为一项较成熟的治疗技术已迅速应用于临床。1 原理及设备…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祛,但70%肝肿瘤患者就诊时已失去切除机会;即使30%患者病灶能够手术切除,但因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复发率高,其疗效也不尽满意。近十年来,肝肿瘤间质消融疗法以其微创、方便、疗效确实、治疗后恢复快、可多次重复的特点在国内外飞速发展,这些方法包括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微波、激光和射频等,其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 1.RFA的基本原理: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为460kHz~5…  相似文献   

4.
植入式射频毁损活体猪肝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植入式射频毁损活体肝组织的优化工作方式,了解射频毁损肝组织的病理特征.方法应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及LeVeen电极针,术中对5只实验猪肝脏分别进行了30,50,70及90W,递升式单相(50W起始,每分钟升10W~90W)、递升式双相(单相毁损完成30s以70W继续毁损)几种方式毁损,观察肝毁损灶的范围、形状、温度、术中可能的并发症及HE染色和NADH肝细胞活力染色即刻评定肝细胞坏死程度.结果射频毁损中央区为均匀一致彻底的球形凝固性坏死,外围为大约2mm的出血带,尚存部分活力;以递升式双相毁损产生的毁损灶较大,可达4.0 cm×3.5 cm×3.5 cm,毁损灶中心温度可达132℃.以90W毁损产生的坏死灶较小约1.5cm×1.5 cm×1.0 cm;以30W毁损阻抗始终不上升,但中心温度仍达60℃,产生的毁损灶约0.7 cm×0.5 cm×0.5 cm.术中可见自限性腹腔出血、膈肌或胃灼伤.结论植入式射频以递升式双相毁损方式可有效、理想地毁损肝组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是所有胰腺肿瘤中较少见的一类肿瘤,近些年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肝脏是其远处转移的常见器官。对于分化良好、没有肝外转移、可切除的患者,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而对于此类患者的肝移植指征则需要根据个体化情况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肺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CT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优点及适应症,应用RT-2000型射频治疗仪、Leven多弹头射频电极,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毁损,对30例肺肿瘤患者进行50次治疗;分别观察其毁损范围、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原发性肺癌直径<5cm者,1次治疗完全毁损率为50%,2次治疗完全毁损率为18.75%,总毁损率为68.75%;肿瘤直径5-10cm者,1次完全毁损率为14.29%,2次完全毁损率为42.86%,总毁损率为57.14%;其余11例经2次治疗肿瘤组织部分或大部分毁损。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表明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肺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可安全毁损,少部分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 (HCC)和转移性肝癌 (ML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往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但由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血管和肝外转移及身体衰竭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少数病人适合手术 ,而目前的化疗及放疗均不能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 。为此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许多微创性的局部治疗方法 ,如经皮肝脏酒精注射、热盐水注射、冷冻、微波、激光及射频消融术 ,并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一定疗效。其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 技术由于仪器的改进 ,已成为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前提下,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离断术联合肝癌局部切除35例,联合术中射频毁损49例。结果:肝癌切除组和术中射频治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60.6%和67.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和4.1%,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胆汁漏、腹腔内大出血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例,在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同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肝癌和门脉高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排名第三,每年有约50万新发患者,其中50%发生在中国。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式,但由于肝癌发病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此时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中晚期肝癌患者,受肝脏肿瘤负荷、肝功能、门脉癌栓的影响,部分患者存在肝脏介入术禁忌症,因此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凸显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袁庆忠 《山东医药》2005,45(14):30-31
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我们应用美国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系统对16例不能切除或拒绝手术的肝脏肿瘤(20个肿瘤结节)患者行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